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英国兴起,华人创业公司成CES 2017最大黑马

 

硅谷密探独家采访...

英国是个喜欢科幻的国度。BBC正在播放的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是放映时间最长的电视剧(1963年~),《神秘博士》里到处是人工智能的场景。



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2011太空漫游》(Space Odyssey)也是源自英国的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而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3年)的“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也是英国人。

(阿兰·图灵)
经受着这种文化洗礼的青少年们,成长为熟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

在今年9月份,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简称 BSI)脑洞大开,发布了一套代号为 BS 8611的机器人伦理指南,全称为《机器人和机器系统的伦理设计和应用指南》。



这是第一个关于机器人设计上的伦理标准,比阿莫西“机器人三定律”全面很多,而这脑洞大开的背后也是人工智能在英国的迅猛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英国诞生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2011年,惠普宣布完成了104亿美元收购擅长语义处理的英国人工智能软件公司Autonomy。

2013年,亚马逊用2600万美元收购英国创业公司True Knowledge(类Siri的产品);2014年,DeepMind又被谷歌以约4亿英镑的价格收购旗下,Goolge还收购了Dark Blue Labs, Vision Factory两家深度学习相关的公司。



到了2015年,VocalIQ(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公司)又被苹果收购,价格不详;就在今年,另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SwiftKey(智能键盘)又被微软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Twitter也在今年6月份宣布1.5亿美元收购伦敦的机器学习和视觉处理技术开发商MagicPony。近日,三星公司又低调投资了英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Graphcore,他们研发的智能芯片可帮助数据中心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效率,融资共计3000多万美元。



英国之所以盛产大量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得益于诸多的因素:

英国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学术重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等都在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领域有着深厚的经验。

英国一些享有盛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在单独成立之前,最初都是作为这些学院的研究项目而存在。例如,True Knowledge和VolalIQ最初一直是剑桥大学的研究项目,Dark Blue Lab, Vision Factory由牛津大学资助,Magic Pony由几个帝国理工的研究生创办,而DeepMind、与这些高校联系紧密。



英国还存在大量的机构,帮助孵化大量早期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或者提供退出途径。在牛津的Isis Innovations 和剑桥的 Cambridge Enterprise就是有名的「技术转让公司」:他们帮助大学里的创新技术商业化,确保学校或者个人获得回报。Cambridge Enterprise表示该机构在2014/15年的股票变现中赚取了2.18千万美元。

而位于伦敦的Entrepreneur First机构则是帮助有技术能力的人来寻找联合创始人,进而成立一个科技初创企业。

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从2013年开始,卡梅伦政府打出了“未来50(Future 50)”的口号,一些核心创业企业得到了政府各种各样的支持。仅在伦敦,两年内就有12000家创业企业诞生,而在英国全国,数量达到了90000家。每年的销售增长率高达33%。

总之,英国形成了一个让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人工智能相关的毕业生的创业取得成功的生态系统。



硅谷密探采访了英国伦敦的人工智能创业团队Emotech CEO庄宏斌,了解到了更多英国人工智能创业的相关问题。庄宏斌曾是人人网产品委员会主席,后在伦敦大学学院求学。

(庄宏斌在TechCrunch创业峰会上)
在今年11月10日,Emotech研发的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Olly,收获了2017 CES颁发的 “智能家居”、“家电”、“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家庭音频/视频组件和配件”在内的四项创新奖,成为最新一届CES的最大黑马!
(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Olly在CES上的获奖页面)


Emotech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初创公司,聚集了20多位在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硬件工程与设计等领域的全球人才,其中 80% 为技术人员和科学家。

2015年5月Emotech完成天使融资,2016年5月完成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
Olly定位于一款具有独特个性,拥有类似人类情感,可以与人进行自然沟通的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Olly能够根据主人的性格,进行自我更新,成为专为主人量身养成的性格,从而与主人进行准确、富有情感的沟通。



关于人工智能企业在英国创业,庄宏斌表示有四大优势:

第一,英国的初创企业密度远远低于硅谷,因而对计算机人才的拼抢相对没那么激烈,而且英国人工智能相关的人才充足,所以在英国招募相关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相对容易。Olly团队里就有Siri的核心开发人员。

第二,英国有相对发达的设计文化,所以相关的设计人才也供给充沛,在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也有大量的积累。Olly团队的设计师David在梦工厂参与过《疯狂原始人》、《银河护卫队》的动画设计,对于如何用动画去显示情感和表情颇有研究。这些积累运用在Olly的设计之中,可以让机器人尽可能地像人一样表达感情,与人类产生互动。

连Y Combinator的主席Sam Altman见到了Olly产品时都夸奖说“Your product is fascinating”。


(Sam Altman)
第三,英国的法律成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重视,所以在Emotech在成立的早期就注册了大量的专利。

第四,在英国创业面对的是全球的用户,国际化程度高,他们能够比较方便的找到全球优质的早期用户(Early Adopter)。比如Olly的早期用户有派拉蒙的副总裁,也有白宫的技术顾问。

“其实国内的人工智能人才也很棒,我们愿意提供工作签证”,庄宏斌在采访时表示,“也欢迎各种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英国创业和投资!”



而实际上,敏锐的中国资金已经开始流入英国了,今年10月10日中科招商与英国创业公司孵化器Founders Factory达成价值数百万英镑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公司。

嗯,想做人工智能,英国也是块热土!

长按二维码关注,随密探潜入硅谷
网站:www.svinsight.com
微博 & 知乎:硅谷密探


    关注 硅谷密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