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 来南京西路与“玻璃盒子”赴一场约会

 

“玻璃盒子”里时刻上演着各种形式的互动与碰撞,交流与探讨,传播与对话,这些小格调小癖好无关风雅却落地生活,制造出一场场有市井味道的人间烟火。...



说到“ 盒 子 ”这种所在,
侬首先想到的是神马?

化妆盒?收纳盒?文具盒?文具盒?
香烟盒?机顶盒?月光宝盒?潘多拉魔盒?
那么,你留意过南京西路上的大“玻璃盒子”吗?
南京西路黄陂北路路口,穿过人民公园密密麻麻的“相亲派对”,钻出公园7号口,东侧,即南京西路207号,便立着这栋方形的MoCA盒子。
其实,这里是民营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设在南京西路上的艺术亭台空间,这里原来是MoCA的艺术品衍生商店。MoCA的主馆依旧藏身人民公园内。

颓废的时候干点啥?
最近,“玻璃盒子”里正在举办的小个展叫做《我颓废的时候做点什么》。由新锐漫画家烟囱创作。
干净的展览空间内,陈列着为数不多的画作。
每一幅漫画,都直白、通俗,甚至有些小市井。
但是细细想来,每位观众都会对其中的意味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
网购是无聊的代名词?
阅读是偷偷排遣无聊的方程式?
还是说,混沌的我们正在拼贴着令人郁闷的人生?
一千零一个读者就会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研究鸟山明、富坚义博长大的湖北籍80后作者 烟 囱,修的是中央美院的国画,产的却是代入生活的漫画。
▲《坏朋友》 182 × 152cm 布面丙烯,2014


烟囱漫画里,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他将想象处理得真实可信。“我喜欢把我自身的经历安排到一个陌生的场景里,反差很有趣,作为作者的我,也享受了一场现实生活里不会有的冒险。”烟囱说。
《小穗画我》 175 × 110cm 布面丙烯,2011


他有一只名叫小穗的宠物猫,于是小穗成了他的主角,承载了他漫画作品中一部分的稚气与老道。也许与部分同龄人一样,烟囱认为:“我自己就是那样。我希望我单纯点,但是我要频频受到残酷成长的洗礼。”
至于颓废,其实,只要不是非要做枯燥无趣的事情,要花时间颓上一场,或许还是种颇为奢侈的体验。比如,花个三五块钱,打个“铁的”来“玻璃盒子”参与一场反智的共谋——

“盒子”里发生了对话!
MoCA策展人 王巍巍 接受《燃点》采访时曾说:“美术馆的增加,势必在普通人群中形成一定的风气和风潮。但如何做到引导观众,引领趋势,建立自身特点,不刻意迎合观众以增加数量,是比较重要的课题。”
2010年,王巍巍开始策划关于年轻艺术家的群展“+关注”,三年之后,MoCA开始思考,如何对普通民众和游客呈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让受众感到有意义、有意思。
最后MoCA选中了这家“大小适中、地理位置很黄金、开放度很高”的“玻璃盒子”。即便是路人,也可以完全清楚地看到“盒子”里发生的一切。
去年3月,“玻璃盒子”开始了第一个展示项目——戏剧展览《女仆在飞地》,演绎了一场观看与被观看。同年,又开展了6个自主策划项目与7个合作项目。
去年,每个项目的展览周期设定在20天左右。考虑到路人的流动性、活跃度等因素,短期项目“能够让走过、路过的人看到空间的变化”,让各种形式的艺术呈现更接地气,也便于某些项目的需要每日到场的新锐艺术家们“调整生息”。
合作方中包括瑞士文化基金会、歌德学院、德国当代舞机构Tanzlabor_21、韩国大邱美术馆、瑞象馆、特别漫画杂志等。
不论是活动、工作坊、讲座,还是戏剧、表演、影像、当代舞,“玻璃盒子”里时刻上演着各种形式的互动与碰撞,交流与探讨,传播与对话,这些小格调小癖好无关风雅却落地生活,制造出一场场有市井味道的人间烟火。
(参考资料:《燃点》中国网、凤凰艺术、jiemian.com等)
编、整 理 |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 南京西路周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