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重走大师路》俄罗斯考察与写生---胡大虎油画艺术

 

关注俄罗斯旅游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分享俄罗斯精彩文化艺术与风情。微信订阅号:els-68俄罗斯旅游与文化艺术...





胡大虎 湖南湘潭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湖南省当代油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湘潭市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湘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曾就读于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作品参加第11届、第12届全国美展,第二、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德国展、绘画的品格中国油画展、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第二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展等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作品被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大都美术馆、上海大东方当代艺术中心、刚泰美术馆、虹桥当代艺术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画家 在俄罗斯写生作品欣赏


晨光中的普斯科夫城堡(60cmX50cm布面油画)



风雨中的卡缅卡河畔(50cmX60cm布面油画)



卡缅卡河上最后的晚霞(60cmX50cm布面油画)



苏兹达里集市旁的教堂(50cmX60cm布面油画)



苏兹达里城堡的钟声(60cm×80cm布面油画)



卡缅卡河上的木桥(60cmX80cm 布面油画)



桥上远眺圣十字教堂(60cmX50cm布面油画)



圣咯西马达米安与圣十字教堂晨光(50cmX60cm布面油画)



通往圣十字教堂的路(50cmX60cm布面油画)



圣母修道院白色的墙与堡(50cmX60cm布面油画)



苏兹达里教堂的钟声(50cmX60cm布面油画)



夏日佩乔雷(50cmX60cm布面油画)



仰望伊兹博尔斯克要塞(80cmX60cm布面油画)



伊兹博尔斯克要塞(60cmX80cm布面油画)



远眺咯斯马达米安教堂(60cmX80cm布面油画)



长满水草的卡缅卡河段(50cmX60cm布面油画)



波罗的海入海口二(21cmX28cm木板油画)



波罗的海入海口一(21cmX28cm木板油画)



普斯科夫要塞一角(21cmX28cm木板油画)



雨后的伊兹博尔斯克(21cmX28cm木板油画)胡大虎



雨中的伊兹博尔斯克小教堂(21cmX28cm木板油画)


画家在俄罗斯写生剪影



普斯科夫城堡下团队合影



在诺夫哥罗德



与前俄罗斯美协主席西多罗夫先生在他的工作室



月夜在侧



音乐与舞蹈之间



俄博普希金像前



在叶卡捷琳娜宫花园前



与翻译丽娜在红场



在城堡旁写生



回国前最后的晚餐

忧郁的情怀,深沉的爱
——写在湖南油画家俄罗斯写生展前
   回顾 “重走大师路”的俄罗斯之旅,我们正是沿着一条曾经影响新中国一代油画艺术发展的俄罗斯巨匠的足迹,在历史与艺术同行的踪迹中寻根溯源。从见证无数重大历史事件的莫斯科红场沿着弗拉基米尔路来到“灵魂之城”苏兹达里的卡缅卡河边停驻,再由此向西,我们穿越广茂千里的森林和草地,追逐变幻的云彩与阳光,到达血与火铸就的欧洲边界普斯科夫,然后途经诺夫哥罗德最后驻足于享有“北方的首都”美誉优雅浪漫的圣彼得堡。历时二十余天,可谓飞纵万里,阅览千年,行程中各地多姿多彩的民居,星罗棋布的各式教堂,沧桑古朴的石头城堡,各大博物馆浩如烟海、让人目不睱接的珍藏,特别是曾经无数次捧着画册膜拜而今就近在眼前的那些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无不让人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美和感叹。同样的旅程,每一个人的着眼之处并不一定相同,就象有人喜欢仰望气象万千的苍穹,有人更愿意俯看芸芸众生的大地。所以当蔡国胜先生把本次赴俄考察写生展览的主题词定为“忧郁的大地”,确实引起过一些疑问,有人说:“我们明明在俄罗斯看到的是明媚的阳光,绚丽的色彩,哪里有如此的忧郁?”如果真能找到一个十分准确而贴切地词来定义大家都能达成共识的俄罗斯感受,我想这样的写生、考察和展览意义也就要大打折扣了。正是因为视角的多元,兴趣的多元,感受的多元,才构成了今日展览作品所呈现的丰富、独特和多彩。

   但忧郁是一种意蕴深邃的情怀,忧郁也是一种激发潜能的力量,对于文化艺术来说,悲怆往往铸就经典,忧郁的情怀胜过欢乐和明艳。在特列季亚科夫、普希金、冬宫、俄博等众多美术博物馆中,在那令人内心震憾的一幅幅典藏原作面前,历数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克拉姆斯柯依《月夜》、列维坦《湖》等等,其中无不带有或浓烈或淡远的忧郁,象中国五、六十年代的不少人是读着高尔基《在人间》等自传三部曲、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唱着《莫斯科邻外的晚上》等歌唱长大的,长久以来,我们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中解读到这种忧郁的情怀,就更能理解到为什么这是一个以双头鹰为象征的国度,深沉、浪漫而又充满战斗精神的民族。

