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儿子自闭,还是母亲焦虑?

 

内向和自闭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内向和自闭有什么区别?
如何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2016 iDOCS【家庭:爱&疗愈】主题展映片之

“母与子”

唐璜/Don Juan

杰西·斯莱德科斯基/2015年/瑞典、芬兰/ 92分钟
影片介绍

22岁的奥列格(Oleg)并未成长为母亲玛丽娜(Marina)心目中真正的男子汉形象。母亲认为他孤独自闭又游手好闲。奥列格已经被下诺夫哥罗德大学所录取,现在本应该学习网上课程,但是实际上母亲说他却天天都在看电视。奥列格也不需要朋友。玛丽娜希望改善儿子的生活,因而逼迫他参加了一系列非传统治疗。



镜头中,我们看到治疗师像骑马一样骑在他身上,这一幕尤其让人感到难过。另一位心理学家对奥列格说他多么没用,以后也会一直孤独寂寞下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拍摄镜头无论何地都广受欢迎,所以能够拍摄到这些极具戏剧性的情节。为整部纪录片增添了一丝闹剧的气氛——极具讽刺意味。尽管如此,玛丽娜和她的母亲在厨房桌子边的激烈谈话则表现出问题的严重性及所带来的苦痛,而外婆则希望女儿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奥列格。

《唐璜》探寻关于内向和自闭之间区别的问题。什么时候奥列格才能真正做自己?最终的解决方法竟然来自于意料之外的尝试。这部纪录片既是对心理医疗问题的评价,也是一场人性的胜利,令人欢欣鼓舞。
获奖记录
2015 IDFA  VPRO最佳纪录长片
2016DocAviv纪录片节国际纪录片单元特别评委会奖
哥德堡电影节最佳北欧纪录片龙奖
萨格勒布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我的世代奖 
团队介绍

制作公司:Ginestra制片公司

导演兼编剧:Jerzy Sladkowski

制片人:Antonio Russo Merenda

摄影师:Wojciech Staron

剪辑师:Jakub Sladkowski,Agnieszka Bojanowska

发行方:巴黎CAT&Docs公司

导演阐述

一路以来制作《唐璜》一直是一个冒险。我们事先计划和安排的事情并不适用于这部电影。感谢上帝让我们在制作初期就知道这个作品的“老板”是谁。是奥列格。他,就是那种,带着我们骑行穿越他本身存在的复杂性。我们只是跟着他,他的妈妈,外婆,他的治疗师,老师以及最后从下诺夫哥罗德的演员工作室到来的新朋友,这是他跨入情感青春期旅程的第一步。我们让他快乐吗?或许没有,但是,我们相信,他做了第一次踏入感情世界而不是恐惧的尝试。这是我们的希望,希望在他的新朋友的帮助下,他可以在那里好好的。

导演简介
杰西·斯莱德科斯基
瑞典纪录片大师
杰西出生于波兰,于华沙新闻学院学习影视学专业,1985年移民到瑞典。移民前曾在波兰TVP电视台工作,1983至今自由记者,供职于瑞典电视台、瑞典电影学会、芬兰电视台、丹麦电视台、挪威电视台、波兰电视台、波兰电影学会;1993至今与法德电视Arte及德国ZDF电视台定期合作。

杰西制作并执导50余部影片,以纪录片为主,遍及世界各地。影片聚焦人类之境况,主角多为面临巨大变革挣扎求生的民族以及在日益恶化的环境中但求安稳的普通人。其执导作品《唐璜》获2015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2016最佳北欧纪录片(哥德堡)、2016萨格勒布国际纪录片节当代奖;《伏特加工厂》2010莱比锡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金鸽奖、2011瑞典Tempo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片奖等;《深仇》1996欧洲电影学院奖(柏林)等;《瑞典探戈》2000国际纪录片协会(洛杉矶)、2000阿道夫格力莫奖(德国艾美奖)等;《死亡三角》1991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一等奖(斯德哥尔摩)。
获奖年表
《新闻编辑室–报业的衰落》 (2014)
《唐璜》——2015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
《伏特加工厂》 —— 2010莱比锡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金鸽奖
《深仇》—— 1996欧洲电影学院奖
《瑞典探戈》—— 2000国际纪录片协会
《死亡三角》—— 1991杰出记者
精选影评

