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雯音乐告诉你 ----为什么要唱谱?如何唱好谱?

 

很多人认为学琴,只要把乐谱弹熟就可以了,从来不注重唱谱,认为凡是与“唱”相关的都是属于“声乐”的范畴。其实...



很多人认为学琴,只要把乐谱弹熟就可以了,从来不注重唱谱,认为凡是与“唱”相关的都是属于“声乐”的范畴。其实,无论学习何种乐器,唱谱都是学习音乐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学习乐器者来说,唱谱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就好比现实中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学了一辈子英语,学的还是“哑巴英语”一样,只会答题,不会口语。就好比有些科学研究者,知道如何研究、探索,却无法很好地用语言去诠释和表达,乃至传播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只有去唱谱了,才能更好地去把握音准、节奏;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音乐,诠释音乐;才能更为准确地用音乐的语言去交流。

 一、为什么要唱谱?
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我们在演奏乐器时总是看着乐谱演奏。乐谱是符号、图形,是视觉不是声音,如何把看到的乐谱变成声音甚至音乐,唯一的途径是唱谱。通过唱谱,才能真正把符号变成声音。



而演奏乐器是把已唱会的“内心音乐”提取出来,变成特定的乐器声音,再通过耳朵的辨别、纠正,形成好听的音乐。如果不唱谱,直接从乐谱到演奏乐器的过程,其实心里是没有音乐的,或者音乐是没有真正深入内心的,所以,唱谱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是歌唱、演奏乐器或者舞蹈。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唱谱,原因我认为还是启蒙老师没有一以贯之地要求唱谱,觉得这是多余的浪费时间的,或者怕耽误时间。还有就是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往往只注重听觉,忽视动觉,也没有形成完整地唱谱体系,以致无论五线谱、简谱都看不懂。这是音乐教育之殇。
 二、唱谱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虽有一些老师要求唱谱,坚持唱谱,但往往缺乏规范。出现的唱谱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a、很多学生只唱音,但是节奏全然不顾;
b、有的节奏能把握准确,音准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导致唱的完全不是作品本身的味道;
c、有的唱谱一直就是憋着一口气,没气了才换气,完全不按照乐谱本身的句逗规律去换气,就好比我们现实中说话,不按照说话的韵律、词组去说,导致无法很好地诠释乐思,甚至词不达意;
d、不能准确把握乐曲的强弱力度,很好地处理情感。

那么,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我们的《学音乐最怕走弯路-视唱练耳篇》都有系统的教学,循序渐进逐个击破各个问题。

只是唱音符、唱节奏还不够,音乐中有各种演奏记号、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音了甚至会演奏了再考虑这些记号。比如跳音就应唱得短些,重音就应唱得强些,连音就应唱得连贯。对于钢琴和吹管乐器,我特别要求学生要把换气也唱进去。因为歌唱是需要换气的,对于钢琴来说,换气即意味着提手,有些学生弹琴老是不提手,一方面可能没有意识到非连音弹法,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唱谱不换气。这如同太极拳,吸气总是意味着身体的上提动作。而对于吹管乐器来说,本身就要换气,唱谱中加入换气就更规范了演奏时的换气时机。而经常被忽略的重要一点是,换气其实很多时候是音乐的乐句、段落,唱谱中加入合适的换气即意味着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句子和段落。



正确规范的唱谱不仅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内心,掌握音乐基本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更好的表现作品。钢琴演奏家傅聪无论练琴还是公开演奏,总是边弹边唱,这是对的,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是作为音乐教育者的教师,还是琴童家长,还是成人学琴,一定要坚持正确地引导唱谱。因为从我们学习音乐的第一天起,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去理解、感受,享受音乐,而不是机械地让手指在钢琴上运动。也衷心期望学校音乐教师们能从幼儿音乐教育开始就坚持让孩子们唱谱,不至于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中学还不会看谱,不会唱谱,导致学习的是“哑巴音乐”!!!


    关注 晓雯音乐临淄分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