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一男子外出打工11年杳无音讯,结果她老婆在家做的事让人...

 

海安一男子外出打工11年杳无音讯,结果她老婆在家做的事让人......

丈夫失踪11年  她用柔弱双肩扛起了整个家
严秀英(左)在屋前菜地里挖红薯。胡仁杰摄  记者  缪凡
11年前的春天,丈夫南下打工,数月后便失去联系、音信全无。妻子四处寻找无果,怎么办?是选择继续在痛苦中萎靡不振,还是勇敢面对扛起家庭的重担?她选择了后者。

这位平凡而又坚强的妻子名叫严秀英,是海安南莫镇严马村12组的一名普通妇女。丈夫失踪后,她11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体弱的公婆,含辛茹苦地拉扯女儿长大成人,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网络配图


 “我还在等他回来。”

记者到达严秀英家时,她刚急匆匆地从工厂下班回到家,在屋旁的地里拔菜,准备做午饭。不大的菜地里种着青菜、白菜、红薯、扁豆等应季蔬菜。严秀英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平时吃的蔬菜,自己种点就不用去买了,一来自己种的菜吃着放心,二来还能节省家里的开支。“孩子他爸去厦门打工11年了,一直联系不上,家里就靠着我在服装厂的工资生活,所以大小开支都得精打细算。”严秀英一边择着菜,一边跟记者说着丈夫黄永旺南下打工进而失踪的经过。

网络配图
2005年春节刚过,严秀英的丈夫黄永旺便和同镇的老乡去厦门打工,“一开始的几个月还保持着联系,后来电话就没打通过。”严秀英尝试着联系同去的老乡,但是对方也不知道丈夫的下落。

好端端的人就没了吗?或许是另找了份工作没跟家里联系得上?严秀英提心吊胆地等到来年过年,眼看着同镇的人都回来了,而黄永旺依然音信全无。

  严秀英说,每逢过年是她最难受的时候,11年了,所有的办法都想过了,就是找不到人。“进入腊月,我一有空就坐在门口等啊等,可每次都是一场空。直到现在,我还在等他回来。”


网络配图
“只要我在,这个家就在。”

丈夫黄永旺去打工的那年,女儿才5岁,现在女儿已经16了。“她小时候会问爸爸哪里去了,我就说爸爸在外面赚钱呢。现在她也不问了,孩子懂事了。”严秀英虽用平淡的语气讲述着,但眼角噙着的泪水却仍控制不住流了出来。

2011年,本来就有胃病的公公黄晓龙因儿子失踪受打击病情恶化,进行了胃切除手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之后不久,婆婆邓元玲也在干农活时摔伤,严重骨折,行动不便。

年迈的公婆缠绵病榻需要有人照顾,年幼的女儿需要有人抚养,而这一切都压在了严秀英一个人身上。上早班前先做好早饭给家中养伤的婆婆吃,再给住院的公公送过去,然后送孩子上学,中午休息时间很短,严秀英以最快速度回家做好午饭、服侍好两位老人,自己随便扒拉两口就赶过去上班。每天这样疲于奔波,严秀英紧绷的神经没有一天能够放松。

  如今,已经41岁的严秀英仍和公婆、女儿相依为命。

但同时,她的亲生父亲也令自己割舍不下,“我母亲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父亲身体也一直不好,这么多年他都是一个人过,是我照顾不周……”严秀英说,自己也埋怨过,但当无法改变现状时只能咬牙坚持...

“我有未成年的女儿要抚养,有年迈体弱的公婆和父亲需要照顾,只能是自己坚强起来,当这个家真正的顶梁柱。”严秀英抹着眼泪说道,“只要我在,这个家就在。”

编后语:

多么平凡却又多么伟大的一位普通海安农村大姐,生活对她来说也许是不公甚至是残酷的,但她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试问,一位农村弱女子,11年如一日,硬着头皮扛起一个家,如今有几人能做到?

在此,我们也请求圈里有福建、广州、浙江三省朋友的好心人们帮忙扩散这条信息,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我们也试一试,您的一次举手之劳,也许就能让这位大姐多一份希望。
来源丨海安日报 海安新鲜事综合编辑
广告推广



    关注 海安新鲜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