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的安全,让我们共同守护

 

静脉输液安全与防护...







护梦雅苑,温暖同行。这里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将在这里与您分享二院的护理新闻,护理故事,护理经验。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来稿。

关于我们

微信名

护梦雅苑

微信号

xyeyy-nurse

邮箱

799361165@qq.com

Q Q

799361165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

        过度依赖输液方法给药是我国医疗工作中的一个弊病,既违反了世界卫生组织“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给药原则,也给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为提高国内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对输液安全的重视、推动输液临床实践规范化,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等5个行业学术团体的牵头下,相关领域专家通过热烈的讨论达成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现摘要出重点内容供大家学习。


一、不合理使用输液的主要表现

1. 超剂量用药。

2. 超适用人群用药。

3. 无指征用药。

4. 不合理联合用药。

5. 过度使用辅助性输液。

6. 用药方法不合理。

7. 不合理使用新药和贵药。

二、不合理使用输液的危害

1. 不溶性微粒: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危害是微粒在特定部位的叠加堆积,可造成血管栓塞、诱发静脉炎、肉芽肿形成,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2. 内毒素:输液引起的热原反应,其物质基础是细菌导致的内毒素。

3. 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局部刺激、溶血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

4. 交叉过敏:某些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可产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在注射剂中交叉过敏的发生率较高。

5. 耐药性:因为长期反复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剂量不足时,病原体产生了使抗菌药物失活的酶,改变了膜通透性而阻止抗菌药物进入细胞内,或改变了靶结构和代谢过程。

6. 药物耐受性:当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时,机体对该药物的反应性减弱,效价降低。

7. 配伍禁忌发生率增加: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使用同一静脉通路的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使得药物发生浑浊或产生沉淀,导致药物失效、毒副作用增加等。

8. 增加医疗费用:很多可口服的药物采用了注射剂型,显著增加了药费和医疗成本。

三、输液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价

1. 注射剂的一般要求:注射剂应按照各品种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质量监控,同时还要求按照药典注射剂制剂通则项下的必检项目进行检查,均应符合规定。尽量使用注射用级别的辅料。

2. 输液的命名和品种:美国药典和FDA对注射剂命名按下列要求进行:溶液型注射剂、用前用专有溶剂制备注射溶液的制剂、注射用乳剂、注射用混悬剂、用前用专有溶剂制备注射混悬液的制剂等。但一般我国把等渗调节剂列入药品名称,通常含药输液的命名原则为:药物名 称+等渗调节剂+剂型名。

3. 渗透压摩尔浓度:中国药典2015版的渗透压摩尔浓度的通则,明确规定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如甘露醇注射液)等制剂应等渗。

4. 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中国药典2015年版制定 了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的要求。

5. 肠外营养液(TPN)的铝限度:USP38版规定用于TPN治疗的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LVP)中铝的含量不能超过 25 mg/L,中国药典目前尚未制定此项要求。

四、输液包装系统的特点及安全性

1. 输液包装系统的发展趋势:未来输液包装系统应具备材料安全性好、与所包装药品及临床添加药品的相容性好、生产技术安全有效、临床使用便捷和满足环保要求等特点。

2. 优化输液产品生产工艺:例如采用吹灌封一体输液生产技术(BFS),以保证产品无菌水平、控制 产品微粒与异物数、减少漏液率。

3. 用药剂量精准化:保证患者输液量的准确性。 例如优化结构设计、减少液体残留量等。

4. 产品侧重使用性能:提倡便捷包装形式。加大研发应急或战时输液产品,例如粉液双室袋、液液多腔袋以及加压型输液产品等。

5. 建立临床安全性评价体系:将临床应用情况反馈回生产企业,完善临床与生产的沟通交流机制。

6. 建立基础输液与加药品种配伍数据库:开展加药品种与不同输液产品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以及加药后的再评价。

7. 输液包装具有质量监测功能:包装系统中可以体现药品质量的变化。

8. 输液包装产品的标识标准化:可以减少临床用药差错。

9. 提倡绿色制造:环保节能,简量化输液包装。因为塑料本身的特点,无法降解,应尽量减少应用。

五、输液辅助器材的安全性

输液的辅助器材包括输注管线、终端滤器、配套装置如泵等,其质量、是否规范使用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事件。为减少输液辅助器材导致的不安全风险,建议:

1. 加强输液辅助器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和市场监管。

2. 加强临床合理使用的培训。

3. 尽量减少注射剂配伍使用,尽量少用多组液配伍。

4. 截流微粒最简单、最安全的办法是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5. 必须使用静脉输液时,应选用合格、质优的一次性输液器。

参考文献:

朱斌, 赵志刚. 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J]. 药品评价, 2016, 10: 001.

来源:中卫护研院



更多精彩阅读
  1. ECRI发布2017年十大医疗技术危害,第一条竟然是...
  2. 2017版患者安全目标细目
  3. 护士可以行锐器伤口清创吗?

护梦雅苑

微信ID:xyeyy-nurse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护梦雅苑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护梦雅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