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 [故乡风景] 老 灶

 

那时,柴薪来之不易,所以,对灶的搭制也尽量讲究。条件好些的大户人家,才建得起先前见到的那种带烟囱的灶,家乡话称作:“复灶”,普通人家多建的是“平灶”,即不带烟囱的灶。...



老灶
上次南通访友,带给我的另一个心灵触动是在他家看到了一眼久违的老灶。

那天我们几个老朋友正在他客厅里聊天,忽然,从厨房里传来了一阵朗朗的笑声;那么温馨,那么惬意,让我们情不自禁地移步去观看。原来是南通朋友夫妇俩,一边备饭,一边聊天,聊到开心处,爆出了爽朗的搞笑声。看见老朋友在灶下烧火的情景和他面前那带烟囱的柴火灶,我突觉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儿时司空见惯的老灶和在灶前架火的“浑闲事”!

感谢老朋友保留了这份“历史文化遗产”,让我的脑细胞得以重温昨天的兴奋,让我从记忆的荒野,重拾了曾经的平凡。我止不住思绪的汹涌,离开了朋友们的海侃,坐在一旁追踪我的老灶印象。

旧时,家乡没有煤炭更没有而今通用的煤气,父辈们灶下的活计十分艰难。一日三餐的热能全靠在老灶里架烧柴火来获得。那时,柴薪来之不易,所以,对灶的搭制也尽量讲究。条件好些的大户人家,才建得起先前见到的那种带烟囱的灶,家乡话称作:“复灶”,普通人家多建的是“平灶”,即不带烟囱的灶。有的甚至更为简便,就在破箩筐四周塞上黄泥,开个口,作为灶门,架上锅,即成一眼简便的灶。后来,还出现了商品炉灶,即泥巴烧成的陶土炉子,那只能供2-3口之家小打小闹,算不上正宗货色。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我家和多数街坊四邻一样,用的是平灶。很多人家还处心积虑地在平灶一侧开个小方孔,以便安装风箱。这样,可用的柴薪也就多得多了。谷壳、锯末、树叶等粉碎性材料,都可以一把把撒进灶膛里去,拉动风箱,就可以完全燃烧。当然,此时灶前还得备有一把铲勺,不时把余烬铲出,在炉膛里腾出空间来,以便继续洒撒燃料。

由于没有烟囱的抽吸作用,炊烟只能从灶门的上半部分排出,排泄不畅,整个厨房里乌烟瘴气,让人乌脸乌嘴,咳嗽不止,十分狼狈。但不知何故,我所在的街区里,“平灶”的用户还是居多数。可能是因为开眼“复灶”造价不菲不说,工程还十分繁杂。烟囱要从叠瓦的屋面伸出去,稍有不当,密封不良,今后漏风漏雨,麻烦事多着呢!

后来,引入了煤炭燃料,那灶具就大为简化了。大平台的柴火灶,让位于小铁桶做的煤球炉,加入块蜂窝煤,就可焖烧一时半伙,用不着另一个人坐在灶门口手持火钳,时时刻刻 “架火”,也不用一下接一下地拉扯风箱。记得当时老乡们都为时代的进步而欣喜陶然。及到煤气灶登陆老家,其方便劲更毋庸赘言。可惜我已离家多年,没机会看到这一变革给家乡父老所带来的欣喜,不过,不难想象:当初,他们迎接新生事物时的激动程度,当不亚于此时此刻我对旧事旧物的眷恋!

2016,10,31于上海浦东新区

文章来源:余干人论坛。


    关注 余干人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