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三十九):说说支教那些事儿

 

又是一年,又是一届,全国各个高校支教团的孩子们又将背起行囊,奔赴祖国各地,奔赴到那些遥远而美好,独立而艰苦的地方。...



写在前面:朋友圈里多了些关于支教的主题和内容,也在考虑要不要一起聊聊。恰逢其时的文章来自南信大刘伟书记的投稿,按照我的习惯进行了支离破碎的编排,风格算我的,故事是他的。

又是一年,又是一届,全国各个高校支教团的孩子们又将背起行囊,奔赴祖国各地,奔赴到那些遥远而美好,独立而艰苦的地方。

他们能干什么?

那些地方需要什么?

他们准备好了么?

眼前是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心里是一幕幕他们未来的生活。

不想给什么建议,不想讲什么道理。

我们还是讲故事。
我的高中在一个小县城里,县城是我认为的世界最繁华、最美好的地方。

当时县城只有一家百货商店,学校旁边只有一家小饭馆,大肉包子五毛钱一个,最贵的菜好像是鱼香肉丝,当时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我上高一那年,从大城市来了四个男老师,一个老一点,三个很年轻,校长还隆重给我们介绍,说这四位老师是来“支教”的,大家热烈欢迎!

掌声并不热烈。

那时候的我们对“支教”没什么概念,我们的老师也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教得好好的有什么可“支”的,所以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他们就是来玩的。

记得中学有一篇课文,叫“山的那一边”,第一句话就是:“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

很多时候,山不光在人的眼里,还在人的心里。
四个老师没有都教过我,有的人印象已经很模糊了。

好像其中一个是体育老师,黑黑的,壮壮的,具体什么特点已经记不住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上体育课。

唯一深刻的细节就是他站在篮球场的罚球点上嘭嘭嘭的表演投篮,一圈人围在旁边数,好像连着进了几十个。

年纪大一点的那个姓李,四十岁左右,矮矮胖胖的,教语文的,说话细声细气,好像是他们的队长。李老师除了上课就喜欢绕着我们那个土操场跑步,跑得很慢,和走得差不多,他说我们那里空气好,我们当时都偷偷地笑。

十几年之后,我也深深同意他的观点。

第三个老师姓常,教物理的,喜欢踢足球,整天吊着膀子扎着头模仿范志毅,走路都是连窜带蹦。除了上课他经常带我们踢足球,告诉我们什么是前锋后卫角球边线球352阵型全攻全守,告诉我们踢足球的时候除了守门员其实别人都不可以用手抱球,告诉我们头球要用发际线的部位不要总是试图鱼跃冲顶或者用后脑勺磕,告诉我们除了踢球的时候平时不要穿着长筒足球袜配拖鞋晃来晃去……

所以,你看,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不过,他好像是个物理老师,物理课讲了啥反而都不记得了。
第四个老师是我高一的政治老师,叫姚峰。

姚老师长得很秀气,林黛玉的身子上长了张贾宝玉的脸,戴一副亮晶晶的眼镜,四六分的头发总是梳的一丝不乱,酒红色的西服,牛仔裤,尖头皮鞋,说一口侉侉的普通话,软软的很好听。

我所在的高中并不重视文科,所以政治历史都算边缘学科,更不要说高一的政治课了。

但是,姚老师不这么认为。

他不认为政治课可以让给别人上数学,也不认为政治课上应该做数学题。

所以他会变着法儿的把我们从做数学试卷的课堂上拔起头来。

后来,政治课成了我们最喜欢上的课程。

姚老师很喜欢讲故事。

比如他讲日本的精工表借1964年奥运会成功逆袭的案例,讲他苦苦坚持了三年最后取得胜利的爱情,还讲现代社会的厕所本来是应该没有一点臭味反而应该有些许清香等等。

第三个话题很刺激,我们报以无情的嘲笑,坐在座位上很猖狂地看着他。

他站在讲台上用很温柔很怜悯的眼神看着我们。
在高一快结束的时候,文理分科的问题摆上台面。

由于成绩比较均衡,老师们都鼓动我学理科。

有一天,我去问姚老师说,学文科好还是学理科好,他说,都很好啊。

我说,哪个好找工作?

他说,只要你学好了,什么专业都好找工作啊。

我说,怎么才能学好呢?

他说,你喜欢才能学得好啊。

然后,我就一脸懵逼地看着他。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接收到“你喜欢就好”的思考方式,他被我看得有些发毛,说,不喜欢的事你做不到最好的。

后来我就学了文科,因为我喜欢。

后来,我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会先问我自己,喜欢吗,喜欢就去做吧,只要做好就可以了。

这是姚老师教给我的思考方式。
现在回想起来,他们其实也算是个支教团。

一个老教师带着三个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到我们这里实习锻炼。

他们要习惯几乎听不懂的方言,忍受步行五公里去洗澡,冬天生煤火炉子被熏得灰头土脸还要担心煤气中毒,夏天没有空调热的汗流浃背又不能光着膀子,天天拎着饭盒和我们一起去食堂打黑馒头白菜汤,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甚至没见过他们打牌……

不夸张地说,我自己都不愿意再去过当年那样艰苦的日子。

如果别人因为不习惯你所习惯了的简陋生活而抱怨,我想那应该是他的权利,但是如果他没有抱怨,那应该是他的高尚。

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
四个支教的老师,一年以后就走了,后来也没有人再来。

他们就构成了我过去对支教的全部理解和认识。

支教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不能说他们讲的课一定是最吸引人的,不能说他们带的学生考的分数都是最好的,也不能说他们对学生一定是最热情的……

他们带来的是一种和原来不一样的感受,他们留下的可能只是一个故事、一个问候、一份微笑、一句口头禅、一种穿衣服的搭配,一种没见过的发型,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而这些背后,其实带来的是一个视角,是一个窗口,是一束亮光,是一盏小灯,是一个世界,是一种不同……

也许带来的只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很平常的东西,而就是这些所有的平常和平淡无奇,就有可能会改变有些人的一生,因为那是一种新的不同。

在我看来,每一个去支教的学生都像是一颗天上的星星,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没有月亮那么皎洁,但是也在不懈的闪着光,照耀着那一小片天空,给那里的一些孩子指明一点前进的道路。

或许,他们的能量很微弱,作用很小,但是只要是帮助到了哪怕一个孩子,他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我对此深信不疑。
答学生问(二十八):红包,国企,拒绝,独立思考及其它

答学生问(二十九):我们究竟该怎样选大学?

答学生问(三十):南海,赵薇,爱国主义及其它

答学生问(三十一):规矩,老虎,打老虎

答学生问(三十二):八月,不妨一起看看书

答学生问(三十三):分手离婚及其他

答学生问(三十四):2016上半年我最喜爱的十本书

答学生问(三十五):大学第一课,从防骗开始(附防骗指南)
答学生问(三十六):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读大学?
答青年问(三十七):从军训的耳光说起

答青年问(三十八):我为什么要当老师?


    关注 南航徐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