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打造个人知识管理

 

学习只是个人知识处理的一个环节,还必须擅长保存、共享、使用和创新,从学习力到知识力才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优势。...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

是的,社会的急剧变革让我们走进知识社会,说起个人知识管理,好像是个很专业的词汇,甚至令人有点费解,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在做着个人知识管理的工作。

学习:生活在知识社会里,不学习肯定不行,但我们应该学什么?如何高效率地学?有什么样的学习辅助工具?

保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保存我们的信息与知识呢?为什么我们的电脑总是乱作一团使我们找不到需要的东西?

共享:每个人的价值都需要在与人合作后才能显现和提升,那么如何让别人愿意跟我们合作?

使用:如何使用自己的知识以产生价值,以及如何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具体方法。

创新:所有创新的前提都是知识创新,竞争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持续创新的引领,从而将跟随者和“山寨们”远远甩在后面。

看到没?其实个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和创新这五个环节展开的。

最近在看田志刚的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就是教我们如何通过这五步来打造个人知识管理的。

田志刚,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r)创始人兼高级咨询顾问,北京知行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最活跃的中文知识管理社区——中国知识管理中心网站(www.kmcenter.org)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是中国知识管理的重要推动者,被誉为“最了解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的人。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堪称该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为多家企业、机构及知识工作者提供知识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和知识员工的成长。

一 学习知识不学习当然不行,但学习也不一定行。你必须知道要学习什么知识,获取什么知识;同时,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否则你的知识就是常识。而常识怎么可能给你带来个人的竞争优势呢?



从3个层次的角度看,人们应建立的知识结构类似于我们大学读书时的不同阶段,先要学基础课,再学专业基础课,然后最后才是专业课,而这3个层次的知识更类似于金字塔,对于大部分知识工作者在起步阶段都需要建立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

二 保存知识

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记得昨天看到一份资料,今天写报告时要用到,但花费很多时间四处寻找后却没有找到;需要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虽然自己知道曾经联系过,但却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看到互联网上的免费文件立刻下载,但下载后却很少去看!

对于这样的情况,作者推荐了一些知识保存工具,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自己对个人知识进行规划、分类和命名即可。



三 共享知识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建立你的个人品牌,让别人更愿意跟你合作——传递和共享自己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促进人们对你的了解和信任,为个人发展开拓新的天地。

这个我也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我自己写的文章是不发朋友圈的,只顾低头自顾自的在那里写,别人也不知道我是谁,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后来通过朋友圈分享了以后,有很多出版社的编辑就会主动来找我写书评了,所以这样的共享知识,我觉得就很好。



四 使用知识

为什么感觉自己满腹经纶却郁郁不得志,为什么那个学历比你低的人却比你更成功?因为只有被使用的知识才有价值。能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使用好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验。

针对这一点,作者建议:

1 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向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

2 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3 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五 创新知识

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是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学会知识创新后,你就可以超越竞争。其实创新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也一直在做,那么为什么不做得更好一些呢?

怎么样?个人知识管理并不难吧!

通过以上五步,就可以把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起来了。

一下子没掌握也不要着急,慢慢来,相信按照这样的步骤多学习、多思考,我们就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啦!

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链接购买


    关注 sunny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