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感情的共鸣才是我们写作需要努力的地方(附赠获奖名单)

 

思享家·分享实录▼小江青年作家▼大家好,我是小江。我来自辽宁本溪,我是从16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两本书了。...

思享家
小江
青年作家


大家好,我是小江。我来自辽宁本溪,我是从16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两本书了。

我是2015年9月进入脉冲书志平台进行写作的。很高兴参加这次分享会,与小伙伴一起交流成长。

我本次分享的话题是:如何根据现实素材改编成优质故事。

我将分三大点,来做本次的分享。

第一点,如何收集现实素材?

第二点,如何将现实题材改编成优质故事?

第三点,如何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创作。

关于第一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小伙伴们,会觉得收集素材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这并不难。首先你要明确一个选题立意,根据选题立意再去找素材的渠道。这个素材渠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去解决,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如此强大,通过线上到线下的交流,是可以收集到你想要的素材。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收集时间过长,而且反复多次等情况。

第二点,其实就是当写作者找到第一点中所说的重要点,然后要把这个点放大,这个点要成为你整个故事中有效的论据,以及最重要的镜头语言,由点及面,写出一个优质的故事。

要切记,一定要有充沛的情感。情感的共鸣,用于是维系一个优质故事的最重要的前提。

第三点,是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创作。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我基本上每周会给自己固定的两天是一定要写东西,这样不至于让自己懒惰、犯拖延症。合理地协调工作和生活,在此之余去写写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问答实录


1900001  提问 :大大,没有感情怎么办?有没有培养感情的方法啊?

小江:没有感情,是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只需要你在平常的生活中和各种各样的人多去交流,多去旅行,发现生活中残缺或者是美好的事物,并有所感悟,而这种感悟,就是我们内心中美好的感情。

顾倾城  提问:小江,你的创作素材都是真人真事?在你定向去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时候,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写作的刻意或功利的写作?

小江:首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的新书里的二十一个故事都是真人真事,都是我从网络上和公益机构上的人交流,并和相关的人员见面,从而总结出了这一系列故事。

第二,我写这本书真的没有刻意,也没有所谓的功利心,我只是拿到了我应有的稿费。其实写作本身是很清贫的一件事情,如果写作带有功利心,那也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末路襛華--绮曦 提问:在当今社会,个人感觉网络小说作者比正规(是指专职作者啊,或者是写小说类作品的作家)更加受欢迎,知名度也更高,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该说社会的文学风气更加通俗,还是人们的文学素养的下降?

小江: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当下的创作环境并不一定是网络文学要比传统文学要好,这是一个并驾齐驱的时代,二者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在于创作的平台不同,对一个真正想写作的人,并不存在网络或是传统的区别。

主要看你所写的,是否是你想表达的,或者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就比如说,余华的《活着》是一本好作品,但这并不是说《花千骨》就不是一部好的作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

其实任何的通俗都是雅俗共赏,现代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也没有统一的思维逻辑。尤其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任何一种思维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因此写作不是一种提供思想的最好方式,给大家带来感情的共鸣才是我们写作需要努力的地方。

南宫慕枫 提问:我的问题是,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对作者来说,是应该以迎合群众的审美作为基准,还是以追求自己的内心作为基准呢?如果是需要一个平衡的话,又该怎样去寻找这个平衡点呢?

小江:我个人认为不需要去迎合,而且你也没有能力去迎合,韩寒之所以成为韩寒,郭敬明之所以成为郭敬明,并不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想好了去迎合谁,只是因为他们在当时符合了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所以他们得以有成名的契机。

但是在我们当下的时代,如果保持自己的风格,未必能成大名,未必能得到很多的钱,但只要能够拿到我们的稿费,只要能够得到别人的支持,即便只是有一两个人支持你,我也觉得这样做也是值得的。

Emma 提问:你对特殊群体的爱与付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想知道你私下里是如何与他们打交道、做朋友的?

小江:其实严格地讲,我和我书中写到的特殊群体并没有太多的交流,最多的也只是见过几次面。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我会充满真诚。我的心态与其说是同情,更多的是一种尊重。实际上,很多特殊群体内心的强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顾先森 提问:在你和特殊群体交流的时候,是有可能揭开他们心灵伤疤的,你在收集素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小江:这个问题,也是我写这本书最需要的问题,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有很多让人压抑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我都是自己一个人承受,没有写出来。当我和公益机构接触的时候,他们也希望我把一些阳光的内容展示出来。

所以,我的新书叫让你喜欢这世界,这是一句歌的歌词,也是一个孩子最喜欢的一首歌。我想,我能够通过我的书,让大家更多的看到这个世界阳光的、正能量的一面。南音—药骨千寒 提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要去公益的地方收集素材呢?

小江:我在12年的时候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是一家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组织,电影《海洋天堂》就是以这里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在参加这个公益组织之后,我第一次接触了特殊群体,我得知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我创作了一篇叫《掌心向外》的故事,发表在了读者杂志上,收到了大家的欢迎,而且很多人也建议我,为什么不多写些关于这些特殊群体的故事呢?于是我就花了半年的时间来收集素材,又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写作,最终有了这本书。

南音 羌离 提问:我想请问,每当我一个人走路或者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写作的素材和碎片,但我的问题是,它们都是很零碎的部分,很难整合在一起,这该怎么办呢?

小江:就像我刚才讲的,很多素材不是照搬,而是参考。我的小经验是,我经常有一个本子,当我看到一些好玩的素材,或者有灵感的时候,会把这些东西记录在本子上,本子上的内容很多,虽然最后适合写作的可能只有几个点,但这个本子将是我以后创作的数据库。Mr orange 提问:小江,我想问一下问题,虽然我们能收集到好的素材,但是文笔也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又该采用什么方式快速而又有效的提升文笔呢?

小江:同学你好,根据我的经历,主要分两大点,首先是多读,多读名著名家,我的阅读量最起码每年十四或者十五本书,同时,当代的作家每天也要读一篇。关于写作的话,我建议每天都要坚持写日记,当你有感觉了,就需要去写一些东西,无论是诗歌、随笔、小故事,都可以。

我不建议在自己的技巧还不成熟的时候去盲目的投稿,大家可以选择把自己的文章向一下写作的APP,比如《脉冲书志》上投稿。这样就可以和很多热爱写作的人共同交流,在别人的评论中得到成长。南宫慕枫 提问:问一个比较大一点的问题,就比如说,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出发,你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呢?对于深刻的哲学问题,比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你是怎么看的呢?

小江:其实,很多人会把作者给妖魔化,我也接触过很多厉害的作家,也接触过很多文学爱好者。我们不要把写作妖魔化,最终要的只是喜欢,这就够了。

对于你说的哲学问题,我只能回答说,我从娘胎里出来,要到坟墓里面去,这之间的过程很长,大概六七十年的时间。其实人生本没有那么多深奥的意义,只要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开心,这就好了。
小江:谢谢今天小伙伴们听我的分享,也祝各位小伙伴能够坚持写作,写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感谢脉冲书志给我这一次分享的机会,脉冲书志这个平台非常不错,是非常适合年轻人写作的平台。
中奖名单
大迦叶先生
Mr Orange
渝言
南宫慕枫
药骨千寒
恭喜以上5位幸运观众,小编会亲自联系哒。
-联系我们-
企业邮箱:cooperation@maichong.me 
app:脉冲书志
微博:@脉冲书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好故事,都在这


    关注 脉冲书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