《唐璜》IDFA 影评

作者:尼尔·杨(Neil Young) 
来源: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经验丰富的波兰裔大师级导演杰西·斯莱德科斯基凭借对一名俄罗斯自闭症学生的瑞典和芬兰的联合制作作品赢得了荷兰人的纪录片节的头奖。

托尔斯泰曾说过“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过即使是他,假如看到斯莱德科斯基的纪录片《唐璜》中描述的俄罗斯家庭功能障碍状况,也会深感震惊。这部类纪录片标题为《唐璜》,内容却极具讽刺地审视了一位失恋的22岁经济学学生和他喋喋不休、强加干涉的母亲的行为,这部瑞典和芬兰联合制作的作品将有望继IDFA奖项之后问鼎众多电影节奖项。



然而,观众也许难以企及阿姆斯特丹评委团对本片的狂热,因为这位资深的波兰裔编剧兼导演斯莱德科斯基使用各种的拍摄技巧,角色扮演和戏剧风格让主人公和观众沉浸其中,从而产生了相当的压力,但轻松愉快的氛围却少得令人失望。

自从20世纪80年代定居瑞典以来,斯莱德科斯基曾以一部时长52分钟的反映阿尔巴尼亚氏族仇杀和族内仇杀年代史赢得了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10年伏特加工厂中也大获好评,其参赛作品讲述了一位蓝领单亲母亲如何与受人利用的中产阶级母亲相处以及如何追寻演员梦的故事。

在之后的这部作品中,斯莱德科斯基重新调整相似原料,其结果则不大美味可口。这部纪录片中的母亲变成了更加飞扬跋扈的玛丽娜,她是一位神经质的做作女人,一再被自己22岁的儿子奥列格所激怒。奥列格害羞无能,频频遭遇社交尴尬,正通过网上课程攻读经济学学士。

片中提到奥列格患有自闭症,不过更准确的讲,他的病症更接近阿斯伯格综合征。不管怎样,玛丽娜带着孩子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另类治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种疗法让奥列格参与到一个剧团中,并跟随他们穿着戏装表演舞台剧《唐璜》,其中奥列格还将成为领衔主演。极具传奇色彩的浪荡公子唐璜所具备的浪漫天资和奥列格本身的缺陷形成强烈反差,产生了一种讽刺性幽默——但是他最终也与一位美丽的舞台剧表演者塔妮娅有望发展一段恋情。

或许斯莱德科斯基一直活动在模糊的“准纪录片”的地带,为了镜头的需要,其中很多场景都能看到“摆拍”的或者重新设计摆拍的痕迹,摄像机的存在仅仅只是被告知一次,而且是随意的耳语(当奥列格被要求不要“在镜头前害羞”的时候。)

与其说是墙上的苍蝇,倒不如说是屋里的大象这般明显,斯莱德科斯基的存在似乎多次加强和激化了他所捕捉的行为——尤其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最令人不快,玛丽娜说:“我的心这辈子都在流血!”这句话无情地伤害了不幸的奥列格。

蒂默·和叶塔拉(Timo Hietala)的配乐多次突出了奥列格的辛酸处境,尤其是赛波·坎特南(Seppo Kantonen)的钢琴曲在悲伤的时刻响起的时候。对悲伤钢琴曲的依赖也许是困扰现如今纪录片拍摄的最大病症,即使是《唐璜》这部立志成为更具艺术美感的作品也不例外。

