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护花——体验华东师大宿管

 

有这么一群人,她们年过半百,在五点半的闹钟声中睁开眼来,借着天色的微光爬起身,洗漱整理、穿好制服,为家人准备好简单的早餐,花上十多分钟吃一点儿粥食或汤面,遂匆匆地赶往华师大本科生公寓,开始的值班任务。...

欢迎订阅“智慧与创意”实验室公众号
编者按 
近期,智慧与创意实验室公众号将不定期集中推送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新闻采访》课程作业系列。

《新闻采访》是本学期华东师大15新闻专业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从国庆节后,同学们开始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大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我们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作为刚刚迈入大二门槛的新闻学生,同学们的采访技巧还很不足,笔法也很稚嫩,但是,他们的努力真实看得见,他们对于新闻的热诚和付出值得鼓励!

十一国庆,七天小长假,正是全国人民“狂欢式”的日子,有这么一群人,她们年过半百,在五点半的闹钟声中睁开眼来,借着天色的微光爬起身,洗漱整理、穿好制服,为家人准备好简单的早餐,花上十多分钟吃一点儿粥食或汤面,遂匆匆地赶往华师大本科生公寓,开始的值班任务。

看似轻松的宿管工作,其中的辛苦与快乐究竟为哪般,其中的付出和回报各有多少,记者在与宿管一方协商讨论之后正式开始了一天的跟班工作。
【她还没有吃早餐】
10月4日早晨6时整,记者在起床洗漱、吃了头天晚上准备的面包之后赶到本科生公寓9号楼值班室,此时值班室已经亮起了灯,身着工作制服的宿管阿姨王彩雅却不带有倦意:“我们已经习惯啦。”

王阿姨是家住吴泾镇,现已61岁,退休前在氯碱总厂工作,2014年8月正式入职宿管,是9号楼3位宿管中年纪最长的一位阿姨,两年多来无缺位无错班。

王阿姨从橱柜里拿出两串钥匙,我跟随她一起来到9号楼地下自行车库,将车库两边的安全门打开。随后,宿管阿姨准备上7楼,她解释此时需要打开天台门,以方便同学们在楼顶晾晒衣物和床上用品。王阿姨已经61岁了,腿脚不如我灵活,我对阿姨说“我去顶楼开吧,您等着!”阿姨连连摇手:“我不放心,一起去!我们阿姨每天都要爬呢。累是累点,慢一些就好了。”我们从地下车库到7层天台,打开铁锁,推开天台的门,一阵清晨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可我已经腿酸和隐隐冒汗了。

回到一楼值班室,时间显示6:28,王阿姨笑着说:“跟着你,早了两分钟。”说罢,王阿姨带好餐盒,准备向食堂走去,我才反应过来——她还没有吃早餐。
【平时我们就这么站着,一个小时】
六时四十五分,王阿姨带着粥和馒头回到值班室,还没有来得及吃,便打开各类登记册,包括外来人员来访登记、物品借用登记、晚归登记、快递登记、设施设备报修登记、物品遗失登记,共6本,这是对昨天工作的信息检查,我在一旁帮着核对。

7:00是两位宿管的交接班时间,另一位阿姨黄秋萍在6:55已经到了值班室,准备接王阿姨的班了。黄阿姨已经在家中换好工作服,吃过早餐,并带了装好菜的餐盒,留着中午吃。两位阿姨分别确认登记册各项信息之后,在登记表上签好字,交接班就算正式完成。

今年59岁的黄阿姨,同样是吴泾镇上的退休人员,退休前在沪东造船厂工作,今年是在她华师担任宿管的第四年,在2014年已经送走华师大一届毕业生。作为9号楼中担任宿管一职时间最长的,四个年头的无休作息让她对其中的个中滋味感触尤深。

我和黄阿姨7时整在寝室门口开始站岗,以维护同学们进出寝室高峰期的秩序。黄阿姨以双脚立正、双手背后的姿势在门口笔直地站着,我还从未如此端正地立在众人前,忽然有些不习惯。前半个小时并不太累,跟阿姨聊起了一些家常,阿姨说:“平时我们就这么站着,一个小时。不能随便回值班室里坐,有领导监督呢。”时间逐渐推后,同学们成群结队地涌出了寝室门,正赶往市区热闹的地方休闲游玩,我已经觉得长时间不走动的站立让膝盖有些不舒服。阿姨热情地跟同学们说再见,还带弯下一点腰向她们示好,竟然还能准确地对上名字。黄阿姨向我解释道:“物业规定我们在开学一个月之内记住全楼70%同学的姓名,基本熟悉寝室楼所有同学样貌,认来认去,除了新来的交流生,现在就基本都清楚了。”

