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锻造迈向高端 倒逼用钢升级  ——锻造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近日,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锻造会议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与会代表总结了“十...

近日,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锻造会议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与会代表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锻造行业的发展情况,剖析了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十三五”时期我国锻造行业的发展方向与市场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工业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特别在装备使用上已与国外企业基本相当,但在企业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仍然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近两年,锻造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国外企业在华投资不断加大,导致行业产能过剩,特别是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激烈。与此同时,高端产品需求良好,市场整体稳定。因此,我国部分企业正在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技术储备,并积极开展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改造,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迈进。
“十二五”发展良好,锻造用钢材不断升级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锻造设备与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批先进的塑性成型技术得到应用与发展,在基础技术、关键工艺技术、模具技术和装备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十二五”期间,锻造材料及锻造模具材料的规格品种得到了丰富,一些材料和产品替代了进口,一些专业人才也不断出现在锻造行业中。与“十一五”相比,锻造产品国际化速度加快,锻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持续增强,锻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十二五”期间,国内锻造的工艺水平、设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有跨越式提高。在技术工艺方面,多工位冷挤压工艺取得进展,热精锻工艺发展迅速,温锻、综合锻成为近十余年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多工位温锻、热锻—冷精整复合工艺受到行业青睐,高强度铝合金零件流动控制成型技术应用取得成功,特种锻造发展如火如荼,等温锻造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锻造用原材料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得到提高,出现高、中、低端档次分布的局面,让锻造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其中,非调质钢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某些锻造企业的非调质钢锻件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例如,珠光体+铁素体非调质钢锻造曲轴已经大批量生产,涨断连杆也已批量应用,贝氏体非调质钢汽车前轴也开始大批量应用。P91钢和P92钢可以稳定生产,为生产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企业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耐磨钢球锻造用钢生产线,为我国各种钢球生产奠定了基础。

此外,一些锻造企业开展的材料制造及工艺一体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H13钢材料冶炼浇铸和锻造与热处理工艺的一体化制造处理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用其制造的塑料模具的寿命得到极大的延长。

与此同时,国内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按照国外先进标准,包括按照国外企业标准冶炼汽车用钢,但由于冶炼技术不完善或不成熟,国产汽车齿轮钢等钢种仍然未全面替代进口。另外,国内钢厂未全面开发专供冷锻造、温锻造用的专用钢材。
锻造行业的突出问题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锻造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使用的先进制造设备和关键设备及其零部件依赖进口;打入国际一流主机厂供应链的企业和产品数量偏少;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普遍偏低;工艺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足,行业发展参差不齐,以价格为导向的恶性竞争阻碍着企业的进步;人员流失,高端人才严重不足;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模式,但缺少文化的支持而流于形式;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原始,严重影响锻造企业的技术传承和发展;锻造企业间的自觉融合和合作没有进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锻造集团尚未形成。

特别是,我国特钢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特钢生产的个性化需求。特钢企业在开发新材料、提高材料尺寸精度及性能稳定性方面没有突出的认识,锻造行业和企业对材料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普及。材料、锻造、热处理和加工工艺一体化研究体系的认知和实施不广泛。

更多精彩文章  

  • 这是一家德国首屈一指的锻造公司!
  • 什么原因?中国零部件企业营收3.5万亿 核心部件外资垄断
  • 纯属谣言!!华为发声明否认进入汽车制造业
  • 中国发动机怎么都造不好?美国公司工程师说出了真相!
  • 8000KN粉末成型压机启动剪彩仪式在辽宁省兴城市隆重举行
  • 机械工程师的级别划分,看看自己配得上“师傅”称号吗?



    关注 中国锻压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