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蜜语三十岁以后会好吗?---如果你还是一个人

 

假如一个人一生花给“自我”的时间总量是一样的,单身的人们哪,那些你可以任意安排的时间要珍惜,你当他们是你提前透支了婚姻和家庭中那些偷偷在马桶上刷朋友圈的时间…......



“亲爱的,我又单身了....”

“好,我带一瓶香槟。”

微信上这是我10年的沙发蜜和我今早的对话,隔了7小时时差,我们生活在30岁以后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我在30岁门槛上结婚生子,远走他乡,最终安顿在德国南部的这个17万人口的小城,从粉刷地球的状态回到安分守己,在料理小家庭的琐碎中按捺住自己不安分的心。她有脸蛋有身材选择30岁留在上海,和这座声色犬马的城市继续约会,在离陆家嘴很近的一处有自己带院子的公寓,工作之余每年的假期和朋友周游世界。我一颗躁动的心终于忍到孩子3岁,又开始折腾创业,她在上海却把业余时间都拿来料理小院子的花草瓜果和烤面包,她比我更适合过婚姻生活。

我回复完短信后不得不回到楼上把刚起床找妈妈的孩子穿戴好,老公还没睡醒,给孩子搬出新的Lego又追过去发给她语音聊天邀请,电话那头我感受到她的委屈。我知道她委屈,必然的。自己能挣钱、能生活,也有在上海立足需要的一切,却被一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孩)嫌弃,因为这一代男人被最后的一点“男尊女卑”的社会心理优越感加持着、因为我们自己的“剩女”焦虑或者上海这座城市A女D男的不对等生态系统.....也许在个案上都难以具体对应,但当事人心里冷暖自知。

我一边闲聊安慰她,一边告诉她这样一个事实: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都会后悔。”

(萧伯纳)

也许未婚的人在冬夜一个人加班回到家发现家门钥匙没带,欲哭无泪时看到对门窗户里邻居一家其乐融融围在餐桌晚餐,分分钟一颗恨嫁的心稀碎;可是你不知道周末里,你还在被窝里看美剧时,父母们就要风雨无阻地带着孩子掐着点赶到培训班教室,多少年没有睡到自然醒了。

也许单身的一个人走在酒醒后的圣诞节街头,刺骨寒凉,多希望是几个小家伙一起上蹿下跳拆礼物,再给你几个巧克力印的吻;你知道吗?这几个巧克力吻好贵的,它们和每季出来的新Lego, playmobil, 各种印有冰雪奇缘的地摊货一起榨干了钱包,不要说还得在整个八月手上工作多重要都要离开办公室陪他们周游世界....

也许你就是厌恶了一个人吃外卖,一个人花一个小时做饭10分钟吃完的生活,可是当你花一小时做完饭又要花1小时追在熊孩子旁边花招使劲地哄他吃饭的时候,你有多怀念自己安静地一个人吃完饭的那10分钟?别说你还可以一周去4天健身房.....

也许你觉得每天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活,在大城市像个透明人,而你不知道一个“计划控”和“准时控”的每个计划都要被家庭突如其来的活动打乱,总是最后一分钟带着要炸的行李箱出现在登机口的那种焦虑和耻辱感....集体生活追求的是个体妥协的平均值高。

所以,和已婚的人比,此刻还单身的你是否感到赚到?

就像我说的那样,假如一个人一生花给“自我”的时间总量是一样的,单身的人们哪,那些你可以任意安排的时间要珍惜,你当他们是你提前透支了婚姻和家庭中那些偷偷在马桶上刷朋友圈的时间、和假装加班晚回家的时间、和那些盼望着出差国外的时间、和那些哪怕能生病躺在床上的时间.....

亲爱的,收拾好心情,把2017年的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自在,因为最终毫无代价的自由并不存在,每一种多巴胺和安全感的成本都是差不多的。

后记:写作这篇文章时,大雪,为满足周日在家的孩子各种要求,我不得不数次中止写作,最后搬到了小镇咖啡馆才勉强写完,为争取这段自由时间,我必须在寒冬腊月的周一送孩子去幼儿园,唉.....


    关注 大隐于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