争金牌、拿奖金;快施展你的洪荒之力,赢取2016“富光杯”·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的胜利!

 

推手第一名奖金5000元,第二名奖金2000元,第三名奖金1000元,团体第一名奖金5000元,团体第二名奖金3000元,团体第三名奖金1000元。...



2016“富光杯”
第七届中国·陈家沟
太极功夫精英赛
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2016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在河南·温县·陈家沟举办。

二、主办单位

河南省太极拳协会

三、承办单位

陈家沟太极拳馆

四、参加单位

境内外各武术协会、武术馆校、其它社会武术组织和个人均可报名参加。

五、竞赛项目

(一)个人项目

1、规定项目:

56式陈式太极拳、40式杨式太极拳、45式吴式太极拳、46式武式太极拳、73式孙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

2、传统项目:

陈式太极拳(械)、杨式太极拳(械)、吴式太极拳(械)、孙式太极拳(械)、武式太极拳(械),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反练。

3、其他传统太极拳(械)

(二)对练项目:各式太极拳(械)对练

(三)集体项目

各式太极拳,器械集体项目

(四)推手项目

1、男子推手:48公斤以下级(含48公斤)、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斤级、75公斤级、80公斤级、85公斤级、85公斤以上级

2、女子推手:55公斤级、55公斤以上级

3、低于四人的组别编入上一级别比赛。

六、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队可报领队、教练、队医各1人,运动员人数不限。

(二)每名运动员限报2个单项(拳术、器械各1项)。可兼报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和推手项目。

(三)每队限报对练项目1项。编组限2人,男、女可混合编组,不设年龄组别。

(四)每队限报集体项目1项。人数不得少于8人(含8人),性别、年龄不限,少于8人不予编排。

(五)推手项目:每队同一级别男、女分别限报2人,不设年龄组,年龄限18岁至48岁(1968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

(六)个人项目年龄分组:

A组12岁以下(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B组12岁—17岁(2004年12月31日——1999年1月1日)

C组18岁—39岁(1998年12月31日——1977年1月1日)

D组40岁—59岁(1976年12月31日——1957年1月1日)

E组60岁及以上(1956年1月1日以前出生者)

(七)拳术、器械单项不足6人时,均编入相邻组别或风格相近拳种比赛。

七、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团体比赛。

(二)本次比赛执行中国武术协会2012年印发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等相关规定。

(三)42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6年编印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1991年编印的《太极剑竞赛套路》等规定。

(四)推手项目采用传统太极拳推手规则。

(五)规定时间

1、太极拳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4分钟,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2、太极器械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3分钟,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3、对练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3分钟,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4、规定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套路顺序演练,不得增减和改变动作,裁判长吹哨之后的剩余套路未完成不予扣分。

5、集体项目:演练时间3--4分钟,须配音乐(自备U盘或MP3播放器),音乐中不得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内容,裁判长总扣0.1分,未配乐者裁判长总扣0.1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配合音响师播放音乐。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录取名次

1、个人项目:按各单项各年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30%、二等奖40%、三等奖30%。录取比例按照实际参赛人数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奖。参赛人数不足6人的单项,编入其它组别或风格特点相近的拳种比赛录取。

2、对练项目:录取办法与个人项目相同。

3、集体项目:按拳术类、器械类(拳术和器械混编项目归器械类)分别设一等奖30%、二等奖40%、三等奖3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匾。

4、推手项目:男、女组各级别满10人或以上时录取前八名,不满10人组时,每减少一人减少录取名次一人。

5、太极精英赛:即各单项实际参赛人数在20人以上(含20人)的项目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运动员可报名参加精英赛。如同时获得两各单项第一名的运动员可选择其中一项参加精英赛。报名需在项目成绩公布后30分钟内到编排记录组报名参加精英赛,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精英赛者按弃权处理。精英赛分男、女组太极拳、太极器械,不分年龄组。拳、械男女组各取前三名。

