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真在时间吗?

 

如果存在着时间“节省”和“浪费”之间的区别的话,节省时间,往往强调的是结果收益,消费者对收益是确定的;浪费时间,强调的是过程收益,消费者对收益是有不确定行的、未知的。...



2016年的12月20日,我在合肥高新区组办的“海外博士和青年侨商走进安徽(合肥)项目路演”的现场担任点评嘉宾。在一个大数据的项目路演之后,我给出了我的建议: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些数据其实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因为原来没有收集和记录的能力,只有选择无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终于实现了数据的记录和收集。因此,大数据项目的核心价值不是数据的占有,而是数据“时效性”的处理能力。

很多时候,数据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甚至消失。比如我身在闹市,突然有了想吃一碗炸酱面的念头,但又不知道附近的炸酱面馆在哪里。情急之下我选择打电话给一个朋友:“赶快告诉我附近的炸酱面馆,我愿意给你发个10块钱的红包!”(注意:朋友的收入可能不止10块,如果我真的去吃了面,他极有可能还能从我在面馆的消费金额中分点好处)。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他必须尽快告诉我地址,否则我饿了一会后可能就会改变主意。一旦改变主意,这个价值也就随之烟消云灭了。试想朋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2个小时终于打听到了附近面馆,可惜这时候除了我敷衍的感谢之外,他可能得不到任何好处了。时间,是我们在进行商业分析中常常容易忽视的一个维度。

过了没几天,罗胖子在2017年元旦的跨年演讲上,也把“时间”作为重要演讲内容提了出来,总结成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要么帮用户省时间;要么帮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可惜我不在现场,否则我肯定会追问几个问题:

  • 省的是什么时间?决策时间还是消费过程的时间?
  • 帮哪些用户节省时间?
  • 帮哪些用户浪费时间?
  • 节省时间和浪费时间有关系吗?
  • 省时间好判断,直接用省的时间多少就可以判断;可是,浪费时间所得到的价值如何判断?也就是说,浪费得“值不值”如何判断?
  • “美好”这个词,每个人的定义都一样吗?
搞不清这几个问题,那一句看上去很有哲理的话,可能就没了价值。

跨年夜的头天晚上,我和木屋烧烤的创始人隋总一起聊天,问了隋总两个问题:客户到木屋来消费什么?这个消费决策的过程是怎样的?

首先要来分析第二个问题,消费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以下主要流程:

第一,为什么出去吃饭;

第二,在哪个饭店吃;

第三,完成吃饭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都有时间的因素。而且很复杂。

首先,可能存在两种“时间”,一是决策过程的时间,二是实施过程的时间。前者的时间,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目的应该都是尽量减少;后者才会存在节省或是浪费的差异。

第一个选择中,可能有两种动机,一是节省时间,二是把吃饭当做其他事务处理的场景。动机为前者,快餐店、外卖都是排序靠前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为了节省吃饭时间,节省时间的多少,成了决策的依据。动机如果是后者,那么吃饭就变成了次要目的,其他事务就成了首要考虑的因素了。决策因素也为之改变,对于处理其他事务的影响,成为了决策依据。不同动机,就会对餐馆提出不同要求,也就是影响第三个选择了,比如谈事就需要“安静”、“隐秘”、“方便”等等条件。

由此可见,如果存在着时间“节省”和“浪费”之间的区别的话,节省时间,往往强调的是结果收益,消费者对收益是确定的;浪费时间,强调的是过程收益,消费者对收益是有不确定行的、未知的。换句话说,浪费时间其实是对不确定性或是不确定性程度的期待。不确定性有很多类型,美好,只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类型而已,刺激、宣泄、痛苦等等,都可以成为不确定性的种类。因此,对于“消费者到木屋消费什么”这个问题,其实被分成了两个方面:定位,解决的是不确定性是什么的问题;体验,解决的是这一不确定性的程度问题,包括了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大小的问题。

前面是站在需求角度的分析。那么,站在供给的角度,提高效率的方式包括定位和体验。一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为所有人提供服务,因此需要进行初级筛选,这也是定位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即使对同一种服务,需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用户需求高的,就愿意支付高价;需求低的,支付金额也会降低,体验要解决的就是深层筛选问题。从供给方来说,当然希望同样的服务能够获得更高收益。所以,供给过程(或者说消费过程)的本质是筛选。经过多轮筛选,锁定最适合企业的高层用户。所以,定位是基本和初级的筛选,体验过程是深层和高级的筛选。定位来自于对行业和用户的深度理解,体验则是对定位本身及其依据的不断检验和优化,也是对行业和用户的理解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和深度运用的过程。

节省时间,是共性需求,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稀缺的;浪费时间,则是高度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对用户的深度了解,以及对其需求的差异化认知,是无法做到的。技术的发展,某种程度而言是相对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为“浪费”创造条件;而细分“浪费”时间的类别,既是为创新和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更是对创新不断推进和技术不断进步的促进。

企业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方向选择是其中的关键要素。方向,来自于筛选能力的高低。

时间,当然是永恒的战场;筛选能力,才是比拼的利器!

愈细分,愈永恒!

注:后面的录音,是我在安徽交通广播的新闻评论,也许对您更好的理解文本有所帮助。

扫描二维码,或直接搜索ustc-zhaozheng,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分享我的管理实践和感悟。


    关注 中科大赵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