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家作品赏析】萧娴临《石鼓文》轴赏析

 

《石鼓文》轴,是萧娴老人八十岁时所临,全文二十九字。临文骨气洞达、朴质高古、平淡天真,是其晚年篆书作品的代表作。《石鼓文》是秦小篆以前的文字,因刻在十个鼓形石上,故称之为《石鼓文》。...

萧娴篆书临《石鼓文》
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藏


《石鼓文》轴,是萧娴老人八十岁时所临,全文二十九字。临文骨气洞达、朴质高古、平淡天真,是其晚年篆书作品的代表作。

《石鼓文》是秦小篆以前的文字,因刻在十个鼓形石上,故称之为《石鼓文》。其内容主要是歌颂田猎宫囿的四言诗,所以又称之为《猎碣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邀赏。唐代韩愈为它作过《石鼓歌》称其“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萧老的老师康有为也称其“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载、自有奇采。”它是大篆向小篆发展的过渡文字,结休疏朗,雄深朴厚,兼有二者之美。其用笔开小篆之先河,行款趋于工整,体现了篆书稳中求变的特色。因为有以上的特色,正合萧老的审美情趣,在篆书中其一生临得最多,这件临作除其在艺术上的价值外也给当今看似轰轰烈烈、空前繁荣,实则浮华虚燥,从人人讲创新,个个讲个性而忽视传统和基本功的书法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堪为后学典范。

萧老在用笔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她主张“个人之见,要者横平竖直、笔笔俱到、务求中锋、体正管直、心在笔尖(一心不二用)、意在笔先(脑中要有字)。”此幅作品最能体现其主张,所谓心手相应,无一笔不妙、无一点不精彩。篆书用笔最难变化,而同一幅作品中相同数字更难变化,此幅作品计二十九字,其中“吾”字四个,“既”字四个,“车”、“君”、“马”、“子”、“员”各二字。要做到既保持其原貌,又在同中求变实非易事。而萧老以其深厚的功力、匠心独运、巧为安排。如“车”字属典型中轴线对称字,此幅两个“车”字中竖并未完全对称,而将中竖略向右移,第一行的“车”字中竖因势利导,向右下略偏。而马字安排更为精彩,第一行“马”字中竖垂直,为求变化第二行“马”字中竖写成向左弯曲。其它相同之字通过这样的变化实现了同中求变,使作品顿觉稳中有变,生气远出。

林散之老人在萧老《石门颂》临本上作诗跋云:“能从笔法追刀法、宛转自如出性灵。”这句话用在萧老所临《石鼓文》上同样适合。《石鼓文》是石刻文字,要写得严谨工整易,写得生动活泼难。石刻文字经工匠刀刻斧凿而锋芒毕露,而书法作品是运用毛笔来完成的,尤其萧老贯用长锋羊毫,既要写出“石”味,又要写出“笔”意,萧老总结出“笔要提得起,才能八面玲珑”。《石鼓文》文字的线条基本上是粗细一致,萧老采用了“捻管”法书写。所谓捻管就是作书持笔时,根据行笔的走势,而将笔管适时进行捻转,以取得圆润、变化之美。此幅作品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因而流畅而不流滑,挺劲而不板滞。萧老篆书一反前人用笔粗细一致,起笔重而收笔略轻,如作品中“车”、“既”、“好”、“马”、“员”等字,收笔处均细于起笔处。我们日常观看老人写字时发现,往往是收笔时尽管笔画细了,却是她最用力之处,所谓粗画提得起,细画按得下,注重线条的轻、重、粗、细、方、圆、曲、直的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

在结体上,《石鼓文》字体呈方形,此幅作品在原形上略微拉长、形成“黄金分割”,比例协调、形态优美,对比近代吴昌硕那种形体过长,左低右高的结字方法,给人以稳重、协调、安祥、和谐之感。

历来写《石鼓文》的人很多,此幅作品平淡天真,刚中寓柔,雄浑苍朴而又豪放舒展,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文作者  

王光明,1947年8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受业于萧娴先生,作品百余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出,多次被选送到日、韩、新、波、比等国及港台地区展出。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开馆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话:025-58882034网站:http://www.njqys.com

新浪微博: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联系地址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路48号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