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那么在意朋友圈

 

其实,这个虚拟的空间很微妙。其实,你不必太在意,感情不在这些上。...



不要那么在意朋友圈

王红梅

有了微信,就有了朋友圈,最初,大家都玩个新鲜,朋友圈里的人也多是卿卿我我的亲朋好友,可日子久了,社交圈子里的许多人也轻叩着微信的门扉踏入了朋友圈。随着“毒瘾”渐深,朋友圈变得日益庞大,以至我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漱做饭,也不是看日出或散步,而是刷朋友圈。微信就像精神鸦片,成为我们每日必吸的“毒品”,一日不“吸”,便觉精神萎靡周身无力,古人有“不可居无竹”,今人有“不可居无微信”。

像许多朋友一样,两年前,我也开通了微信,起初,是好奇心驱使,可用着用着我便有了手机依赖症,只要有一点点闲暇时间,我就会抱着手机倒在床上,于是,上班看微信,走路看微信,陪老人陪孩子时,也看微信,随时随地,每时每刻,手里拿着手机、身边放着手机,这几乎成为我的常态。我痛恨着纠结着,可却像犯了大烟瘾一样,一个小时之内不瞄两眼,我就寝食难安。

某日,一位最近不怎么玩微信的朋友问我:“天天抱着手机,有意思吗?”没意思,这真的不该是我这种积极上进的人应该持有的状态,有好多次,我痛下决心,要戒掉朋友圈,可最终,东风没有压倒西风。



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我还像往常一样翻看朋友圈。一位平素里无话不谈的闺蜜发出一组截屏信息,其中一幅截屏内容发于近日,下面还有许多同事留言,对这条信息我感到陌生,因为,她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好友之一,只是,我好像没有看过这条留言。我几乎不相信,于是,又跑到她的当日朋友圈浏览一遍,没错,在发那条信息时,她把我屏蔽了。

为什么?她不是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吗?

瞬间,我仿佛被惊雷击中,半晌说不出话来,我一向引以为豪的自信,在刹那间分崩离析,最好的,最熟悉的陌生?还是最陌生的熟悉?而那条朋友圈留言又有什么呢,不过是不过是关于她目前正在看的韩剧《太阳的后裔》的小感慨,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没有时间追剧,没有时间讨论,更没有时间对她产生什么非分之想。如果我真的是她的好友,她应该屏蔽别人,留下我。

蓦然间,我想起最初的qq空间,她也是屏蔽了我。看来,包括朋友圈,以及qq空间这样的开放场所,都是屏蔽最亲密的朋友的。没想到,这小小的空间,也会成为考验人性的小天地,检测友谊的人生考场。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多么微妙。而人际关系,又是多么复杂。在这样复杂的海洋里,我只是一条不会游泳的鱼,而已。在人生路上,正当你敞开心扉把信任和盘托出时,突然遭受致命一击,难免会感到晕头转向,那张写满信任的纸,也就无声破裂了。培养多年的感情,往往会毁在一桩小事上,这该是多么令人痛惜。

我几乎确定了这个的事实。茫然之后,我微微一笑,眼睛望向窗外。所谓尘世之累,难道这不算之一?每个人做每件事,应该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吧,这理由有可见光的,也有不可见光的,我又何必在乎那么多。寄情蓝天白云或诗意和远方,远远比这更能提升心境,陶冶情操。

