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的胜利!

 

建筑邂逅文化,楼市审美再一次突破!...



撰文=徐三刀
引 言


韩东育教授认为“东方文化”的主体便是新中式,连同东亚的乡愁(文章见《东亚的乡愁》),都是一抹新中式的色彩;而艺术家叶锦添更为直接,以中式为主体,构建了一个“新东方主义”装饰理论。东方美学的源头,便是新中式。

NO.1|遭遇新中式来袭
2009是特殊的一年,地震过后,西安楼市爆发了4个现象,令人措手不及。

其一,楼体的抗震等级,成为一个刚性的说辞,被写进了楼书里;其二,房价终于走出低位徘徊,楼市均价一直冲上5字头;其三,精装产品逐渐增多,以万科、恒大、中海为主流;其四,“新中式”楼盘如过江之鲫,遍布曲江。

彼时欧风泛滥,新中式建筑滥觞,无疑是“新中式美学”第一次袭击西安。

在中西碰撞的大思潮里,北方城市新中式回潮,这也是建筑史上第四次“民族形式”浪潮,这里面既有文化捍卫者介入城市话语,又有央视号召回归传统文化的怀抱。但西安这一次比较奇特:首先,此次新中式浪潮,带有显著的城市化运动痕迹(西安曲江造城运动初期);其次,并非政府意识形态的牵引,基本依靠楼市嗅觉;第三,没有大型公共建筑,主要爆发在住宅市场。

这一次新中式的回潮,被文化批评者解读为一次思想的觉醒,被经济观察者称之为需求压倒意识形态。在奥运会前后,国民情绪高涨,西安也陷入一场寻根之旅。楼市七年之痒后,再次咀嚼这些案例,却令人体会到一重新的含义。
NO.2|迷茫中的寻根之旅
几乎是一夜之间,新中式横扫大江南北,遍地硕果。





经济高涨,媒体风动,央视《百家讲坛》成为鼓吹新儒学复兴的重要阵地之一!“新中式”建筑被楼市激活,北京“运河上的院子”,上海“九间堂”,成都“清华坊”,深圳“万科•第五园”,“新中式”成为一个显著的经济现象。

而所谓新中式却与传统样式显著不同,这些建筑没有假山游廊、没有朱门照壁、没有檩条鸱吻、石狮抱鼓,与西安传统的高家宅院、崔家槐院、耿家老宅、樊家旧居相去甚远,反而清水混凝土、卷棚屋顶、玻璃幕墙等新材料大面积运用。但奇异的一点是,如此千差万别的“新中式”,却被楼市广泛认可,视为新兴建筑题材。

其一:传统中式望而生畏,“新中式”反而更贴合现代审美(主要是影视效应“电视机一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被津津乐道的中式盘,尽管灰砖、青瓦、马头墙,却包藏着一股子香港味道的内装。但大家众口一词地认为,这些飘散着传统形式和港范内装的楼盘,就是“中国味道”无疑!

其二,西安欧风建筑泛滥,“新中式”反而更为稀缺。不少楼盘都打出原装进口外国风格,但由于产品素质和居住品质兑现不足,反而变成一堆山寨货。彼时曲江、高新、南二环几乎成为一个“试验场”,各种奇葩建筑争芳斗艳。从打造流行文化上的建筑景观来看,西安显然缺乏原创。



 而这种在欧风遍地之下,新中式的突然崛起,也被一些文化学者批评为“中国式焦虑”。比如清华大学教授周榕在《焦虑语境中的从容叙事——“运河岸上的院子”的中国性解读》一文中表达,楼市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当代建筑典型病灶——一个“中国式焦虑”的建筑标本。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筑圈闭门造车的恶果,也是在全球化经济冲击下,一个濒于窒息的心灵。这种无意识的集体行为,向社会披露了两个叙事主题:一为“寻根”,一为“定位”。



从文化层面来讲,西安为了“夺回古城风貌”,为了城市“寻根”,大面积兴建新唐式建筑,将曲江塑造成一个文商旅的范本之作;而楼市更是急于呼应,比如天地源•兰亭坊(掘出《兰亭序》,项目改名为“兰亭坊”)、紫薇•永和坊、华侨城108坊、西安院子、曲江公馆、曲江诸子阶、锦绣唐朝、湖城大境、唐仁里等小区劲销,一度让西安新中式楼盘掀起高潮!

似乎,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文化身份,比如唐之曲江池,汉之上林苑,明之藩王府!
NO.3|西安楼市七年之痒
但迷茫终有尽时,在短暂的犹豫和徘徊之中,西安楼市的“寻根”之旅,终究在一场汉唐雄风的壮阔气象中沉寂。



不是滞涨,是沉寂。从“皇城复兴计划”到曲江“三园同开”,再到大明宫遗址修复启动,“恢复古城风貌”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为迫切的需求。但大量新中式楼盘聚集,难免视觉疲劳,尤其是一阵楼市旋风刮过之后。新中式建筑成为一个颇有难度的话题。究竟如何去设计,才能够在一座古城之中脱颖而出,又能在西安楼市形成广泛的号召力,还要贴合文化强省的城市逻辑,太难!

笔者曾多次在产品讨论会上遇到问题,如何让建筑的外立面成为项目的一张名片?抹除艰涩拗口的表述以及反复论证,有两个方面值得分享:其一,建筑外立面必须要纯粹,避免新亚洲、东南亚、中式包豪斯等混搭风格,因为太难理解;其二,建筑外立面尽量避免中式,尤其是不能拘泥于摹古,无创新不著作,因为太难超越。



       时至今日,为什么新中式如此难以挑战、无法超越昵?!

