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课堂批创思维】刘彦方著 陈曦译 谢耘校第10讲 下好定义三技巧

 

本课程是面向国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而设计的基础启蒙课程,采用香港大学哲学系刘彦方教授独著英文版教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导论:想多点,想好点》作为基本教材。我们把《批创思维课程》定位为逻辑学导论的应用扩充版。...



一、同义词定义

在同义词定义中,一个语词(或一个短语)可通过另外一个恰好具有同样意义的词项去定义。如:

医生=大夫

律师=状师

改善=改进

预测=预言

二、明示定义

明示定义通过举例去解释词项的意义。如:

  1. 我们通过指出红色事物的例子,去给小孩解释红的意义。

  2. 某人可以将专业人士解释为“像医生、律师、会计那样的人。”

当难以精确解释词项的意义时,明示定义会有用。但是,明示定义是一种外延定义,而如果有可及的内涵定义,那就能更好地解释意义

三、属加种差定义

属加种差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定义建构工具。根据这种方法,要定义一个词项,

  1. 第一步,要识别该词项可适用的那个更大的范畴。该范畴被称之为属。为了定义骡,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它是一种动物。当然,动物当中除了骡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种类。
  2. 第二步,识别种差。这一属性可将一个属内的事物区分为两组,即落入被定义项外延的组和不落入其中的组。在骡的例子中,这个属性是公驴和母马的后代。
将这两部分结合,我们就可得出最终定义:
骡是一种作为公驴和母马后代的动物。
由于这种定义告知了听众被定义项可适用于哪类事物,因此,即便完整的属加种差定义很难记忆和理解,它也颇为有用。

下面是关于这种定义的一些例子,其中“属”以下划线为标识:

  1. 冰=冻
  2. 证人=在庭审中宣誓作证的
  3. 维他命=在正常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必需的微量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4. 熊市=资产价格下跌且悲观情绪蔓延的金融市场长期状态
  5. 音素=语言中最小的声音单元


作者简介:刘彦方(Joe Y. F. Lau),哲学博士,香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译者简介:陈  曦,法学博士,深圳大学法学院讲师

校者简介:谢  耘,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副教授
往期回顾

第1讲  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技能

第2讲  对批判性思维的一些误解

第3讲  如何改善我们的思维

第4讲  如何想清楚点,写清楚点?

第5讲  如何做到融会贯通

第6讲  高效写作与报告的五个诀窍

第7讲  如何下报告性定义

第8讲  规约性定义和精确性定义

第9讲  下好定义的经验法则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批创思维”公众号,您或许可以找更多您喜欢的信息!



欢迎点击参与”批创思维认知度调查“。


    关注 批创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