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节气丨大雪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今日丨大雪
大雪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传统上为冬季第三个节气。
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255°至270°的一段时间(约14.8天),每年12月7日(或8日)开始至12月21日(或22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22°44′S移至23°26′S,狭义上指大雪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255°的时刻,即12月7日(或8日)。



大雪-由来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节气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来,此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三候

鹖鴠不鸣:大雪之日“鹖鴠不鸣”。鹖鴠是寒号虫,求旦之鸟,大雪时,此阳鸟感阴至极而不鸣,“夜之漫漫,鹖鴠不鸣”。
虎始交:大雪后五日“虎始交”,老虎已经感知到微阳,开始交配了。
荔挺出:再五日,“荔挺出”,荔挺似蒲而小,荔挺大约就是笤帚苗。



大雪-气候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中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年也不尽然,气温较高,并无冻结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



大雪-农业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时节,北方的冬小麦已停止生长,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饮食风俗

1、腌肉
大雪节气,中国南京素有“大雪腌肉”的习俗,在古代该习俗源于防一种被称为“年”的怪兽。



2、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中国人大雪节气后喜欢进补羊肉,具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大雪-养生

1、健康起居

宜早睡: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宜保暖: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宜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宜调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宜健脚: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宜多饮: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毫升。



2、食补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的方法。



3、药膳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可食用下列食品:

枸杞肉丝: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此方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功效]滋阴补血,滋肝补肾。
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火腿烧海参:水发海参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黄酒、湿淀粉、白糖、生姜、葱白、酱油、食盐各适量。

[功效] 补血益精,养血充髓。最适宜精血亏虚,产后虚嬴,阳痿遗精,虚弱劳怯,久病体虚,衰老瘦弱者。



蒜泥茼蒿: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盐、香油适量。

[功效] 开胃健脾,降压补脑。
说明: 茼蒿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维生素A的利用率。
大蒜含有一种“配糖体”分,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预热会失去作用。吃蒜后,胃消除气味,可用浓茶漱口或吃几枚大枣,气味即可消除。

更多相关科普文章,请点击查看!

今日节气丨小雪

知节气 | 下元节

今日节气丨立冬

科普知世界

致力科普传播与互动的公益平台,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本微信号发布的署名文章和转载的文章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号观点。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欢迎进入科普知世界微信群(回复“二维码”识别后入群)与我们互动交流。
编辑 /阿超
本文内容转自 岐黄养生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与合作请联系:hezuo@pdkepu.org 


    关注 科普知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