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长盛不衰的路径:是理想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扎克伯格在和马云的会面中表示“很多人在没有想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之前,就开了公司,在我看来这是很疯狂的。”...



如果你知道“什么是企业”,了解“企业”的本质,那这个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一向低调示人的李彦宏在6月底罕见地接受媒体采访,并对之前外界对百度的质疑进行解答。《财经》的采访发文引发了大量关注,各类媒体纷纷跟进解读。



▲《财经》杂志将本次专访作为杂志封面。

相比于讨论百度这艘巨轮逐渐掉队BAT、百度与谷歌的差距、百度是否缺乏担当等论断,我更感兴趣的是此次采访中李彦宏谈及的价值观问题。

在接受专访时,谈及谷歌与百度的区别,李彦宏先生表示:

我们是实用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
随后,面对《财经》“这是否导致了百度在某些决策上的保守?”的持续发问,李彦宏先生说:
我最近对我过去这么多年的理念多多少少产生了一点点怀疑。我们也许不应该那么实用主义,也许应该加入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这样大家才会更喜欢你。
对此,我想说,作为企业,一定是理想主义的。为什么呢?这其实是“什么是企业”的本质问题。为什么企业是理想主义的?企业战略该怎么拟定?企业又凭什么基业长青?我将用以下六点,解释这些疑问。 
1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分工机制,是实现社会分工的机制。

假定社会是一个公司,企业就是一个员工,在社会这个大企业找了一份工作。它要把这份工作干好,始终保持进步,始终保持领先,始终保持成为无可替代的“骨干人才”,这就是对社会有价值。对社会有价值,它就不会丢掉这工作,企业就能够永续经营。反之,企业就会被社会淘汰。

所以,企业生存的本质在于企业的社会价值,就是企业的社会分工角色,也就是企业的经营使命。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这方面有很多论述。他说:
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使命和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无论是从心理、地理、文化角度,还是从社会等角度来看,组织机构都必须是社会的一个组织部分、一个重要器官。
德鲁克说到了企业最深的本质:任何企业得以生存,都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实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可以说社会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社会的奴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

重新定义企业战略
制定企业战略最有远见的思维方式,就是从思考我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开始。

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使命”,但是都把使命做成了“企业文化”建设,而没有成为商业战略的具体方针,所以往往虚无缥缈,束之高阁。

企业得以生存,不管你是什么商业模式,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对社会有用,成为社会运行机制中有效率的组成部分,所以社会允许它生存。否则,社会就会淘汰它。

前段时间Facebook的扎克伯格来中国,他在和马云对话时说:
很多人在没有想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之前,就开了公司,在我看来这是很疯狂的。


▲2016年3月19日,马云与扎克伯格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展开一场巅峰跨国对话。

扎克伯格讲的,就是德鲁克的哲学。由一个社会问题,发现一个商业机会,如果解决不了社会问题,你就存在不了。

但其实企业一定是理想主义的,创业的初衷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去开一间公司。理想主义的色彩就是解决社会问题,你不能为了赚钱,反而给社会制造问题,还把这称为现实主义。

因此,我们要重新定义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而是企业为承担某一社会责任,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为社会制定的战略。

于是我们得出一个华与华方法企业战略等式:社会问题=商业机会=企业社会责任=经营使命=企业战略=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解决方案。





▲华与华企业战略等式。
3

重新定义企业社会责任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通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是这样的: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这个定义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企业的义务,而是企业的业务。

我经常说,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是不负责任的人发明的。就像你对一个姑娘说,我会对你负责任的!那是因为你基本上不负责任。比如你就没有资格对老婆说这句话,因为不存在你不负责任的问题。

比如蒙牛的社会责任,首先不是社区和环境,是牛奶!是牛奶不要出问题,不是去给孩子们赠送牛奶,不是去建希望小学搞慈善,是让中国人喝上放心的牛奶。结果呢,义务的“责任”、伪责任,担了很多,业务的责任没担负起来。

比如葵花药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等基本问题。它真正的社会责任是“保护中国儿童用药安全”!

