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钢价上涨的理由了

 

前两日和朋友聊天,“惊闻”他在当下行情下想在现货市场做空,给出的理由是外储流失可能会造成国内市场货币供应不足...



      首先,给大家道歉了,今天有点“标题党”了,今天我写的不过是自己一些随意的想法,钢价上涨原因太多了,而且还有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的区别,本身钢价上涨是多种因素的综合造成的。





前两日和朋友聊天,“惊闻”他在当下行情下想在现货市场做空,给出的理由是外储流失可能会造成国内市场货币供应不足,而大宗货物的数量并未减少,这就意味着大宗货物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可能。

由于学识有限,不能对朋友的判断做出评判,倒是要反思自己平常思维太过局限、高度不够,范围不宽,需要进一步加强。

但是自认为目前尚不具备对后市走势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所以今天想就2016年的钢铁及相关行业的走势,站在高一点的角度试着复盘一下,希望能积累些经验。事后诸葛亮总是很好当的,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首先,我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的复盘不一定对,甚至谬误百出,但是今天的经济的各种走势政府一定是推衍过的。当然政府的推衍也并不是说一定完全按照预定剧本允许的,但是肯定有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多种应对策略,就如同象棋高手一样,走一步最少也得看三步。

也正是基于这个判断,我才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设,以支撑本次复盘。

假设:政府很清楚外汇储备将大幅减少(这个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假设)

外储减少的影响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外储减少----->国内货币供应减少----->大宗货物价格下跌----->社会商品价格下跌----->PPI、CPI增幅下滑

CPI、PPI如果下降严重,特别是CPI如果进入下跌通道,那将意味着什么呢?

CPI转负----->通货紧缩----->经济衰退

当一个国家进入了通货紧缩,就如同喷气战机进入“失速尾旋”,要想“改出”就很难了,所以,能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就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

当然,上诉推衍属于极端情况,但是若真不及时做出合理应对,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致命的。

而事实上,在2012年到2015年CPI、PPI水平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且逐步下滑的态势,不利于应对未来变化带来的冲击。

CPI指数(2008年---2015年):



PPI指数(2006年---2015年):



CPI、PPI处于这一状态肯定是很难应对2016年外储急剧下降带来的冲击。

在外储减少这个事实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可做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延长时间、减缓影响,二是在影响传递到达前做好准备。

对于第一方面,政府目前做了很多事情,首先是6、7月份汇率的狙击战,成功的阻止了人民币汇率做空力量,减少因为汇率急剧下跌造成的资金外流;同时打击地下钱庄,防止资金外逃。

效果如何不做评判,而汇率在10、11两月开始大幅度走弱,同时外汇储备也在这两月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否能设想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我们最近听到最多的消息可能是涨价,特别是家电行业,出现了淡季提价的情况。

实际上,10、11两月的CPI增幅已经出现一定回升了,又回到了2%以上(美联储加息的依据之一就是CPI增幅稳定在2%以上),而PPI指数变化,已经连续一年处于提升趋势中。

CPI指数(2008年---2016年):



PPI指数(2006年---2016年):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PPI带动CPI的过程,而PPI指数上升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大宗货物价格的上涨。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逆向操作,有意控制CPI的过程,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很多铁矿又重新开采了,而这受益于铁矿石大幅上涨,但是根据铁矿石供需情况来看,铁矿石短期内是很难上涨的。我们不得不从“去产能”说起了,当然当下的“去产能”政策实施的原因很多,但是我认为适当的提高大宗货物价格,进而提升PPI,进而提升CPI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还有其他目标以前我提过,具体见钢市行情“冬天里的这把火”总算烧起来了)。

“去产能”包括那些措施?

指引----做出“保守”的2016年及未来的需求预测

停新----停止新建产能

指标----通过行政命令淘汰落后产能

做大----鼓励兼并重组

关小----关停中小企业

退停----让停产及长期亏损的企业退出

环保牌----限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或者用环保原因来限制生产

煤炭行业,首先用保守的市场需求预测影响企业年度生产,通过停止新建产能给产能上限加盖,鼓励兼并重组做大来增大市场价格的话语权,关闭中小煤窑,让停产的企业退出,实际上是封堵了这些企业来分享行业利好的成果。煤炭行业做得相当的成功,当然不得不在进口上多付出点。

钢铁行业的具体措施和煤炭行业类似,但是情况有些不同,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钢铁行业集中性不如煤炭行业;二是“关小”环节前后顺序有点不同,煤炭行业牵涉到安全问题推进更早。

从本质上说,去产能最好的办法是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进而合理安排产量以平衡价格,而兼并重组最好的时机是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

目前来看这一系列的去产能措施,确实也取到了去产能的效果,但是最主要的目标恐怕还是为了推升价格。为什么这么说了?我从钢铁行业来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1、2016年去产能后,高炉开工率已经达到了86%这一水平,也就是说,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不大,应该说已经达到了正常水平,甚至超过了85%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平衡点。可是在这样的勤快下,发改委的说法是2017年钢铁去产能目标不能放松;

2、年底开展对中频炉、工频炉的猛烈打击,全部关停,一刀切,这和煤炭行业关停小煤窑几乎是一个意图,防止这些小钢厂窃取行业红利的同时组织它们拖累市场价格;

3、大力宣传宝武合并意义,恐怕后期意图是想进一步以宝武钢铁为样板再打造一些大的钢铁航母;

4、2016年粗钢表观消费量较2015年略有提升,和预测有一定偏差,而通过用电量的增幅来看,国内工业还是处于较为强劲的位置。

煤炭行业的价格上行带来的影响和利润主要是留在了煤炭行业;而钢铁行业本质上属于“来料加工”型行业,两头在外,因此钢价提升同时带动了铁矿石的行情;钢价的上涨实际上利润分到了煤炭行业及铁矿行业(由于目前铁矿以进口为主,这一部分利润主要被国外摄取)。

这一轮价格上涨相互影响的关系描述如下:

煤炭上涨----->钢铁上涨----->铁矿上涨、煤炭上涨

政府通过“去产能”的方式,控制钢铁、煤炭这两种工业生产主要物资价格上行,从而促使PPI上行,进而影响CPI上行,最终为应对汇率下跌、外汇储备减少所带来的影响而做好了一定的准备,所谓“用心良苦”,当然我想这一切应该都是推演过多次的,当然他们考虑到的因素比我要多得多。

      个人一点随意的想法,希望能激起大家的思考,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也请大家多指点,可以通过留言联系我。


    关注 电工钢交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