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成就一代大师徐悲鸿的三个女人

 

每个天才的背后都有数个女人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人生瑰丽而传奇。徐悲鸿的一生与三个女...



  

每个天才的背后都有数个女人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人生瑰丽而传奇。
徐悲鸿的一生与三个女性的情感纠葛相随相伴,这些情感或悲或喜,
激发了徐悲鸿无穷的创作灵感,让他成为了一代大师。

与他相处时间最久感情最深的,当属蒋碧薇。

   一、蒋碧微



年轻蒋碧薇
 


徐悲鸿与蒋碧薇

他们暗生情愫,戴上特制的水晶戒指私奔到了日本。在徐悲鸿的画册中,很多美丽无比的身影都来自蒋碧薇。她与徐悲鸿一起生活了28年。

徐悲鸿的第一件绯闻

徐悲鸿的第一件绯闻发生在1917年5月,势头远远大于他在画界的影响。

蒋棠珍那时只有18岁,她的父亲蒋梅笙是徐悲鸿的宜兴同乡、大学教授,常与徐悲鸿论诗说画。每一次都坐在一旁默默倾听的蒋小姐吸引了徐悲鸿的注意。几乎没有语言的交流,二人就定了情。徐悲鸿专门定了一对水晶戒指,一枚刻上“碧薇”,一枚刻上“悲鸿”。然而,蒋小姐早就与苏州的查公子定了亲。为了逃婚,蒋家人上演了一幕出殡假戏。

在康有为的帮助下,徐悲鸿准备去日本留学。5月13日,二人戴上水晶戒指登上了去日本的轮船,蒋棠珍从此更名为蒋碧薇。
 
1919年3月,在康有为的帮助下,徐悲鸿争取到了公费留学的名额,和蒋碧薇启程赴法国,一去就是八年。

在欧洲求学的日子是徐悲鸿和蒋碧薇情真意切的日子。为了挣到吃饭的钱,徐悲鸿帮百货公司画广告,蒋碧薇帮人家缝补衣物。请不起模特儿,徐悲鸿只好画自画像或者以蒋碧薇为模特儿。1927年,徐悲鸿、蒋碧薇回国。


年轻蒋碧薇
 


回到上海不久,徐悲鸿就加入了田汉和欧阳玉倩领军的南国社,担任美术系主任。此时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些人媚敌求荣的行为深深触动了徐悲鸿的内心,他怀着极度的愤懑创作了第一幅巨作《田横五百士》,在上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蒋碧薇见了画却埋怨说:为什么要画《田横五百士》,画点轻松点的题材有什么不好?

有一天,蒋碧薇趁徐悲鸿不在家,把他的衣服、被子、画具等东西搬出了南国社,甚至把家从上海搬到了南京,她向徐悲鸿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离开南国社,要么就离婚!

这样的分歧令徐悲鸿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力选择的女人怎么会这样不理解自己呢?他选择了沉默和忍耐。

1927年底,蒋碧薇生下了儿子徐伯阳。一年多后,又生下女儿丽丽。蒋碧薇沉醉在养儿育女的天伦之中,徐悲鸿继续在丹青中求索,他们都没有想到,另一个危机悄悄地来了。

曾跟随徐悲鸿出国留学的蒋碧微,学过小提琴也学过法语,是否成功不敢说,但与中国传统妇女总把孩子放在首位不同,蒋碧微反其道而行之,绝不因孩子而放弃个人幸福,颇有西方新潮思想。

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爱得死去活来的蒋碧微,并没抓住她最后的幸福。步入晚年的蒋碧微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大概与任何一个寂寞的老妇人无异。回想从1917年跟随徐悲鸿私奔开始,几十年来的烦恼、痛苦夹杂着甜蜜的生活,潮水一般的回忆,此时就像大梦一场,而男人们都已四散离去。