华师大每栋本科生宿舍可容纳700多号同学,9号楼全部住满,这时候我不禁暗暗对阿姨们的记忆力表示佩服。

正巧有同学进门,黄阿姨热情地和同学挥手打招呼,阿姨向我说:“阿姨们大致都是60岁数的奶奶辈啦,有时候记不住你们几百号人的名字,稍微搞错了,同学们也不要怪啊。”黄阿姨的脸上还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快递管理不省心】
一个小时的立正姿势结束,8点整我们一起回到值班室,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清洁玻璃门、窗户、活动室、浴室。但由于前一天晚上已经打扫过了,所以早上的清洁工作只是简单地查缺补漏。

而后,我和黄阿姨一起张贴各种通告。我们先将昨天未领取的快递信息列在纸上,张贴在宣传栏。而后进行的是遗失物品的告示公布,我把物品丢失登记册的信息统计到纸上,再交由阿姨写失物招领,另外,学校的发来的出行安全提示和物业因水电检修致供应暂停等突发状况也要及时更进,以便同学们提前注意到,我们拿着各项通知到门口的宣传栏将它们一一贴好。

做好这些工作进入值班室,我们稍微歇息了半个多小时,随后运输快递的车到了,黄阿姨和我一起帮快递人员将9号楼的快递搬至值班室,大件的、重一些的两个人一起抬,轻一点的小物件就一次搬3至4个。搬完这些快件,我的衣服前已经沾满了尘,阿姨黑色的制服也染上了一层浅黄色雾土。

快递全部搬好以后,我们紧接着开始了快递登记的任务。黄阿姨从值班室旁边的寝房里拿出自己的眼镜,眯着眼睛仔细地辨认快递的信息,她来看,我来登。到她实在看不清的,她拿着快递皱着眉头,手一伸:“来来来,你们小朋友有火眼金睛!”我接过快递,把剩下的所有登记完了,小腿蹲得发麻。

黄阿姨说:“每天和同学们相处,其实清楚同学们课业和活动很忙的,忙起来忘记来值班室取快递,阿姨都可以理解。但是700多人很多都忘记取快件的话,值班室就堆得满满的,最多的时候值班室一半空地都是快递,管理起来也很费心。”黄阿姨露出了些许愁色。
【小小电冰箱也叫人为难】
快递登记完毕,我和黄阿姨继续值班工作。在整个值班过程中,不允许听广播、看报纸,严格把关寝室门,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如需离开值班室,要在窗口放置告示牌,最好写清楚多久之后回来,以便同学们找到。

期间,同学们间断地来值班室借寝室的钥匙、领取明信片和快递,都足以将刚萌发的睡意驱散掉,我面对的仿佛是“问同学好—找物品—登记”这样的不停重复。

一位同学来向我们求助,自己的一点零食需要借用电冰箱,黄阿姨一开始婉拒了,随后同学做出承诺下午一定来拿,黄阿姨略为难地同意了,但也让同学不要向外说。随后阿姨向我介绍,电冰箱是7、8、9、10号楼共有的,只允许保存四栋寝室同学们需要冷藏的药品,其他的一律不予放置,包括阿姨们从家里带来的饭菜,物业发现违规之后予以批评,所以暑气重时,宿管阿姨们不便从家带饭,都去食堂吃饭,而餐食是不予补贴的。黄阿姨也向我坦言,“如此多人共用一个冰箱,管理上遇到的问题也不少。比较经常的情况是,恰巧遇到同学生日,同学们买的生日蛋糕要在冰箱里放置,阿姨其实是很为难的,不让放的话你们觉得阿姨不好说话,但物业规定这是不允许的,如果一个人放了,大家都来挤位置,那这个冰箱是很乱的,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体谅。”
【苦涩中品出甜蜜】
11:00,黄阿姨拿出自己从家带来的小菜,我去食堂打了自己的午餐,顺便帮阿姨带了米饭,在值班室分享午餐。

吃着午饭,我问黄阿姨当宿管最多的感受是什么时,她立马把一只手搭在我的手臂上:“开心!我退休啦,阿姨来这里不为这一点工资,我领到的都是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下的薪水(2000元/月),在上海其实起不了多少作用,就是和你们在一起开心!不愿意宅在家里,从家来工作的路就当散步,跟你们年轻人聊聊天心态好很多呢!”

中午和下午依旧在重复着上午的任务,傍晚时分疲意席卷而来。期间,黄阿姨向我讲起了9号楼的同学们。回想起在华师担任四年宿管的日子,黄阿姨特别说起自己送走的一届学生,聊到高兴处还迈着小碎步跑向房间,拿出毕业的同学们送给自己的小礼物和手写的明信片,明信片和信她都用大信封完好地包住,一张张整齐地叠着。她向我一一介绍着:“这个小姑娘回家工作去啦;这个小姑娘现在读研,车站遇见我还跟我问好呢;这个啊,到台湾去留学了……她们都给我留电话了,说以后有机会可以联系她们,到她们家乡和念书的地方走走。”黄阿姨一个个介绍完了,眉眼里都是笑意,桌上也已经被铺开的明信片放得不剩空位了。
【为何一觉难求】
同学们陆续进出浴室,我和黄阿姨在晚上将近11:00开始进行打扫工作,最难处理的便是浴室下水道入口处堆积的头发,我们要先拿硬一些的扫帚将大部分扫出来,再用小刷子将残余的发丝挑出来;期间不能开水,否则很多没有解决到的发丝也要进入下水道致排水系统不通。