《唐璜》: 影评

作者:首席电影评论家Fionnuala Halligan



《唐璜》是一部非同寻常、感知深刻、稍许怪异的电影,以一种不会惊吓到观众的方式来探寻我们如何看待和对待精神疾病——不过,说实话,蓬头垢面的单亲母亲玛丽娜已经有了很多尖叫的场面,她试图让自己22岁的自闭儿子奥列格在下诺夫哥罗德市过上“完整的”生活。这部极具敏感性的纪录片似乎不仅仅在IDFA电影节参赛,还将有望参加更多的电影节和艺术电影选拔,这些都归功于杰西·斯莱德科斯基的精湛导演和奥列格害羞却宽容坦率的心。



《唐璜》确实独具一格。其中主演玛丽娜日渐怪异,就像一个怪兽滴水嘴一般,坚持不懈地为自己正攻读下诺夫哥罗德大学经济学学位的“懒儿子”寻求“专业的”精神病治疗,然而在她眼里,心爱的儿子奥列格确实是一个不断消耗精力和金钱的游手好闲的人。

为了达到她的目标,玛丽娜尝试过城里每一位医生,其中包括一位有攻击性又极为滑稽的治疗师斯韦塔(Sveta),她在房间里追着扇奥列格的耳光,还坚称这位受惊吓的孩子像骑驴一样骑着她。还有一位肥胖年老的绅士叫克罗内尔(The Colonel),他看似正常,却告诉奥列格“在俄罗斯,你想摸什么就摸什么——女孩喜欢你坚持不懈和霸道粗鲁的行为。”还有一位精神病医生认为奥列格的病不可能治好,即使是玛丽娜都说他是没用的庸医,并威胁他要“打电话到精神病院投诉”。

“关于你的一切都令人厌恶。”玛丽娜对儿子说。尽管我们确信她深爱奥列格,也相信奥列格病情有所好转也是因为她的不懈努力,但是她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放开手呢?

奥列格的外祖母伶牙俐齿,长得像俄罗斯娃娃一样,她给出了一点理智的建议,即警告玛丽娜要放手:“你所应该做的只有对他抱有希望。”她闷闷不乐地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奥列格是这怪异成年人世界中最理智的存在,这些成年人自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事对奥列格最有利,实则不然。他承认说:“我不知道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并且他从未放弃尝试。即使玛丽娜强迫他参与到一个怪异的剧团,因为她相信这些身穿紧身胸衣,看到他还会咯咯地笑的美丽姑娘会“让他更加自信”,他依旧尽全力去做了。奥列格犹豫不决地开始跳舞那一幕特别感人,他看起来特别脆弱,让人不忍心再看下去。

奥列格的梦想是拥有朋友,开心快乐起来,这也意味着自己必须战胜内心的恐惧,从而能够对另一个人进行肢体接触,但是正当这个梦想接近无望的时候,斯莱德科斯基坚信救赎的希望。但是这一切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戏剧效果呢?斯莱德科斯基希望观众来做出决定,但是我们正如同奥列格一样,过于害怕而不敢相信。

斯莱德科斯基与卓越的技师 Dop WojciechStaron 合作;音效和剪辑比较有洞察力,几处镜头专辑也比较漂亮。配乐也很动人。奥列格动作比较僵硬——他说话的时候嘴唇都不大动。但是他内心坦率,正是他的这种全心全意和慷慨大度为斯莱德科斯基,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值得深思的特别电影。

翻译:马子倩 栾雨蓉
2016 iDOCS国际纪录片展映时间
地点:北京电影学院标放厅
时间:2016年11月12日-17日
本片展映时间:11月14日 (星期一)17:30
片长:92分钟
2016 iDOCS大师班工作坊时间
地点:北京电影学院中放厅
时间:2016年11月12日-17日
本片相关主题研讨时间:11月17日 9:00-12:00
内容:【瑞典纪录片专场】《唐璜》案例分析
出席人员:杰西·斯莱德科斯基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第一个获得官方许可的独立的国际纪录片交流平台
以传播世界优秀纪录片为核心的非营利性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智利纪录片导演 Patricio Guzman
微信:iDOCS_film
微博:@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报名注册专业活动


    关注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