蒋碧薇去世的时候,房间里还挂着当年徐悲鸿在巴黎为她画的拉琴照。而徐悲鸿辞世的时候,衣袋里还放着当年与蒋碧薇一起在法国购买的旧怀表。

徐悲鸿与蒋碧薇:不管不顾的爱没能走到头

老年蒋碧薇

他们暗生情愫,戴上特制的水晶戒指私奔到了日本。在徐悲鸿的画册中,很多美丽无比的身影都来自蒋碧薇。她与徐悲鸿一起生活了28年。
 
徐悲鸿的第一件绯闻发生在1917年5月,势头远远大于他在画界的影响。

蒋棠珍(蒋碧薇)那时只有18岁,她的父亲蒋梅笙是徐悲鸿的宜兴同乡、大学教授,常与徐悲鸿论诗说画。每一次都坐在一旁默默倾听的蒋小姐吸引了徐悲鸿的注意。几乎没有语言的交流,二人就定了情。徐悲鸿专门定了一对水晶戒指,一枚刻上“碧薇”,一枚刻上“悲鸿”。然而,蒋小姐早就与苏州的查公子定了亲。为了逃婚,蒋家人上演了一幕出殡假戏。

在康有为的帮助下,徐悲鸿准备去日本留学。5月13日,二人戴上水晶戒指登上了去日本的轮船,蒋棠珍从此更名为蒋碧薇。

1919年3月,在康有为的帮助下,徐悲鸿争取到了公费留学的名额,和蒋碧薇启程赴法国,一去就是八年。

在欧洲求学的日子是徐悲鸿和蒋碧薇情真意切的日子。为了挣到吃饭的钱,徐悲鸿帮百货公司画广告,蒋碧薇帮人家缝补衣物。请不起模特儿,徐悲鸿只好画自画像或者以蒋碧薇为模特儿。1927年,徐悲鸿、蒋碧薇回国。

回到上海不久,徐悲鸿就加入了田汉和欧阳玉倩领军的南国社,担任美术系主任。此时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些人媚敌求荣的行为深深触动了徐悲鸿的内心,他怀着极度的愤懑创作了第一幅巨作《田横五百士》,在上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蒋碧薇见了画却埋怨说:为什么要画《田横五百士》,画点轻松点的题材有什么不好?

有一天,蒋碧薇趁徐悲鸿不在家,把他的衣服、被子、画具等东西搬出了南国社,甚至把家从上海搬到了南京,她向徐悲鸿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离开南国社,要么就离婚!

这样的分歧令徐悲鸿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力选择的女人怎么会这样不理解自己呢?他选择了沉默和忍耐。

1927年底,蒋碧薇生下了儿子徐伯阳。一年多后,又生下女儿丽丽。蒋碧薇沉醉在养儿育女的天伦之中,徐悲鸿继续在丹青中求索,他们都没有想到,另一个危机悄悄地来了。

1948年,蒋碧薇跟随张道藩去了台湾,成为张道藩公开同居的情人,直到1958年分手。同居的10年间,虽然二人同进同出,但蒋碧薇从未曾以张太太的名义出席过任何活动,身居要职的张道藩自然也无任何离婚的打算。1958年,张道藩原本在法国的妻女回到台湾,暮年的他也开始希望回归家庭。蒋碧薇选择了勇敢放手,开始一个人在台湾的整整20年的孤苦生活,直到1978年去世。

 二、孙多慈



年轻孙多慈

 徐悲鸿与孙多慈:师生之间未竟的情缘

安徽安庆的才女孙多慈高中毕业,报考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落榜,做了徐悲鸿教授的旁听生。第一次见面,徐悲鸿面对这位17岁少女白皙的面容和忧郁的眼神心中一动。孙多慈见到徐悲鸿的感觉更是特别,她不仅没有感到紧张,甚至感到似曾相识和分外亲切。徐悲鸿很快就发现孙多慈内秀外美,不仅绘画的感悟极好,而且性格温柔体贴。没多长时间,孙多慈就成为徐悲鸿画室的常客。更麻烦的是,徐悲鸿越来越想让孙多慈待在自己身边。

因为害怕无法防备自己,徐悲鸿给远在宜兴的蒋碧薇写了一封信:“你快点回南京吧!你要是再不回来,我恐怕要爱上别人了!”徐悲鸿的坦诚招来蒋碧薇一顿大骂。徐悲鸿更觉得孙多慈温柔可亲了。

