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 吴中】No.18《风俗里的吴中》——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



音频选自“书香吴中”官网电台,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一般在大雪后十五天,这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又标志冬去春来的开始。《吕氏春秋·有始》云:“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日玄明。”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云:“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王鏊《震泽长语·象纬》云:“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升。” 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鲍照《冬至》诗云:“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杜甫《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张耒《冬至后》诗云:“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云:“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这些歌咏冬至的诗歌,都提到阳气开始生长,春天随阳气渐长而来,诗人正欣然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冬至前一夜称冬至夜,《清嘉录》卷十一云:“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一云:“人家更开筵饮,谓之节酒。磨粉为团,以豆沙、肉菜等物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名冬至团。比户市食物享先。凡仪文加于常节,俗有‘冬至大如年’之谚。”
冬至夜所饮之酒,称冬阳酒或冬酿酒,味甜色绿,既可自制,亦可从酒肆、酱园买来。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今冬至夜仍要吃团圆饭、饮冬酿酒。
俗以冬至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苏州人称为“连冬起九”,即严寒来临之候,亦名“九里天”。
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下云:“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自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刘侗等《帝京景物略·春场》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图。有直作圈九丛,丛九圈者,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述其寒燠之候。”
按旧俗以冬至为入九,九九足,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故有“九九消寒”之谚。

本文选自《风俗里的吴中》(《吴中文库》丛书之一),此书以苏州吴中区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人生礼仪、宗族祭祀以及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等生态型生活习俗文化行为,进行了具体、翔实的解析,是苏州吴中民俗生活的生动写照。

书名:《风俗里的吴中》

作者:沈建东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索书号:k892.453.3/68.2


阅读:陈徐安


编辑:陈祎榕

【读·吴中】往期回顾

No.17《杨湾村》

No.16《明式家具的吴中印记》

No.15《开门见山忆勾吴》

No.14《树比人长寿》

No.13《芥舟园》

No.12《三山岛村》

No.11《糍糕菱粽五色团》

No.10《青铜时代的辉煌》

No.09《吴中香山的装裱》

No.08《文人情怀说木作》

No.07《香雪海》

No.06《果树中的老前辈》

No.05《范石湖迹留千秋》

No.04《白果栗子桂花香》

No.03《风俗里的吴中——饮食》

No.02《纸上的文人园林》

No.01《从鼍山岛到桃花岛》



置顶功能开通啦!如果不想错过图书馆的活动,记得将“书香吴中”设置为置顶哦,方法很简单,点“书香吴中”右上角的那个灰色小人,进入后点击“置顶公众号”。


这样,亲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错过图书馆的活动啦,啦啦啦~~~


    关注 书香吴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