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 读 想 象,体 悟 三 美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要求: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所以本课强调朗读感知,把握情感和诗歌的形式之美。鉴赏时注重从意象入手,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深入思考。...



设计思想《再别康桥》是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第二首诗。这个单元学习现代新诗,鉴赏要点是情感和意象。单元学习要求: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所以本课强调朗读感知,把握情感和诗歌的形式之美。鉴赏时注重从意象入手,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深入思考。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交流探究,深入的体味诗歌之美。

【教学目的】

1、知识和能力: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鉴赏绘画美。

2、过程和方法:

A、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涵泳,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B、师生共同讨论探究,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深入品味诗歌的绘画美(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简析题目,了解写作背景

“再别”,表明这首诗当是作者重游故地再次离别时的心灵告白。(课下注释)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的离愁,依依不舍的深情。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反复诵读,涵咏感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辅以剑桥风光片)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节奏以舒缓为主。

第2、3、4节,写“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浸透诗人对康桥的无限喜哎和眷恋的感情。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第7节,照应开篇。“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深情,升华了情感。

四、请学生们谈谈读后感。后世文人和读者普遍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的创作主张,尽显诗歌之美!你认为本诗美在何处?

(一)建筑美。四行一节,字数相近,错落排列,结构匀称

(二)音乐美

1、韵律美(押韵,叠词爽口)

2、节奏美

3、回环往复,首尾照应,气韵流畅。

读这首诗,音韵和谐而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曲折回环,首尾照应,如康河的涟漪一样轻轻荡漾,令人不禁产生音乐美的感受。

美学家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人心醉神迷,乐而忘返。

(三)绘画美(意境美)

从意象入手深入体味诗歌的绘画美

1、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这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主要选择了康桥的哪些景物作为意象,以抒发自己对康桥的喜爱与留恋。

明确:金柳,青荇、潭水等自然景物。

2、思考探究这些意象是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创造优美的意境的?举例说明。

第2节,写黄昏夕阳西下时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创造了一幅令人沉醉的优美意境。(附图片)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的风姿仪态。一下子就能诱发我们的联想:枝叶纷披的柳树多像风姿绰约的美女啊!这还不够,她不是一般的美女,而是一位新娘!处在女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那种美可意会而难言传,大家去想吧。诗人将对康桥无比的喜爱与眷恋寄予在河畔的金柳上。如此美丽的新娘,怎么忍心离开她而一去不返呢?!所以一直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柳是传统意象,离别诗中最常见,本诗也不例外;但作者挖掘出新意。可以说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柳树述说着别离,同时也是美的化身。古诗中也经常有以柳喻人的诗篇:柳永“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白居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 称赞其家姬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曹雪芹写黛玉之美:“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徐志摩则又进一步,呼之为新娘,则情更切意更浓。诗人深化了柳的象征意义,可谓述旧亦能翻新。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招摇,一方面写出了水草的茂盛与自由自在,生动地表现了康河的清明澄澈;同时又让我们联想到荇菜身边的人——窈窕淑女,在文中这个淑女就是康河!写水草其实不正是在写康河的美么?爱屋及乌,写对水草的喜爱不正是在强烈的表达对康河的爱么?作者从在剑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两年时间,热爱与怀念在此溢于言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如果用“高洁”二字形容,它作为普通万物里的一种,高到未必,但长在秀水边上的荇菜,洁却是当得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附图片)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拟人手法,写水草仿佛通人性似的,认出了我这个故人,向我招手致意,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这节诗中,作者不明说自己的眷恋,而说水草之有情,深得古诗构思之妙。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夜半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全诗不直言诗人思乡情浓,而说家人思己之切!体现了诗歌的含蓄之美。

第4节和第5节略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诗人徐志摩的传世名篇《再别康桥》的艺术魅力,它一反传统的“为别而伤怀”的苦痛,更多表现的是“因爱而难别”的清新和飘逸。徐志摩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走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柔媚明丽的《再别康桥》留给了中国诗坛,也把永远的怀念留给了人们。

让我们再一次满怀深情地吟诵《再别康桥》!


    关注 孟祥利文德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