   就算是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数一数二的城市,我们都很少能看到巨大的现代化高楼,最繁华的街区也保持着浓郁的传统建筑特色,我们甚至能找到百年前大师名作中所描绘的建筑和景物,现实中还仍旧是画上的模样,作品与实景虽皆历岁月,却在时空的交错中日久弥新,相得益彰,焕发出隽永迷人的魄力。在乡村,每一栋民居都如它们院子周围四处盛开的各色鲜花一样,彰显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和对自然环境的亲密友善。最动人的时刻往往是黄昏,当天边霓飞霞动,大地暮色苍茫,一抹暖红的斜阳透过挂满果实的枝头染映在彩色的木墙和篱笆上,眼前绚烂的绝美让心中升腾起莫名的乡愁,这愁绪让我把一份忧郁投向万里之外自己祖国处于狂热现代化建设的城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那些以发展之名拆毁消失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老街旧院,化作残砖瓦砾连同乡土的记忆与眷恋、地域的特色与传统一起埋葬,徒留永远的嗟吁。此时此地展现的写生作品,在欣赏艺术表现美丽异域风景的同时,如能引起一些国人画外的警醒和反思,那么,一片忧郁的大地就植入了心中,请相信她和发自内心深沉而真挚的爱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鉴于本次行程的信息量庞大,限于版面也无法在此完整叙述,以下附上我们行程中部分微信即时记述片断,相信会给你带来更好的现场实感:

(8月11日.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绘画馆入口只一扇小小的门,馆内却藏有西方美术史上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以及现代流派的不少重要代表作品,令人久久流连。中午我们一行拜访了俄罗斯国家美协前主席88岁的西多罗夫先生,在他工作室进行了热烈友好的交流。

(8月11日.莫斯科)无论走到俄罗斯的哪座美术博物馆,都能看到来此欣赏艺术的人流如织,这样的场景实在令人难忘!墙上的每一幅画作都是视觉的历史,是无声的诗歌与音乐,也是鲜活的生活和可亲可感的大自然。俄罗斯普通民众不会比中国老百姓收入更高,但他们的精神财富明显更加富足。幸福指数高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完全的自我实现,但肯定经常欣赏艺术必定能让人幸福感增强,心灵崇高、气质高雅、生活浪漫。

(8月14日.苏兹达里)昨天我们幸运的碰上了苏兹达里建城992周年纪念日,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更幸运的是一群来自高加索表演艺术团的姑娘孩子们这几天都和我们同在餐厅用餐,时常顾盼生辉地配合我们抓拍美丽的瞬间,她们还和我一起合影留念。如今看到她们美仑美奂的精彩演出,感觉就象在看自己家人在舞台上演出一样亲切而激动。

俄罗斯是盛产美女的国度,这里的姑娘不仅美丽、热情、大方,而且优雅、知性、敬业。陪伴我们的翻译兼导游伊利娜就是这样,一口流利的汉语,笑起来让空气中都充满快乐和青春活力。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前天,在写生途中遇见娜娜从远方走来,手里拎着满塑料袋的瓶子,我问她拿这些瓶子有什么用,她说刚办完事回来,途中顺便把游客丢弃的啤酒饮料瓶给拣了。虽然是一桩小事,想起这些天来她为我们忙前忙后地认真办着每一件事情,这份温暖、真诚、细致的专注和投入,让我们顿感整个俄罗斯人的形象都闪亮起来。

确实,在这里感觉天更蓝,水更净,食物更放心,房价更便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多,艺术更加深入人心……俄罗斯人的幸福感更强! 

(8月25日.圣彼得堡)今天访问了列宾美院、参观国家博物馆等,油画院出资安排的傍晚时分乘游艇饱览宽阔的涅瓦河与纵横交错的古运河两岸风光最令人记忆深刻。

我们在列宾美院欣赏作品的同时,听学生弹奏一曲美妙钢琴,旋律回荡在高高穹顶之下,身心俱醉。

(8月26日.圣彼得堡)列宾故居是毗邻波罗地海芬兰湾的树林中的一栋白色乡村别墅,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于此,画室简朴而实用,据说为了不浪费时间,生前在这里列宾每周只见客一次,我们看到画室中所展示的调色板是他晚年因行动不便而特制绑在腰间作画用的,大师的勤奋令人感动。列宾屋里的墙上挂有不少他好友和学生的作品,离故居不远我们拜谒了列宾墓地,伟大的艺术人生与简朴致极的墓地让人感概良多。

忧郁的大地,充满热情和热爱的人们,这是艺术长久咏叹的主题!感谢西多罗夫先生,感谢陪伴我们全程的俄罗斯旅游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林总和丽娜,感谢在我们俄罗斯之旅中的每一次友好的遇见。

用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中国诗人艾青的两段脍炙人口的诗行来共同结束这篇收不住思绪的文字吧: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胡大虎

2016.10.7于木鱼湖

关注俄罗斯旅游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分享俄罗斯精彩文化艺术与风情。

微信订阅号:els-68

俄罗斯旅游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四大板块:

1为个人和团体提供艺术考察,绘画写生与采风,个人和团体的展览策划等服务。

2 为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量身定做的深度旅游服务。

3 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商务谈判翻译和随身翻译,其他各类翻译。

4 销售和收藏俄罗斯风情油画,版画,工艺品等。

我们的联系方式:

微信账号:(18219911900

邮箱:583265394@qq.com

国内电话:18219911900

俄罗斯电话:+798180068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关注 俄罗斯旅游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