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极致的交通工具 (王曙摄影散文之486)

 

之所以瞠目结舌是因为自己生活的空间所影响,习惯了在按部就班的,规范的环境和教育下规划着自我,一旦突破就会变得大惊小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这就叫做“特色”,否则就失去个性和独特。...



王曙摄影散文之486

用以极致的交通工具   在印度的街头巷尾和绵长的公路之上,总能见到这些让人惊讶的一幕幕。

大巴客车车厢中坐得满满的,车顶上也乘坐着无数的旅客,车飞驰着,车顶是的人得意洋洋谈笑风生。无需为他们的安全担忧,他们如此淡定与坦然;小小的吉普车,超员到了极限,似乎只要有容纳一只脚的位置,就会有人搭乘,车背,车尾,连小小的驾驶室都挤得满满的;马车、牛车、平板车总是装得忽忽悠悠的,一点空间都不浪费,三轮的大篷车更是超饱和的载客,就连人力三辆车也是客满,车顶也没空闲,载着沉重的货物。

我们都为这样的惊险交通捏一把汗,情不自禁地问印度当地的向导:这样会不会出事故?向导相当肯定地回答我们:几乎不会,几乎没有发生过。我不知道这是向导出自对自己国家民风的敬重和骄傲才这样解释的,反正我见到时心里直发毛。

但我们发现他们超载超员的行为,并没有违反印度国家的法规,似乎得到某种意义是的允可。这是一个民族几百年来的习惯与风气,是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

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印度人对能源的珍惜可见一斑。他们不愿意浪费一点资源,尽量做到物尽其用。还有他们高超的乘搭能力和胆量,过去听说过印度火车背上尽是人的传说,还有些将信将疑,现在虽然火车改为电力动力的,车背上不能坐人了。看到大巴车的现状,我这是由衷地敬佩印度人的魄力。

之所以瞠目结舌是因为自己生活的空间所影响,习惯了在按部就班的,规范的环境和教育下规划着自我,一旦突破就会变得大惊小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这就叫做“特色”,否则就失去个性和独特。

2016/12/6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