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元旦”你知多少???

 

“元旦”已过,它的起源,您又知道多少呢???...

古代中国的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农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民国时期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这一年孙中山让出最高权力,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刚开始,袁世凯还表示遵循孙中山的一切政令,包括继续推行新历。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一种是传统社会的农历体系。当时,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采取调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民国政府内务部呈文袁世凯:“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考虑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问题,只批准“元旦为春节”。

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
新中国时期的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至此,元旦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欢度元旦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时间差,世界上国家并不是同时来新年的。大洋洲的岛国汤加是世界上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最后进入元旦的是西萨摩亚群岛,我国则是排在第12位进入新年的国家。

对中国人来说,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尘 缘
一个以传播华夏文化为乐趣
以遍读古籍群书为目标
以归源为思想
以生活为前提
以自然为发心的设计人


    关注 塵緣空間設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