1934年10月,悲鸿带领孙多慈等十几个学生到天目山采风。在高大的红豆树下,孙多慈选了两颗最亮最圆的红豆,放在胸前,闭上双眼祈祷,然后把红豆捧到徐悲鸿面前。二人忘情之极,相拥而吻。这一幕竟然被写生的同学用相机偷拍到了。多日之后,徐悲鸿以二人在天目山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一幅油画《台城夜月》,那两枚红豆,则被徐悲鸿装饰成两枚戒指。

很快,接吻、绘画、打戒指的事情就传到了蒋碧薇的耳中。她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她当众羞辱孙多慈,并向她发出离开徐悲鸿的最后通牒。她以激进的方式对徐悲鸿逼得越紧,徐悲鸿便向孙多慈靠近得越快。此后,徐悲鸿对孙多慈的追求开始公开化。

1938年7月31日,《广西日报》登出一则告示:“徐悲鸿启事:鄙人与蒋碧薇女士久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的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然而,此后徐悲鸿并没有与孙多慈结婚。
1951年,孙多慈(右三)游欧途经纽约时与旅居美国的胡适(右一),汪亚尘(左一),王少陵(后排左一)合影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多慈、徐悲鸿一同到了广西桂林。二人常泛舟于漓江上,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此后,徐悲鸿又远走重庆、印度等地。当徐悲鸿再次回来找孙多慈时,孙多慈已到了浙江丽水。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许绍棠是她新的追求者。在徐、许二人之间,孙多慈最后选择了许绍棠。
 
得到孙多慈变心的消息时,徐悲鸿只身在喜马拉雅山写生,他给孙多慈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长信,日后竟被拍卖到89万港元。孙多慈后来随许绍棠去了台湾,成为著名的画家。当她得知58岁的徐悲鸿在大陆去世时,为老师守孝三年。

孙多慈是徐悲鸿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者,成为徐悲鸿最优秀的学生。徐悲鸿写给孙多慈的一封信曾经拍卖到了89万元港币。

当年孙多慈迫于压力和父母之命,从桂林迁至丽水之后,大病一场。虽然两年之后,她终于寂寂地嫁给了许绍棣,徐悲鸿始终是她最大的心结。
 
婚后,孙多慈生下一对儿女,后来纷纷都学业有成,留学美国。1948年,孙多慈便随许绍棣去了台湾,到台湾艺术学院任教,1963年任该院院长。许绍棣到台湾后曾任职立法委员,沉湎于基督教。孙多慈与他的感情不甚融洽,只好潜心于艺术排解内心疾苦。
 
孙多慈的一生是痛苦、矛盾、后悔的一生,她内心看不起许绍棣,却又最终未能与其离婚。她为了寻求解脱便经常借故去美国,多住好友——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家里。她也多次去徐悲鸿的好友王少陵先生家,每次看到徐悲鸿留在他家里的诗都会泪流涟涟,唏嘘不已。

1953年9月,孙多慈又到纽约参加一个艺术研讨会,却传来徐悲鸿突然逝世的消息。孙多慈听了当时就昏厥过去。她一生只爱徐悲鸿,当时就表示要为徐先生戴孝三年,据说后来果然当着许绍棣的面为徐悲鸿戴了三年孝。由于长期抑郁,孙多慈于1975年3月因患癌症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64岁。

孙多慈病故五年后,许绍棣也于1980年在台湾病逝。临终遗嘱,与孙多慈骨灰合葬于阳明山

  徐悲鸿与孙多慈:师生之间未竟的情缘
 

老年孙多
孙多慈是徐悲鸿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者,成为徐悲鸿最优秀的学生。徐悲鸿写给孙多慈的一封信曾经拍卖到了89万元港币。

在张健初著《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如果说徐悲鸿情感历程是一棵大树,那么他身边的女人就是这树上的花。蒋碧薇是靠树根的一朵;廖静文是靠树梢的一朵;而树间盛放的这朵花却鲜为人知。这朵花就是曾任台湾大学艺术系教授、著名的画家孙多慈。知情人把他们二人之间的交往称作:美丽的悬念。