6、团体名次:录取前八名。成绩计算:按各队参赛运动员个人项目和对练项目及推手项目前三名累计计算,分值高者列前。换算方法:每一个项目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1分计算。如总分并列,一等奖多的代表队列前。

(二)奖励

1、个人项目按各组别各项目: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对在实际参赛人数20人以上(含20人)的项目组中获得一等奖前三名的运动员分别奖励人民币500元、300元和100元。

2、对练项目: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

3、集体项目:分别颁发一、二、三等奖牌匾。

4、推手项目:对每个级别实际参赛人数达10以上(含10人)组第一名颁发奖牌、证书和奖金5000元第二名颁发奖牌、证书和奖金2000元第三名颁发奖牌、证书和奖金1000元,第四至八名颁发证书。不满10人组的前三名只发奖牌和证书,对其余获奖人员颁发获奖证书。

5、精英赛奖:第一名颁发精英赛奖杯、证书并奖励人民币3000元第二名颁发精英赛奖杯、证书并奖励人民币2000元第三名颁发精英赛奖杯、证书并奖励人民币1000元

6、团体名次奖:团体第一名颁发奖匾和奖金5000元团体第二名颁发奖匾和奖金3000元团体第三名颁发奖匾和奖金1000元

7,本次大赛设”武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主要依据文明礼仪、参赛人数、参赛项目的数量、比赛成绩以及赛风赛纪等方面进行评选,另见评选办法。

九、报名与报到(一)报名:

1、报名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112号文化嘉园七楼

邮   编:450014

2、报名网址:http://www.czl.cn

邮   箱:czlkf@163.com

3、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9月10日24时

联系人:王老师      郭老师

联系电话:0371-63219625 63219626  手机:13653827553

4、请各参赛队于8月31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将报名表(含项目)、免责声明书、身份证复印件和参赛运动员一寸免冠照片2张一并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112号文化嘉园七楼,第七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组委会。

(二)相关表格下载网址:

陈正雷太极网(http://www.czl.cn/news/domestic/1200.html)

(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相关表格)

(三)报到

1、请裁判员自备“大哥大”牌裁判服和黑皮鞋,于9月29日报到,运动队于9月30日15点前报到。

2.报到地点:河南温县陈家沟王庭大酒店

十、经费

(一)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需缴纳会务费300元。

汇款账号:6216 6080 0000 4156 297

户   名:陈媛媛

开户行:中国银行郑州东风路支行

(注:汇款后请拨打0371-63219626确认)

(二)参赛运动员往返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三)食宿标准:见补充通知

十一、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由大会组委会统一选聘。

(二)裁判员由组委会统一选派。

十二、其它

(一)请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于9月30日下午17:00按时参加组委会和技术会议,具体地点见报到须知。

(二)所有参赛运动员赛会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组委会统一免费办理,运动员只需提供准确的姓名及身份证号即可。

(三)各队报到后,请认真阅读秩序册内容,对项目和姓名有异议者,请务必于9月30日19:00之前,由领队或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递交大会组委会竞赛部(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编排记录长将进行核查,最终结果以原始报名表为准。

(四)参赛项目如无编排错误原则上不予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须在9月30日19:00之前,由领队或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后递交大赛竞赛部提出书面申请(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经同意后,可以更换。同时,若增加或更改项目收取人民币100元/项。

(五)参赛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上场前在检录处等候,3次点名未到,按弃权处理。

(六)参赛运动员须穿着武术服装、武术鞋参赛。服装、器械自备。

(七)各参赛队名称要求在10个字以内,不允许出现中国、中华字样。

(八)竞赛规则和规程的解释权属大赛组委会。

(九)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备注:请各参赛队及个人于8月31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将报名表(含项目)、免责声明书、身份证复印件和参赛运动员一寸免冠照片2张一并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112号文化嘉园七楼,第七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组委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相关表格”


    关注 正雷太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