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一个孩子有多重要,家长们,没有人告诉你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都是为了孩子啊微信号:zho...







阅读重要吗?很重要,但是现状是:现在太多的功课、作业占用了孩子阅读的时间。那么对于阅读,我们大家应该怎么看待呢?今天来给大家分享这篇文章来谈谈——阅读

在我看来,阅读对一个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该是一门功课,这门功课可以无关考试,却能够滋养生命且贯穿一生。

读书滋养孩子的生命
有一次,我去浙江某地出差,一个初二女孩的家长跟我诉苦,说她的女儿课外书读得太多了。我一直认为多读课外书是非常好的事情,而且想尽办法让女儿多读书,为什么这个妈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读书太多了呢,我很好奇,便多问了几句。
这位妈妈说女儿每天回家没事就读书,许多中外名著都已经读过了,懂得也多。我猜是不是孩子因为读书耽误了学习,便问了这问题,这位妈妈说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

再问到后来,原来妈妈并不反对孩子多读书,但是孩子的老师觉得这个孩子读的书太多了,思考问题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很多,有些担心。

老师说这些话的背景是什么,家长也不太清楚,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孩子多读书好处多多。一个读书多的孩子,因为从书里汲取了很多智慧,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肯定与同龄的孩子不同,自然比同龄读书少的伙伴看问题成熟多了,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高兴才是。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到初中的时候,许多大部头更是成了她案头的常客。因为读书多,女儿写的文章一上初中就被老师频频夸赞,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传阅。读书,无疑是孩子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比高中的紧张生活,初中的孩子课余时间还比较充裕,应该多读书才是。女儿初中的时候,他们的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经常留的作业就是写读后感。我记得初一分班考试结束后,女儿的语文老师就让孩子们在假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要求写出读后感来,于是,女儿十二岁就读了这部名著。

我非常欣赏女儿的语文老师这样做,有的孩子也许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或者缺乏读书的主动性,但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便不得不读。开卷有益,只要读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也没准,就因为老师的这一个个读书的作业,不少孩子就会爱上读书,毕竟读书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要慢慢养成的。

读书的好处,除了可以拓展知识面,很好地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滋养生命,让孩子从书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亲子共读,家庭氛围更和谐
家长有支持孩子读书的愿望后,就要想办法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并读到好的书。我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两本书里,写了许多让孩子爱上读书的方法。

比如我在家里各个地方都放上书籍,让女儿随手就可以拿到书;我会带女儿到书店,让她在书店里读书;我也会不时地买书回来……

那时候,女儿读的书,无论我以前读没读过,我都喜欢在她阅读的间隙翻一翻,就是想跟她有个沟通和探讨。女儿很喜欢《飘》,我也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并且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了,当时不少女同学迷恋瑞德。

所以女儿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我也重读了一遍。我们一边读一边讨论书中的人物,一起分析书中人物的性格和做事的风格,我发表我的看法,女儿也发表她的看法。
读完了《飘》以后,女儿就把书结尾的那句名言“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作为她的座右铭写在了她的书桌上,用斯嘉丽的乐观精神来鞭策自己。

女儿读完《简·爱》后,我就和女儿探讨,让她思考两本书中的主人公简和斯嘉丽,看看谁身上可以学习的地方更多一些。与女儿共读、和女儿探讨,女儿收获了成长,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我则收获了和女儿之间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

报纸杂志是女儿经常阅读的对象,也是女儿和父母探讨国际国内大事的一个平台。女儿上初中以后,我每天都会把报纸取回来放在餐桌上,然后进厨房做饭。一般我回家不久,女儿也回来了,她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下书包读报纸。我家的餐桌就在厨房外面,往往是我在厨房做饭,女儿在餐桌上看报,我的一顿饭做好了,女儿的一份报纸也翻得差不多了。

晚饭桌上,报纸的内容也常常是我们谈话的内容。如今的报纸内容丰富,信息量也非常大,孩子经常读报,知识面也会丰富起来。只是读报不如读书那么系统,所以,读报和读书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爱读书的孩子学习后劲足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对孩子来说,书籍便是一位好老师,读书便是最好的学习,而且孩子一旦爱上了书,她是可以轻松地从这位老师那里学知识的

更何况,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书中的思想就是孩子航海途中指路的灯塔。那些读书多的孩子,情商也会高,因为他们可以从书中学到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和先生都是从新加坡回国的,她的女儿从小酷爱读书。上初中的时候,他们的女儿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是爸爸妈妈没有给她报各种课外学习班,也没有让她学习任何文艺特长,而是从清华大学图书馆借回来各种书籍,让她在课余时间一本接一本地阅读。

三年下来,这个女孩读的书非常多。虽然学习成绩并不拔尖儿,但她性格开朗阳光、做事积极上进。



女孩高中上的是一所普通中学,依然成绩平常,但渊博的知识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帮助了她。高中毕业的时候,她以很好的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被美国一所名校录取。在她即将上大学离开父母的时候,她的妈妈问她:“闺女,妈妈没有让你学特长,也没有给你报任何课外班,在国内你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到了那边你凭什么跟别人竞争呢?”

这个女孩说:“老妈,我读了那么多书都白读了吗?我最大的竞争力就是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正是别人没有的。”

正如女孩所说,她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且积极上进。一次我碰到她的妈妈,说女孩假期没有回国,在那边攻读暑期学分,想提前完成学业,再进一步深造。这位妈妈曾经是位初中语文老师,二十多年,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她很深的感悟就是小时候读书多的孩子,后劲也足,而且越到了社会上越会显示出读书多的好处。所以她和先生没有纠结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而是让孩子多读书,最后证明他们的策略是正确的。



功利一点说,如今国内的中考和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考查孩子的综合素质了,死读几本课本已经很难拿到高分。所以,为了考试,课外书也已经不是“闲书”了,更别说孩子的将来是需要“满腹经纶”的。

在我看来,阅读对一个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该是一门功课,这门功课可以无关考试,却能够滋养生命且贯穿一生。

在孩童或者年轻的时候,不仅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且要养成读好书的习惯如果学校没有条件给孩子上好这门功课,家长则要想办法补上,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不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大V店“双十一图书专场”打折正版图书任你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都是为了孩子啊微信号zhongyang10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关注 都是为了孩子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