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赏析宫白云的诗《“唯灰烬才是开始”》

 

河有多深,水就有多长所有的火都要成灰...

 

高明,80后诗人,电视台导演,现居深圳。
  “唯灰烬才是开始”
  宫白云
比重还要重。盐融在血里

沿肋骨攀升

从脉管的青到眼里的红,无数瞬间的痛

必须停止嘶哑,找到喉咙里的针

缝合眼眶里碎裂的冰

筋与骨如此之近,创痂带走声音

失血的手掌,蛇腹般的冷

熄灭的是火,不是灯

飘摇的屋檐,内生或死,比轻

还要轻。雨藏在云里

俯身向我。十字路口,大雨倾盆

河有多深,水就有多长

所有的火都要成灰——

“唯灰烬才是开始”

赏析宫白云的诗
“唯灰烬才是开始”
高明
商隐老师云“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刻意化的以引号标注标题“唯灰烬才是开始”或与此暗合,灰与泪的协同。观诗之后,发现更多的是诗文对于作品里某种垂死血泪挣扎之后趋于安静妥协的深刻况味。好像,听到一声叹息,说:“好吧,那一切都过去,就这样了吧”

诗里最有骨架作用的是重和轻的对比,令人想到的是韩少功所译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重与轻,全在一念间。人的爱的权利,人的责任,人的解脱。所以说全在一念。重轻对比,在此颇有暗力。

劈开了诗眼就会发现,其它的文字都是一种文学语言的修饰,剥离一切技法之后可以明白诗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下:

盐(毫无疑问,盐是咸的,在人体自身的味觉里除了鼻涕和泪水以及汗无它,此处当指眼泪)

融在血里,沿肋骨攀升(眼泪,融在血液里,所谓血泪。肋骨,亚当夏娃及造人传说:说明这是一段因情爱引发的血泪史)

从脉管的青到眼里的红,无数瞬间的痛(青是因为愤怒,红是因为愤怒或是痛哭)

必须停止嘶哑,找到喉咙里的针(嘶哑的是哭泣啜泣喊闹哽在喉的已经不是石子而是针尖,如芒在“喉”,比眼中“钉”更刺的感觉。)

缝合眼眶里碎裂的冰(泪水已经结冰,从物理角度说由温热的泪到冰是温度的冷却,是液体到固体的尖锐,在很多敏锐的地方如喉咙眼眶作者用尖锐的东西对立,刻意体现一种锥心的痛。)

筋与骨如此之近,创痂带走声音(伤筋动骨说的还是一种伤与疮痂暗合,只是伤过后已经由缝合的动作的传递由嘶哑走向了沉默。)

失血的手掌,蛇腹般的冷(失血和冷是必然相对的,但只是伤了手掌而不是手腕。)

熄灭的是火,不是灯(火是爱焰,灯通常是家的象征,表示爱火已熄灭,家仍旧在而已。)

飘摇的屋檐,内生或死(不出意料,与灯对接暗号的屋檐出现了,只是是飘摇的。但万家灯火里生或死,燃烧或熄灭,谁又知道。)

比轻还要轻。(此处已释然,作者笔下在外部世界受到创伤的主人公转向了一个内部世界。)

雨藏在云里,俯身向我(这个内部世界是作者惯用的意象云,云是雨的聚合,虽文学里云雨有别意,但此处包括下一处,却形象的表示一种旷日的聚集,最后量变形成质变,蒸汽遇到合适的气流影响变成暴雨倾泻而下,象征主人公一种情绪的发泄从积累到爆发。)

十字路口,大雨倾盆(一个不知前路的彷徨者,浸润在自己制造的滂沱中。)

河有多深,水就有多长(从体积用词深,立体的到平面用词长,实现一个图景的三维的转换,诗境在小技巧里实现了一次小范围的扩张。)

所有的火都要成灰——(这是一个谶语或者总结,也是作者对主人公经历的一个总结,就是所有的爱生梦死,所有的爱恨癫狂,到最后都会被自己毁灭——提出了一种物质的生灭思维,但不是全部。这是作者或者主人公的局限性——难以躲避。玩火者自焚,或也是宿命。)

“唯灰烬才是开始”(此处不是火里凤凰,不是涅槃重生,不必如此抬高,因为,这恰好是普罗大众的一声叹息,烧都烧过了,凑合着过吧。)

——于是纵观,作者非常着力的用各种文学手法烘托或形容了一种生存的状态,这个切面从痛开始,偶尔的碎影里传递了痛之前的各种“火”的迹象——这可以想象。

不必要求每个诗人都能给人一个崇高的指引,不必要求所有凤凰都涅槃重生。或许,现实就是那样,一声叹息,又岂止是单声独唱。与其说不要期待有一个光明的尾巴,不如说,一种真实的描绘,展现一种真实的挣扎和痛。

也毋庸讳言,这不是一首大境界的诗。因为必须承认局限,和用力的习惯性。就像一条河流,千百年就是那样的流,如果轻易改变流向,就会影响到千百年来周围的生态,甚至居民的生活。

我以为,这也是诗人一种对于生态的尊重。水滴石穿,一指弹功,何尝不可成为武林绝学,名震江湖!
宫白云 写诗、评论、小说等。作品散见各种报刊与选本。获首届金迪诗歌奖年度最佳诗人奖。2013《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5—2016)批评奖。著有诗集《黑白纪》。现居辽宁省丹东市。
诗赏读|一个人的视野,一个人的视界


长按二维码,关注诗赏读


    关注 诗赏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