所谓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其实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背后的本质是社会这只看不见的更大的手。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一个行业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细分定位,其背后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社会责任的分担。把你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围绕这个责任来规划,这就是社会责任、社会企业,这才是企业战略的王道,这样的企业才能成为国之大器。

所以切记,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企业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本来就是企业的业务!
4

经营使命锁定社会问题
2013年,华与华开始和中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360合作,这是继葵花药业后,又一个用“企业社会责任=经营使命=企业战略”等式的案例。

360的经营使命,是保护中国互联网安全。就像警察的使命是保护社会安全,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360的使命就是保护中国互联网安全。



▲保护中国互联网安全,是360要锁定的社会问题。

什么叫使命,永远也完不成的就是使命。警察不能说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社会没有安全问题了。医生也不能说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再也没有人生病了。

找到永远完不成的使命,永远完不成,又永远需要人去干的事,就找到了永续经营的逻辑。记住!有使命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很多企业制定的所谓“经营使命”,都是空洞的口号,和业务没关系,所以没价值。过几年又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了,又得研究“转型”。
5

战略是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企业社会责任 = 经营使命,是锁定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而战略则是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360的战略,就是中国互联网安全的解决方案。也就是360的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都包含在这一战略逻辑之下。

再重复一遍,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是企业为解决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而为社会制定的方案。

既然360的企业战略是中国互联网安全的解决方案,要保卫中国国家互联网安全,中国企业互联网安全,中国消费者个人互联网安全,那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产品,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在当时,360还没有B2B的业务,我们所有的业务都是B2C的。在锁定自己的社会责任、经营使命之后,360开始按新的战略版图进行收购,并在2015年正式成立了企业安全集团。



▲2015年5月25日,360宣布成立企业安全集团,360总裁齐向东出任安全集团CEO

世事总有机缘,360在个人电脑安全和360手机卫士移动互联网安全等领域积累的海量用户和大数据,正让他在这之后的三年里,建立了新的互联网安全思想和模式,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互联网安全公司。
6

重新定义公关
公关,本身是企业的社会服务产品。


但“公关”这个词的本来含义,太虚弱了。所以我们重新定义了公关概念。

公关的一般定义是这样的:

公关即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在组织内外部员工之间、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关系的科学。

公共关系学科化的先驱者,爱德华·伯尼斯(美国)是这样定义的:

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通过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如果要在组织中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来实施和实现。



▲爱德华·伯尼斯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公关原则。

这个定义糟透了。庄子说:
行贤而去其自贤之行。
就是说做好事,不要做那些为了让别人认为我好而做的事,那是伪君子的思维方式。

我非常讨厌企业形象广告、公关活动等等之类的词。你做什么事,你就是什么形象,哪有为了建立形象而去做的事呢?搞清楚你到底要为社会做什么事?你就去做呀!

所以我们重新定义公关:公关是企业的社会服务产品,企业给社会的免费服务产品。要用产品开发的思维做公关,开发“公关产品”。这个公关产品,也在我们的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里面,在我们的企业战略里面,构成我们的经营使命,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所要解决的那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像做义工,你有什么能力,你把它发挥出来,为社会服务。

对于360的公关产品来说,就是中国互联网安全的解决方案。于是我们开发了360的超级公关产品—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



▲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已经成为360常规性的年度活动。

这项免费的社会服务产品,是开放给相关领域的顶尖公司的专业技术,是360诚心诚意为社会服务。

所以,想要经营一个长盛不衰的企业,就必须理清楚“社会问题=商业机会=企业社会责任=经营使命=企业战略=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解决方案”这个等式,抓住一个社会问题,明确所有的事情本质上都是一件事。本着诚心,奔着问题,为社会谋福利,自然有你长盛不衰的立足之地。

这个经营逻辑,对于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同样适用。

最后,对于访谈中《财经》杂志提及的百度竞价排名商业模式,我想借用李开复老师的一句话来呼应“企业的本质是解决社会问题”:
搜索结果的最终排序应当是对互联网大社区的总体贡献的运算结果,而不是人为干预和改变,损害互联网大社区的公共利益。


▲原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如此描述谷歌所认同的“搜索中性”原则。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也许很多每天使用百度的用户会重拾对百度的热爱。

..........我是一个很惹眼的「完」字.........
图片来源网络&《财经杂志》,如有侵权,立删。PS:华与华方法论精华集中在此书




    关注 华与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