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圆桌会谈 LCP: once AIESECer, always AIESECer

 

圆桌会谈ENDAreyoureadytoLeadtheChangeMakeitReal?...



1

去选EB是个偶然,但也是深思熟虑做下的决定。

我是一个规划明确的人,所以在我清晰知道我的AIESEC way只会有剩下一年的时候,而我想让自己活得足够精彩,所以,义无反顾,就这么选了LCP。

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选上了。

没错,今天的EB圆桌会谈,来自你们的LCP。

2

选上之后的这一年,被问过太多这样的问题,“你当时是如何决定你要去选的?”。我细想过每一个问我类似问题的人,几乎都是面对岔路口,不知是否要继续走下去的人。那么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问法——“如何面临艰难选择”。

选LCP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一方面,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质疑。LCP很酷,确实酷,但是这种酷,和当时的我,仿佛隔了一道鸿沟,你会担心,自己是否真的有那个能力,把这个LC带好,又是否能肩负着这群人的未来,不断的自我否认,循环往复。而另一方面,我深知来自UC学院的学业压力之重,也仔细衡量并思考自己是否能够很好的平衡。

这时候我仿佛走在一条岔路口,一条是,被规划好的,顺其自然,出国,读研的道路,另外一条是,我不知通往何处,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我想象着熬过2016年的我,会变成和那群我想变成的人一样酷的人。

我妈有时候说我,“天生反骨”,朋友在我一开始进入大学后这么形容过我,“放着张庄大道不走偏要走独木桥”。

而我这次也是同样,我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选了第二条。

3

很喜欢的一个TED,里面说过。

“面对艰难选择时,艰难的并不是做选择这个话题本身,而是你做出这个选择之后,为了让这个选择值得而付出的努力。”

我不知道当初没有去选EB的我,如今会何去何从。也许每周末宅在宿舍里,一个人看剧,也许泡在图书馆,准备GMAT和托福。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道路,而我唯一能做的事是让我当初的选择值得。

4

而为什么是AIESEC?

原因很简单,我喜欢这里。

在我还是个mbr的时候,在去2015年的广州RIC,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AIESECer坐在一个plenary,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和企业上的大牛,听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或者是这群人没日没夜在台上的roll call,有他们在,热情就在。对于这样庞大的networking,无数个人在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做同一件事,我感到我激动的颤栗。

在我是个MM的时候,看着EBT筚路蓝缕,坚挺着守护着这个他们爱的地方,并想要把这里变得更好。一次次畅想未来后脚踏实地对自己在做的事情进行回想,不管是熬夜编辑发出去的推文,还是做CI时无数次被打回去重新修改的海报,还是MMB camp后激动的难眠。一次一次让我相信着,自己的确在做一些伟大的事情。

成为LCP前,我最喜欢做的事,是和朋友,和父母,和家人,讲AIESEC,讲我在AIESEC中获得了些什么,我在这里多么开心。而成为LCP后,我发现对我最基本的一个思维模式的改变,就是,提醒我,always be solution-oriented and reflect yourself。我开始讲的少,思考的更多,一次次不断反省自己,每一步要怎么做变得更好。

因为此时你不仅仅肩负着你自己,你还肩负着这个LC的未来。

5

这快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事情。多到我想讲讲,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讲起。

不论是在泰国的APLS,整个亚太地区的LCP坐在一起,讨论关于未来AIESEC走向的事。

还是在年初时西安年会完,我们EBT八个人满怀希望也有迷茫的走在西安城墙下,第二天离开时下起了雪。

还是4月在上海,酒过三巡后太多感受什么都说不出口只是我们几个LCP抱团痛哭不能自己。

或者8月在广州,EBT一起深夜在广州压过的马路,玩过狼人杀,讨论过的plan。

太多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而无法磨灭去的,是那些曾经一起拼搏过一起厮杀过的痕迹。

我总说一句话,这里从不缺inspiration,但是,if not you, who? if not now, when?

这句话不该是你选择退缩的理由,你应当一直前进。

那么,如果你期许一段不可复制的青春,和一段有血有泪的未来。

不要犹豫,你的时代到来了。

once AIESECer, always AIESECer
 
李莎 Esky
LCP 2016
Now is your time
Hope see that you will be the EB 1718 candidate


    关注 AIESEC小辣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