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帝国的兴衰,这几个问题我们不妨思考思考

 

如今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做事情,都讲究个问题导向,小学时老师也教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





最近事情比较多,公号一直没怎么更新,想做的事情太多,感叹精力有限啊!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鲍鹏山:商鞅,谁的成败》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拜读之后,觉得该文之中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思考。



如今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做事情,都讲究个问题导向,小学时老师也教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
先几个截屏,摘文中几个观点:




关于文中所提到的秦国

这是一个从来不问人民幸福,只追求国家强大能攻,以满足贵族集团无厌贪欲的国家。
我觉得但凡知道点战国史的人,尤其是战国初期,也就是商鞅变法那段时期,用脚趾头回忆一下,都能明白一点。

继续问题导向,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有谁知道商鞅为什么要变法?商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变的法?都变了哪些法?变法后又是什么样?
交代当时的大环境,所谓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成王败寇,三晋分家,群雄争霸。此时,秦国干嘛呢?秦国在老家喂马放牛呢,当时的邻居魏国差一点就将秦国从当时的国家名单中划掉了,秦国虽然打不过,人也穷,但是没文化啊,真的很可怕,没文化的话,很多道理就讲不通,认死理,我就愿意这样,你怎么着,不服打我啊!然后挨一顿打,老子还是不服,这是当时秦国的国情。当时的秦君(此时还只是一个君侯国,请他战国六国互相称王,不带秦国玩,这傻小子又穷又没家底,并且合伙瓜分秦国,是谓:六国会盟,不与秦伍,且议分秦)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国内外大背景。如果你作为当时的秦君,你该咋办?
这就是当时秦君(嬴渠梁)要变法的原因,不变法,只有死路一条,其他国家为什么那么厉害,因为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变过法了。那么,谁来变法?怎么变法?秦国长期处于边境地区,与中原文化差距太大,字可能还没认全,哪里能想到变法那么高深的事情,那就不拘一格招人才。当时招聘启示上写的条件非常优厚,比现在给个北京户口,单位分个福利房牛多了,其他的职位待遇就先不说了,看看当时的招聘启示,著名的秦孝公《求贤令》
求 贤 令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看最后一句,最要能强我秦国,不仅给你高官厚禄,还给你江山。这个招聘启示发出去之后,好多人来应聘,包括商鞅,这是秦国为什么要变法的原因。

接下来说商鞅变法。在秦国变法,与别的国家可不一样,因为秦国人没见识,没知识,很难讲通道理,秦国人向来喜欢私了,(私斗成风,打群架),针对这种情况,商鞅出台法律时,就首先要严刑,一般刑罚镇不住他们,对他们来说,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战死饿死打群架被殴死,横竖都是死,不怕你这一条。商鞅因地制宜,施行连坐制度,就是为了管住这些不怕死的,你死可以,那么你爸妈老婆孩子也要和你一起死吗?所以这些人就忌惮了一些,非严刑在秦国不通。

虽然这些人倔强,没文化,但是一般愚昧的人听起话来可没有那么多的小心眼,这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只要建立了制度,你政府说话算数,我们也能说话算数,谁怕谁。(其实也挺好玩的)

当时还是奴隶制社会,如果你的祖上是奴隶,那么你也是奴隶,你的子子孙孙都是奴隶,搁谁谁愿意啊,我们经常以光宗耀祖为荣,这样永远是奴隶如何去光宗耀祖,身价还不抵一个牲畜,谁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请告诉我,咱俩谈谈价。

商鞅变法颁布的第一部法令就是:除隶制、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当然,贵族肯定不满意了,自己以后也得下地干活了,不劳动没有工资爵位,以前的“奴隶”如今和自己平起平坐,心里肯定不舒服,商鞅变法,动了这些人的蛋糕。

人口红利是当时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有人就有一切,劳动力、兵力等等。秦国变法前,大家生活不下去了,就往别的国家跑,秦国变法后,国家有制度了,讲法制了,大家都平等了,以前跑出去的老秦人又回来了,其他国家的人看到秦国能发展,也跑到秦国扎根了,人都是趋利的,这样秦国的人口越来越多,GDP也越来越高,各个方面的条件也就逐步上升。

所以,请问这和“这是一个从来不问人民幸福,只追求国家强大能攻,以满足贵族集团无厌贪欲的国家。”如何对接?

所以对于《鲍鹏山:商鞅,谁的成败》文中提到的“商鞅对普通民众的藐视、漠视、歧视里,也暗含着他自己未来的命运,暗含着他的理论下成长壮大的秦国、秦王朝的命运”。

很多人知道商鞅属于“作茧自缚”,死在自己的刑罚下了,我们继续问题导向,那么谁知道商鞅死后,老百姓如何吊唁,如何缅怀这个改革家。商鞅的死,是高层利益斗争的结果,也是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护卫自己的法律,乃至信仰的结果,人云亦云者,不喜勿看。

至于《鲍鹏山:商鞅,谁的成败》文中提到的“秦之灭亡,后世没有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同庆歌颂秦朝,没有一个朝代的官方意识形态肯定秦朝,甚至,没有一个野心家、暴君敢于公开声明自己效仿秦朝”。留到下文再说吧。此时以无心与此等言论计较。

关于秦国的灭亡,我曾也说过,和其他六国一样,都是作死的。值得叹息,但不值得同情,但是秦国的崛起,完全是另外一码事,我们就事论事,如果从一开始,商鞅变法就那么不得人心,秦法能让秦国从一贫如洗到统一六国?所以,继续回到问题导向,秦国为什么会崛起?为什么统一六国的不是其他国家,而是秦国?谁来答我?

注:
请叫我三郎
文章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和组织,仅为个人拙见


    关注 陈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