其一,中西建筑是“木石之辩”,中式采用木料,西式采用石材,新中式显然不如帕拉迪奥柱式挺拔,更不如法式孟莎斜坡来的细腻,但新中式却代表着一种东方情绪,一种文化逼格,却是这些舶来品难以比拟的。其二,中西建筑是“天人之辩”,中式建筑讲究“天人合一”,最好是与物取齐,形成“建筑即物”的感受,创新太难;而欧式建筑则是“造物弄人”,罗马五柱式、哥特式拱券、华美石膏线,形式创新相对简单。

但这也说明,西安楼市“寻根”之旅已经结束,现在更关注的是如何“定位”,以何种姿态取悦市场,如何赢得客户心智;七年之痒,楼市归于理性,如何迈步重头越,我们究竟该如何在新中式建筑上超凡脱俗?

有一个案例值得分享:中航樾公馆,11.26号低调开盘,劲销百套,主打东方美学。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体量不大的项目,却赢得了市场的呼声。



NO.4|西安关键“一樾”
中航樾公馆是中航里城“城市top系”产品。“樾”系的理念是以中国城市快节奏下对生活智慧的打造为基本,以城市跃墅建筑作为家庭生活基本主张,以原创现代中式的建筑风格搭配当地建筑特色而生。全国7大樾系项目,皆为“标杆之作”,定义“城市高端住宅”。



按此理念,西安的樾公馆也应归入此列。事实上,项目位于大明宫遗址公园北侧,其地段价值和人文价值,注定开发商要进行深挖,因此也就有了项目再现“东方美学价值”的概念和设计风格。应该说,在西安近几年建筑风格猛刮“异域风”的当下,是一个值得赞赏的坚守,或者回归。

但如今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建筑形式的审美,未免太过于肤浅。美国建筑师保罗•鲁道夫在《建筑形式的六个决定因素》一书中,将决定建筑风格的六大要素列为:a环境、b功能、c宗教、d气候、e采光、f时代。六大要素,锁定社区的精气神,提纯为一种风格。而中航樾公馆,立足于大明宫畔,央企砥砺打造,塑造东方美学。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中航樾公馆至少有四方面值得楼市借鉴:

第一,文化超越:中航樾公馆践行建筑审美,秉承西安传统的里坊制,却又中而不古,新而不洋,题材把握恰到好处。在唐大明宫遗址旁,以“美学的精神、精奢的尺度、风尚的生活与先锋的文化”定制项目气质,如同建筑圈的马艳丽。

第二,建筑超越:中航樾公馆的东方美学意象是对中式风韵的现代演绎,将经典融入生活,传递空间力量(局部采用公共建筑设计方式,艺术感倍增)。大坡屋顶、樾书院/大广间、樾墅、细部镂刻等创意,都展现了新中式建筑的进化。

第三,空间超越:西安首个全跃层社区,一室两层,层次分明;还赠送立体空间庭院、超宽尺度阳台;除此之外,还有高赠送,堪称佳作。(175㎡户型达到7.2米的面宽、近65㎡的赠送、南北双阳台;126㎡户型7.2米的面宽、近60㎡的赠送、南北双阳台。)第四,服务超越:为了将社区服务做到极致,中航樾公馆打造完善服务体系。社区以“健立方”社区健康、“邻立方”友邻关系、“书立方”教育资源、“房立方”匠心公益、“家立方”精英服务等演绎着精英美学服务。
NO.5|中航里城两大作品
央企十八强之一,中航里城在西安目前只有两个项目,却是令人瞩目的两个项目。一个是中航华府,一个是中航樾公馆。

中航两大项目,一北一西,大有不同。中航华府位于昆明路,属于大众普宅,全部高层,采用离心筒分离式设计,两梯五户,高新高层赠送之冠;而中航樾公馆则位于大明宫畔,采用TOP樾系打造,四栋高层、四栋叠拼,西安首家全跃层社区。两者都做到了西安唯一,领销楼市!



      这很不简单,连续两个项目都是作品,都令市场极大关注,确实稀缺。

     其一,中航华府采用美式街区设计,将商业包围组团,社区形成开放式“+”字大广场,这一设计西安独创,却不被理解,实属遗憾(北京金茂府豪宅“街区设计”被捧上天,被称之为“千步多维步行街区”,但西安项目却被误解,认知束缚了客户)

     其二,中航樾公馆采用东方美学设计,艺术化的新中式,在西安又是独创,比起华侨城108坊新式合院、西安院子的四大绝技、曲江和园的中西杂糅,中航樾公馆显然更时尚(同样这一点在西安楼市,几乎无人提及,令人遗憾,认知束缚了客户)

     其三,中航里城还有一个特点,赠送,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中航华府109㎡四房赠送近34㎡;中航樾公馆三房126㎡赠送近60㎡!如果将赠送折算到房价里,这些房子的性价比都称得上珍品(还要看兑现,满满的期待)



城北大明宫板块的发展潜力,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知,作为城市六大豪宅区域之一,价值极高。中航樾公馆作为央企中航TOP系初入市场之作,七城已现,品质不错。中航樾公馆全社区跃层,立体大空间、四季景致规划、五大服务体系,规划不错。而最令刀子看重的一点是艺术化处理新中式,姿态妍美,别具一格,形势不错。

11月26日,大明宫北,约126㎡/175㎡观景跃层首开,400位客户争抢1号楼134席跃层。短短两个小时,134席近乎售罄,认购额过亿,成为2016年大明宫板块少有的首开近乎售罄的项目。当然作为楼市观察者,我们仍然谨慎鼓掌、多做观察、满怀期待。

如需转载,请微信徐三刀(xu-san-dao)
添加格式如下:城市+公司+姓名


    关注 徐三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