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系,谁没想过当个作家??

 

一个二十几岁,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

 
“只有极少数人懂得这种自由放荡里的珍贵,这几乎显露了人神性的一面。”

你的梦想破灭用了多少年?我是十年。



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清醒地知道这辈子不会变成职业作家了。直到十八岁,我都幻想自己会成为牛逼的写作者,天天写精致的故事就可以逃避机械体制化的工作、平庸的中年生活以及家庭琐事的束缚。

而二十岁的我,坐在文学院门口的台阶上,才认识到“我想当一个作家”与“我要当一个医生”的本质区别。我也逐渐了解到,写作除了无休止的自我折磨,绝无信手拈来一说。


选择写作毫无疑问是一场人生豪赌,赌赢了,在白发矍铄的时候,看着出版的书稿获得不错的口碑,你惨笑着说,“哪里有什么胜利可言呢?挺住便意味着一切。”

而赌输了,你要用人生几十年青春的代价,确认自己只能做个无味的文字匠人。任何别的艺术里都分为不同的几等,即使是二流也还能有点才能,但是写作的危险之处是:平庸等于无聊,做不到一流,就落到末流。当医生、教师、矿工,都有明确的职业标准和技能要求,yes or no明码标价,然而写作这一行里没有合格执照,你要永远自我衡量、自我判断,你得确定自己是否拥有那与众不同的天赋,那天赋飘忽无定、来去无踪。


我在十岁想当作家时,纯粹羡慕的把自己故事讲给别人的特权,那太能满足我的虚荣感。但后来我越来越意识到,我只喜欢做一个作家,尤其喜欢那背后的生活态度,创造、有趣、宁静。所以当作文被老师读给同学当范文时,当我讲的故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时,当老师们对我的印象都是“文笔好”时,我天真地以为或许自己真有点天赋异禀,没准以后也能靠着买书赚钱,彻底逃脱柴米油盐的生活。

我看过很多天才作家在少年时已有不凡之作,上大学前,暗暗心想,不着急,慢慢来。等我坐在宿舍里拥有大把自由的时间,却并没有想象中的伏案疾书,我甚至没有写作的欲望。我不再需要神圣的写作来逃避应试教育,写作充其量只是我在压抑的学习时的对抗,生活越是无聊看不到尽头,我就越是海市蜃楼地感觉到自己写作的渴望。“反”总是包含着“正”,而当不可侵犯的“正”的消失时,那飞扬跋扈的“反”也变得嘲讽。

有朋友说她不敢把掏心掏肺写的东西给熟人看,这就像一个人没法承认自己时常看心理医生。就是这么自卑,羞涩,甚至羞耻,一个人对于写作的爱,如同凡人对神一样,你诚心诚意地深爱,它却从来不会显灵,不会俯身爱你,就算明白这一事实,你也只能继续深信不疑。这种爱从来都是一种危险的劣势,一种沾染就无法戒除的毒瘾。犯过毒瘾的人看到“毒”这个字,都会心慌意迷,而曾经梦想写作的人,看到好的文章也都会燃起辞职回家码字的冲动。就像冥王星上的巨大心形暗斑一样,旧爱永远成为一种美好的阴影,宇宙无人的孤独黑暗处。
海明威:写作,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为作者而设的组织减轻了这份孤单,但我很怀疑这能否真的在书写上有所助益……对真正的作家来说,每本书都应该是全新的开始,是再次尝试前所未及的新东西。他应该总是书写自己从未做过的、或他人做过却失败的东西,运气好的话,他会成功。

虽然你文人未满,作家未遂,但是还有我们一起,在现实的道路上慢慢呵护梦想啊~

彩蛋
公众号回复“保研02”

报名微课《如何兼顾考研和保研》


11月4日(周五)18:00直播

等你来

莫错过
—END—
寻找更多保研人/在读研究生
如果你是保研党/在读研究生

如果你愿意分享你的经验

如果你愿意认识更多优秀的同届

如果你想结识更多学长学姐

速速联系微信号stopsister报名

不限学校

只要你是文学院的

中文系的

我们这里有各个学校的各种第一名

下一个学姐带飞的,就是你
做文学考研培训两年
帮热爱文学的小伙伴寻找
各高校靠谱的
好资料&好学长&靠谱资源
给你考研培训圈的
内幕消息
鱼龙混杂的考研培训
给你一片净土
考哪找谁
长按下图,上车


    关注 考哪找谁文学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