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精神科药物的安全分级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列出的精神科药物FDA孕期安全分级,这本书是2015年5月出版的,应该是既权威又比较新的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下面是《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列出的精神科药物FDA孕期安全分级,这本书是2015年5月出版的,应该是既权威又比较新的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果目前服用的有D或X类的药物,一定要提醒医生换药(因为证据水平的变化,分类有时候也会变化,而且,这么多药,有些医生也可能会记错)。什么?看不懂?还不赶快自觉复习前面的文章。



可见,精神科常用的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绝大部分被划为B或C类,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应用,一般利远远大于弊。心境稳定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多被归为D类,在怀孕期使用时需要更加慎重,必要时也可以应用。

要理解C类药物的安全性,大家可以先想一想上表中C类和“不详”类别的区别。“不详”就是“不知道”,这种情况我们当然不放心。

而C类是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没发现有危害,但因为资料还不足够,目前还不敢轻易下结论。

这些药很多已经用几十年了,虽然还不能保证肯定安全,但不安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试想,如果他们致畸形的概率很高,每三四个用药的患者就有一个畸形,那早就可以下结论了。如果100个用药者,只有3、4个畸形儿出生,那才会比较难判断,因为正常情况下,100个孕妇也可能有2、3个畸形儿出生。这么小的差异,到底是药物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很难分析的清楚。



因为影响因素很多,父母的遗传因素、孕期是否生病、有没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没有受到伤害、有没有受到剧烈刺激等等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而药物只是众多危险因素之一。当然,考察时间越长的药物,孕期的安全性也可能更有把握一些。

一般如果孕妇服用某个药,出问题的概率达到10%左右或更高,我们认为危险性就很大,可能就归到D类或X类里面了,比如有报道,碳酸锂的服用者,畸形率达到8%,一般我们就不推荐应用了,尽管90%以上的患者其实并没有问题。

如果虽然只有4%,但这4%都是同一种畸形,比如都是房间隔缺损,那也基本可以确定和药物有关,也可能会归到D类里面。

其实很少听说哪个患者因为抗抑郁药或者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胎儿畸形。倒是网络上关于孕期抑郁症自杀、自残的报道很多见。

总体来说,孕期服用B类药物是安全的,服用C类抗抑郁药也比较安全。但世事无绝对,医生无法给你任何保证。

如果非要我给你建议的话,只能说,如果是我,如果没有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停药指征,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药物治疗。我会选择疗效较好、危险性不大的抗抑郁药,在精神科和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下监测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我知道,我冒得风险并不大。



当然,在临床上还会碰到很多相关问题,比如,我现在用的是C类药,要不要换成B类药?是不是减少一些剂量会好一些?男性服用抗抑郁药对怀孕有没有影响?等等,我们下篇文章继续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若有版权争议请与本人联系。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yiyuzheng037。免费咨询请加个人微信:zhoushaoyu037。


    关注 抑郁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