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总是灰蒙蒙的,你发现了没?

 

都说“情深深雨蒙蒙”,可这是“灰蒙蒙”。。。...



今天一早,小编就被各大朋友圈给刷屏了,刷屏的消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雾霾。据了解,大北方已经被雾霾给强势占据了,其中以北京、河北最为严重。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因为雾霾天气而被迫取消航班;不少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保证过往驾驶车辆的安全,也开始实行封路措施。

就在今年,北京又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了。自2013年北京建立空气污染预警系统以来,这是第三次。工厂停工、学校停课、车辆限行,室外工作基本停止——要是大家脸上不是戴着口罩而是喜气洋洋,看起来就像是过年了。



红色预警,意味着空气质量远超安全标准。让天色变得灰蒙蒙,让另一半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的灰色,是因为空气中混进了微小的液滴、细微的颗粒和不利于健康的气体。这种复杂的混合物,就是“雾霾”。

2012年,我国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六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来表征空气质量,这就是 AQI——空气质量指数。气象机构会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 10、 PM 2.5、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浓度,计算出每种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再选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的空气质量指数,并且每小时更新。



在这六个检测项目中,人们最担心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即 PM 10和 PM 2.5。这些固体污染物的直径小于10微米或者2.5微米,肉眼不可见,但是对健康危害很大。

因为它们的体积太小,我们呼吸系统的过滤机制——纤毛和粘液,也拿它们没办法。于是,PM 10颗粒就可以一路长驱直入到我们的支气管和肺泡,并且沉积在那里。PM 2.5体积更小,甚至可能经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因为颗粒更小,比表面积更大,所以还可能吸附空气中的重金属和微生物,带来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但是人们在路上花的时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北京已经成为我国平均通勤时间最长的城市,人们平均每天花费52分钟往返于家和办公场所之间。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一下:假设PM2.5的平均浓度是100微克/立方米,每天通勤花一个小时,工作三十五年,每天工作三百天,每分钟呼吸10次,每次吸入2000毫升空气……那么在职业生涯中,会吸入1.26克的 PM2.5(PM2.5浓度单位是微克/立方米,换算一下就是1260000微克…)。考虑到呼吸排出,这点点吸入量似乎不多,但是它们会带来大量炎症、肺癌、甚至是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风险——这只是在通勤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先来看看广州今天的空气质量。





广州的空气污染虽然不及北京那么严重,但是也是轻度污染的状态了。

对于这种雾霾天,我们在选择出行或者进行日常活动时,需要及时的做好防护。因为,预防比治疗来得更加重要。

针对雾霾的防护,小编罗列了以下的一些人群供大家参考:

·    特殊人群

应对灰霾天气,根据年龄、职业性质、特殊生理状态的不同,分别就老年人、儿童、室外作业人员(如交警、建筑工人)、孕妇、有慢性疾病人群。

·       老年人

老人在室内时间较多,要格外注意清洁卫生,习惯用笤帚扫地的老人不妨改用吸尘器,地毯、抹布、沙发套等及时清洗;煎、炒等传统的烹饪方法易产生大量油烟,污染室内空气,建议在家做饭多用蒸、煮等方式。

·       儿童

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全,灰霾天气灰尘、颗粒会通过孩子们的呼吸道直接侵害其健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发生。对儿童的防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通过学校的宣传和知识普及让儿童对雾霾天气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和感官认识。

其次,提高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方法意识。

再次,减少室外活动,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活动,从而减少灰霾对儿童的影响。

此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毛绒玩具表面的灰尘、细菌较多,尽量少给孩子玩或常清洗,让孩子的活动远离污染严重的交通干道,临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开窗通风。

·       室外作业

雾霾天气持续发生会让不少人在室外感到不舒服,但一般来说我们在室外的时间较少,多数时间呆在室内。但对于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工作的作业人员例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等,他们暴露在雾霾的时间更长,接触量更大。因此,强调和关注室外作业人员对雾霾天气的防护十分有必要。

·       孕妇

孕妇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同时,孕妇也不能一味休息,仍应适当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1、多吃含锌食物;2、补充维生素C;3、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       慢性疾病

雾霾对于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会引起气短、胸闷等不适,可能造成肺部感染,或出现急性加重反应。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抵抗力较弱,更易患感冒。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有较大的破坏力,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诱发脑梗死等。

灰霾天最好减少外出,外出时建议佩戴防护效果较好的口罩。但是,不是人人都适合戴口罩。

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呼吸困难的人,戴上口罩后反而人为地制造了呼吸障碍,心脏病、肺气肿、哮喘患者不适合长时间戴口罩。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议避免在清晨雾气正浓时出门购物、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要多饮水,注意休息。若身体出现不适,要尽快前往医院就医。

专业用嗓防护

专业用嗓人士如教师、讲师、歌手、主持人、销售人员等,经常需要用到嗓子,本就是咽喉疾病的高发人群,在雾霾天气更容易出现咽喉问题。建议雾霾天气尽量减少用嗓,让嗓子充分休息,外出要带口罩,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多饮水,可以喝一些中药代茶饮,防治咽喉的不适症状,常用有保护声带的作用。

温馨小贴士:

小编夜观星象,掐指一算,预测广州空气的轻度污染指数可能还会持续几天。

当雾霾天来袭时,我们可以根据当天的空气质量系数来适当减少一些户外活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防雾霾措施。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 牛牛Marke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