朋友圈,也是一个微妙的社交平台,不可小觑。

当然,关注朋友圈,并非没有一点好处,利用好了,它便是一个正能量舞台。比如,通过朋友圈,我们可以了解到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亲人朋友们的生活动态。在这个平台上,我看到了祖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同学的萌宝,也了解了她们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喜怒哀乐,我们在朋友圈点赞留言评论,各种亲情互动让我们原本生疏的关系突然近在咫尺,一个小小的屏幕让彼此会心微笑,握手鼓励。再比如,通过图文并茂的朋友圈,我还见到了许多不曾谋面的微友,她们来自天南海北,甚至异国他乡,她们的吐槽或留言让我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状态。一位在日本的同学经常晒出北海道的雪和大片大片的樱花,以及日本的城市建设,这让我知道,她在国外的生活也同我们一样需要忙忙碌碌努力奋斗。一位在南方的朋友晒出年三十的晚餐,这让我知道南方的新年不吃团圆饺子。也通过朋友圈,我看到了南方的桃花开的多么早,当北方的桃花刚刚灿烂的时候,南方的桃子已经长大拇指大了。世界真是丰富多彩到让人眼晕。

另外,在朋友圈里,我还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以及知名学者、作家的生活状态,原来他们与我们一样,在百忙之中也要把日常打理得姹紫嫣红,让寻常日子活色生香。伸出手指触动屏幕的瞬间,一枚温柔的“心”型便跳跃到对方的眼眸里了。可以想象,那边的眼神晶亮,眼角弯弯,嘴角莞尔,这时候,你有多么心怡呢。我能读懂那边的微笑,因为在这边,我的心是无比真诚的,手指的微微触动,已代表了我的全部诚意。这样,真的很美好。

还有,在朋友圈里,我们还可以第一时间尽知天下事,微信的传播速度,应该比火箭还快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因一点纠结或一时头脑发热,而手欠的把人家的头像或胸牌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发到朋友圈曝光,也许,你的无心之举也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呢。



浏览朋友圈,需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过分在意朋友圈里一些人的无心之语,那么,你的情绪就会处于阴晴不定的状态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一个虚拟的平台而自虐。

比如,朋友圈里有一些愤青,他们会痛恨社会,会无端地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就要选择绕道走了,如果硬要往火枪口上撞,那么,必然会招致一场朋友圈大战,结局当然是两败俱伤了。

再比如,我们会在意许多人,可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发现,这个人会给所有人点赞,却偏偏跳过丢下你,这可能会让你的心里不舒服,不过,这也是过眼云烟,毕竟,这里只是靠指尖来表达一些主观意识罢了。如果非要在意,那我只好说你是自己找不痛快了。还有的时候,或在某个阶段,我们会与部分朋友互动频繁,可突然某一天或几天,你没有上朋友圈,再翻开朋友圈的时候,就忘记了这些人,转而又去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交流慢慢减少了,感情也慢慢淡化了,正如一句台词所言:走着走着就散了。无意间,在朋友圈里丢掉了一些朋友。其实,丢掉的都是陌生的熟人,因为没有太深的交往,情谊自然不会根深蒂固了。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许多人发来测试自己有没有被拉黑的微信。对此,我觉得大可不必测试,如果知道被自己在意的人拉黑了,反而会伤心,与其自找不快,倒不如装聋作哑的好。即使在不经意间,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被个别人拉黑,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方不喜欢自己又何必强求呢,你直接把她拉黑就扯平了。即使被自己十分在意的人拉黑,那也没有必要恼火,厚着脸皮再让她加上就好了。也许,她不是故意的呢。朋友圈绝对不是一个随便吐槽的地方,也不是一个随便转发不健康内容的地方,如果刷屏动作太频繁,自然会被更多的人屏蔽甚至拉黑。这是难免的。

一直以来,我有在朋友圈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也因此为自己赚了许多读者,可慢慢的,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看我鸡零狗碎,可是,我知道自己必须坚持下去,今天的生活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日后,我还要戴着老花镜坐在躺椅上慢慢翻着看呢,在轻摇慢品的老年时光里,回味一些自己的前世今生,该是多么温馨的事儿。对于一些把我屏蔽的人呢,我当然不会去在意了,她可以像风一样,来去自由。

也从这天开始,我决心戒掉朋友圈了,安安静静地读书写作,似乎更有益身心健康,你说呢?握紧年轻的时光,无论你开始做什么,都来得及时。


    关注 静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