安徽安庆的才女孙多慈高中毕业,报考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落榜,做了徐悲鸿教授的旁听生。第一次见面,徐悲鸿面对这位17岁少女白皙的面容和忧郁的眼神心中一动。孙多慈见到徐悲鸿的感觉更是特别,她不仅没有感到紧张,甚至感到似曾相识和分外亲切。徐悲鸿很快就发现孙多慈内秀外美,不仅绘画的感悟极好,而且性格温柔体贴。没多长时间,孙多慈就成为徐悲鸿画室的常客。更麻烦的是,徐悲鸿越来越想让孙多慈待在自己身边。

因为害怕无法防备自己,徐悲鸿给远在宜兴的蒋碧薇写了一封信:“你快点回南京吧!你要是再不回来,我恐怕要爱上别人了!”徐悲鸿的坦诚招来蒋碧薇一顿大骂。徐悲鸿更觉得孙多慈温柔可亲了。

1934年10月,徐悲鸿带领孙多慈等十几个学生到天目山采风。在高大的红豆树下,孙多慈选了两颗最亮最圆的红豆,放在胸前,闭上双眼祈祷,然后把红豆捧到徐悲鸿面前。二人忘情之极,相拥而吻。这一幕竟然被写生的同学用相机偷拍到了。多日之后,徐悲鸿以二人在天目山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一幅油画《台城夜月》,那两枚红豆,则被徐悲鸿装饰成两枚戒指。

很快,接吻、绘画、打戒指的事情就传到了蒋碧薇的耳中。她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她当众羞辱孙多慈,并向她发出离开徐悲鸿的最后通牒。她以激进的方式对徐悲鸿逼得越紧,徐悲鸿便向孙多慈靠近得越快。此后,徐悲鸿对孙多慈的追求开始公开化。

1938年7月31日,《广西日报》登出一则告示:“徐悲鸿启事:鄙人与蒋碧薇女士久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的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然而,此后徐悲鸿并没有与孙多慈结婚。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多慈、徐悲鸿一同到了广西桂林。二人常泛舟于漓江上,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此后,徐悲鸿又远走重庆、印度等地。当徐悲鸿再次回来找孙多慈时,孙多慈已到了浙江丽水。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许绍棠是她新的追求者。在徐、许二人之间,孙多慈最后选择了许绍棠。

得到孙多慈变心的消息时,徐悲鸿只身在喜马拉雅山写生,他给孙多慈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长信,日后竟被拍卖到89万港元。孙多慈后来随许绍棠去了台湾,成为著名的画家。当她得知58岁的徐悲鸿在大陆去世时,为老师守孝三年。

    三、廖静文
 

年轻廖静文


   徐悲鸿与廖静文:相濡以沫,一生守候

婚后的廖静文与徐悲鸿度过了一段平静美好的婚姻生活。然而徐悲鸿由于早年欧洲留学时生活困苦,留下病根,之后又多年忘我地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常年奔波各地,身体非常不好。1953年,徐悲鸿因脑溢血在北京去世。

廖静文和徐悲鸿年龄相差28岁,曾经苦恋三年,他们虽然在一起生活了仅仅7年多的时间,但这是徐悲鸿一生中最温暖、最安稳、最幸福的时光。


徐悲鸿画廖静文
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带着一对儿女,痛苦而坚强地生活。不久,她把徐悲鸿地的所有遗作收集整理,将1000余幅字画和1000余件收藏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并且再次回到大学读书。

1954年9月26日,在中央领导的支持和廖静文的努力下,徐悲鸿纪念馆建立,廖静文担任馆长。如今,这位80岁的老人和青壮年人几乎一样,每天工作大约8个小时。
廖静文曾有一个年轻的军官走进廖静文的生活,给过她和孩子们短暂的快乐,但是廖静文无法忘记徐悲鸿。她的客厅里挂着巨大的徐悲鸿画像,家里面一切都没有改变,跟徐悲鸿在世的时候一模一样。廖静文最终没有接受。
 


“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希望再嫁给徐悲鸿。我希望我死了以后,可以和悲鸿在“地下黄泉”相见。再看见他的时候,我会靠在他的胸脯上,向他诉说我这几十年来是怎么度过的,是怎么样想念他的。我要把我的痛苦都告诉他。”