随后检查浴室的四排储物柜,将同学们落下的物品拿出来。我们需要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一是普通的洗浴用品,包括浴帽、浴球、洗发水、沐浴露和一些剩下的衣物;二是贵重物品,包括现金、校园卡、手表、项链等等。贵重物品需要拿到值班室去进行登记,第二天以失物招领的方式公告出来。

随后我们打扫走廊、活动室,检查洗衣房,再次整理遗失物品。做完这些工作,我才拖着一天的劳累进浴室洗澡,而此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

匆匆洗好澡,我和黄阿姨爬上顶楼关天好台门,最后到自行车库,将没有摆进车库的车辆推进车库摆好,锁好两边的车库门,在这些工作中,我迎来了头顶10月5日的零点黑夜。

当被问道是否感到睡眠不足对自己身体有影响,以及自己要如何调整时,黄阿姨直言道“睡眠是肯定不足的,值夜班比较辛苦一点,有时候白天在家补觉,这也是需要同学们相互配合的事”,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宿管在打扫完毕浴室后方可淋浴”,同学们洗澡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太晚进浴室,那么阿姨就不至于晚上十一点多来催促大家,再打扫浴室自己淋浴了。随后,黄阿姨也跟记者聊起了半夜被叫醒的情况,比如生病的同学凌晨两点来敲门求助、晚归的同学凌晨一点多忘带校园卡进不了门,还有女生在凌晨三点因情感问题求助阿姨开寝室大门等等,黄阿姨说一般半夜被叫醒后就基本一整晚没法再入睡了,只好早上七点换班之后回家补觉,但是自己也有家庭照顾,两边都得顾及,有时候夜班睡不好也只能顶着困意撑着。
【时间表背后的艰辛与感动】
7:00


换班完毕,开始站岗
8:00
清洁工作(包括玻璃门、窗户、活动室、浴室)
10:00
快递代收登记、张贴通告(校通知、失物招领等等)
11:00
午餐(食堂)
11:30
站岗
12:30
快递代收登记、报修登记、日常坐班
16:30
站岗
17:30
晚餐(家带或食堂)
18:00
值班(非假期19:00换夜班)
23:00
打扫浴室、走廊,检查洗衣房,整理遗失物品
23:30
洗澡
24:00
关自行车库门、顶楼天台门、寝室门
24:00之后
晚归登记(义务工作,不计工资)
次日5:30
起床,整理内务
次日6:00
开寝室门、自行车库门、顶楼天台门

以上时间表,是国庆期间记者经过一天的宿管跟班工作后记录下来的,它涵盖了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公寓宿管的一日生活。华师闵行校区共22栋本科生宿舍,66位宿管,均为年过半百、家住华师大附近的阿姨,与其他已退休职工不同,她们每天要面临的是一份任务安排紧密的时间表。物业张主任向记者介绍,每栋宿舍楼都配有三个宿管阿姨,假期24小时轮换班,平日里早晚班轮换,早七点、晚七点为交接班时间。

全年无休,月薪2000,无餐食补贴,无路费补贴;每天的24:00之后为阿姨的休息时间,晚归登记为义务工作,不计薪资;如有情况可内部调班,但需月内还班;值班不允许听广播、看报纸;如需离开值班室,要在窗口放置告示牌;无午休时间;记住寝室楼70%同学的姓名,基本熟悉寝室楼所有同学样貌;每周背诵《安全操作守则》……这些在同学们看来略为苛刻的条条框框,在宿管阿姨这里已是再熟悉不过的基本要求。

记者随机采访了华师大的本科学生,他们分别来自金融与统计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记者把这份时间表给受访者大致了解后,他们都惊讶于宿管阿姨居然要遵守如此严苛的作息,并且这样的回报对于宿管阿姨来说都是自己难以想象和接受的。“以前真是不太清楚,以为只是坐坐班,在门口站一站呢,知道了这些,现在看来阿姨也是很辛苦的。”同学们对阿姨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真的谢谢这些阿姨日夜帮我们处理这么多事务,让我们的生活轻松方便了很多。”这些宿管阿姨作为我们每天出门第一个问早安的人,也拉动着我们的心绪,“每天听见黄阿姨叫自己‘小姑娘,上课啦?’就觉得心情非常棒,其他的阿姨也会说‘同学慢走!’,感觉自己上课的动力又多了一点!”记者将浴室、晚归、快递和电冰箱等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尽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换位思考,不给阿姨添麻烦。”

作者:15新闻 曹昶

指导教师:陈红梅


    关注 智慧与创意实验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