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未来是“个人崛起”的时代,但却不是“每个人”崛起的时代

 

超级个体是未来的第一梯队...



小叮当

请相信,总有人用更好的方式在做你现在做的事。你需要的只是学习。
| 本文长度
2600字
,建议阅读时间
6分钟 |


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写的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

其实在过去10年里,我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做职业生涯的咨询、高管的教练、课程研发和授课,在我看来,这都是一件事——帮助他人加速发展。

记得第一次和罗振宇谈用户定位,我就被严肃告知:能为内容付费的用户都是一群上进、焦虑、不满足的人。

“知识狂躁,这群人。”

罗胖捧着脸,一脸痛苦。死磕自己满足这群人,不容易。

我心里对应了一下自己,字字中枪。

不过,上进焦虑不满足,是件挺酷的事。

上世纪美国50年代,美国的精英阶层也集体焦虑。心理学家罗洛梅却说:

“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觉到时代脉搏的人。”

敏感才能感到变化、有才华才会有的选,追求自由才想要把握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焦虑的人内心,都有一个很厉害又很自由的人。

这个时代的确需要我们变成这样的人。

所有人都在说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我们用各种词汇描述这个现象:IP、社群、消费升级、设计感、粉丝经济……今天,个体的能力、价值和需求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个体崛起的时代,并不是“每一个”个体都能崛起,而是少数个体崛起的世代。

和你看到的所有互联网热潮一样,网络让两极分化加剧——少部分人获得大量的讯息、影响力和资源,迅速崛起;同时更多的人会被服务得越来越懒,成为平庸的跟随者。

个人崛起的时代,是一部分“超级个体”崛起,和一大群普通个体追随的时代。

这群“超级个体”是这样的人:

科技+人性:能抓住趋势,善于利用科技,也有高感性能力;

T型人才:良好的基础素质,在某一个领域有极致的专长;

联盟思维:善于和组织、平台密切合作,共同成长;

个人品牌:有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自我实现:有点品位、有点追求。

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需要加速升级自己的眼界、心智和能力才能抓住这个趋势。而越是靠前的人,看得越清晰,所以就越发努力。

什么是一个人加速成长的必备条件?下面有一个有趣的案例: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RICHARD FOSBURY)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施展他的背越式跳高。在那个流行跨越式或者俯卧式的年代,他的动作诡异而奇特,引来阵阵哄笑。随着横杆一次次升高,笑声没有了。在最后一跳成功后,他获得了奥运会金牌——全场起立鼓掌。
福斯贝里的身体素质和成绩在普通跳法的时代很一般,更先进的起跳模式让他获胜。

这就是加速成长的第一个要素,转换模式。

《科学革命的结构》把这种转化称为“范式转换”(paradigm transition)。飞机的发明就是典型的范式转化的结果。以前的发明家认为飞机应该像鸟儿一样,拍动翅膀起飞,他们尝试了无数方法让飞机的翼拍动,最后却无疾而终。而莱特兄弟那一代人想明白一件事——飞机不应该是鸟,而应该是帆船。飞机的翼应该像帆船的帆一样。

一旦范式转化,所有的路径都清晰了,第一架飞机很快被发明出来。

不过,仅仅转换模式还不足够,歌颂福斯贝尔创造性思维的人忽略了背越式跳高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橡胶垫。一直到上世界60年代,橡胶垫才被用来代替原来的沙坑,在这个之前,大头冲下的背越式跳高就是自杀动作。

这是加速成长的第二个要素,学着应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在热兵器时代,再好的拳法和内功,也忌惮一个拿枪的人。看到趋势不掌握技术也没用。

接下来的故事更有趣——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福斯贝尔连预赛都没有进。在接下来的运动生涯中,也没有再复出——背越式跳高并不难学,他被更多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快的人弯道超车了。

这是加速成长的第三个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修内功,提高核心素质。

正好踩到趋势、技术要靠运气;如果不一定碰的上,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自己的基础面,持续的关注趋势,学习新技术,发现机会就迎头赶上,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这是不是更大几率的胜利?

这几年的商业世界,有的成了先驱,有的成了先烈,也是这样的游戏。

正确的模式、工具技术和个人素质,是加速成长的三个要素。最后一个虽然听上去最不酷,其实花时间最长,也最重要。只听不动的人,往往眼界越来越高,手脚越来越低,变成一只知识瘫痪的“长颈鹿”。

曾国藩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仅仅是精巧的东西长不了。职业发展是“拙速”,找到一个点,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练习,一年下来就会超过很多人,遇到一个机会,呼啦一下就起来了——成功是长久而持续的积累过程。

在这个专栏中,我把自己这些年学习的近40门课程、相关的书籍,以及近千个案例中与一流高手交锋获得的智慧,分享给大家。

王小波说,艺术来源于痛苦,但是没必要非来源你的痛苦啊。

职业发展这个事也是一样——请相信,总有人用更好的方式在做你现在做的事。你需要的只是学习。

在《超级个体》里,我们准备这么干:

1. 我们会每周探讨一个加速成长的主题

它可能是职业发展的基础能力,也可能是个人成长的底层概念,都来自困扰大部分人的真问题。我把这52个主题分成这么4大类:

对事的竞争力;

对人的影响力;

对组织的领导力;

内在发动机——自己的个人成长。



这是一张正在进化中的图,这些主题会持续更新
我还加入了一些关于自我探索的测评和工具,一些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成功无论在数量还是在人生长度上,都是小概率事件。我们要学会在没成功之前快乐生活。

2. 每次一个看得懂、记得住、能实操的工具、模型或方法论

知识同样符合二八原则,任何一个领域真正核心的内容就是20%,最聪明的办法是用80%的时间学习这20%的精华。

这20%往往是一些核心的模型或工具——它们既是底层逻辑也是方法论,是聪明人做事的“套路”,观察世界的方式,有了这些会省你很多时间。

所谓行到极处便是知,很多时候,做着做你就懂了。

基于这些想法,每天的解都会围绕一张“工具卡”进行——我会把讲到的方法、策略、工具或者模型浓缩在一张图上。你只要保存好这一年中对你有启发的“卡片”,慢慢的,你就有了自己的发展工具箱。

3. 陪伴成长

我已经出版了两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办法像讲课一样和读者及时交流。比起一个千里传音的老师,我更希望做陪伴在你身边的成长教练——这也是我选择在“得到”开设这个专栏的原因。

每周四和周五,我都会在这里和你们深度互动、答疑、讨论这周的主题。未来我还会邀请更多有趣的超级个体,来分享他们的独门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时代的成长方式。

在未来一年,我们一起来做三件事:

1. 每周学习3个加速发展的工具和方法论,你可以逐渐打造一个属于你的超级工具箱

2. 完整地梳理自己,系统展开能力地图,逐渐搭建自己的能力体系

3. 认识更多各个领域的“超级个体”,看到人生不同的可能性

有人问我,这群“超级个体”,到底超级在那里?

我想,他们应该是这样一群人:

他们理解科技又深具人性,精钻一门又有通识,与组织紧密合作又不失独立;他们是一群自主,自我驱动也自我成就,成功又幸福的人。

在他们身上,做自己不仅是一种态度,更加是一种能力。

这个时代就需要这样的

超 级 个 体 。

-END-
▌作者:古典,著名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橙子学院创始人。著有《拆掉思维里的墙》销量超过300万册。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古典老师的专栏


    关注 生涯研习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