已经多少年过去了。廖静文一生经历似乎就是如此简单:爱上了一个人,为这个人守护了大半生的画和收藏。这两件事,实实在在地填满了她的人生。

上世纪40年代初,苦恋的情人孙多慈去浙江和别人结了婚,妻子蒋碧薇远在重庆有了婚外恋,40多岁的徐悲鸿已两鬓如霜。
 

老年廖静文
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要招聘一名秘书,结果,19岁的廖静文被徐悲鸿录取。徐悲鸿对廖静文的文学修养和诗词功底十分欣赏,而廖静文对徐悲鸿的天才和人品万分地崇敬,二人的工作配合十分愉快。当廖静文得知徐悲鸿在感情上的创伤后,28岁的年龄差距的坚冰被爱的激情融化了,他们成为常常在嘉陵江边散步的一对情侣。

徐院长和女秘书的默契,很快就成为绯闻。同在重庆的蒋碧薇虽然此时已与徐悲鸿分手七年,并且已做了国民党宣传部长张道藩的情人,可是她深知张道藩不会娶她,所以她不愿意放弃徐悲鸿夫人的头衔,强烈反对徐悲鸿与别的女人交往。

蒋碧薇把廖静文与徐悲鸿的恋情写信告诉了廖静文的父亲和姐姐,家人向廖静文发出了最后通牒。廖静文只好给徐悲鸿留了一封绝交信,不辞而别了。

眼看着又一个女友又要离去,徐悲鸿的心都要碎了。他赶到重庆的朝天门码头,拉回了廖静文。之后,徐悲鸿亲自赶到贵阳面见廖静文的家人,得到同意后举行了正式的订婚仪式。他还在贵阳的报纸上登了一份启事,第三次声明与蒋碧薇断绝关系。

徐悲鸿回重庆和蒋碧薇商谈离婚事宜,蒋碧薇提出了分手条件:要100万元和100张徐悲鸿画。他只好拼命画画还债。几个月下来,苍老了许多。这期间,徐悲鸿和廖静文互通书信,两人却都没收到对方的信。原来是蒋碧薇伙同张道藩动了手脚,国民党特务不仅截获了他们之间的通信,还把其中的一些拿去朗读。徐悲鸿气坏了,他的血压高了,还有肾炎、胃病,生命垂危,住进了医院。

日本人投降后,由著名律师沈钧儒作证,徐悲鸿与蒋碧薇签署了离婚协议,并且与廖静文在重庆举办了由郭沫若主持的热闹的婚礼。

1946年8月31日,徐悲鸿携廖静文来到北京,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这是徐悲鸿生活最快乐、事业最顺利的日子,廖静文又为他生了一双儿女。

解放后,徐悲鸿一直担任中央美院的院长、全国画协主席。他的作品名扬世界,桃李满天下。然而不幸的是,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廖静文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徐悲鸿

徐悲鸿曾经深情地对廖静文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除了你,没有人会对我有这样的爱情。我要把我最珍爱的东西都送给你。”所以,徐悲鸿晚期的作品上经常写有“静文妻保存”的字样。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人生瑰丽而传奇。徐悲鸿的一生与三个女性的情感纠葛相随相伴,这些情感或悲或喜,激发了徐悲鸿无穷的创作灵感,让他成为了一代大师。

徐悲鸿擅长画马,却不仅仅善于画马,他的《愚公移山》《奴隶与狮》《放下你的鞭子》都在拍卖会上拍得数千万港元的高价。

在张健初著《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如果说徐悲鸿情感历程是一棵大树,那么他身边的女人就是这树上的花。蒋碧薇是靠树根的一朵;廖静文是靠树梢的一朵;而树间盛放的这朵花却鲜为人知。这朵花就是曾任台湾大学艺术系教授、著名的画家孙多慈。知情人把他们二人之间的交往称作:美丽的悬念。

徐悲鸿的人生经历也毫不逊色于他的画作。因为前妻蒋碧薇、妻子廖静文、情人孙多慈这三位漂亮且富有才华的女性,徐悲鸿的一生都处在情感纠葛的争议之中。




    关注 女人私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