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的功能与作用

 

太极拳特别注重腰部活动。经典著作中讲得很多,如“腰为主宰”、“腰为驱使”、“源动腰脊转股肱”、“刻刻留...






太极拳特别注重腰部活动。经典著作中讲得很多,如“腰为主宰”、“腰为驱使”、“源动腰脊转股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都是说腰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性。但据观察,不少练拳者,特别是初学者对此还不够明确。有的立身不正,歪歪斜斜;有的不知松腰松胯;也有的只知旋臂而不知转腰,动作显得别扭、僵硬。分析原因,主要是对腰部活动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要领认识不清所致。正是:练拳不练腰,终生艺难高。笔者愿以自己的体会和浅识拙见,向拳友们讨教。腰部运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1.腰部起着承上启下、维持身体姿势和传导重力的中枢作用。它把上体和下肢两部分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也是比较集中地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它对带动和调整全身动作的变化、重心的稳定以及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腰部一动,全身其他部位皆相适应,无有不动,形成上肢、下肢、躯干完整协调的运动。上肢运转要求转腰旋脊,以腰带臂,腰领手随;下肢运转要求以腰带胯,以胯带腿,以腿带足。因此,套路中各个拳式正确手法和步法的变换,都必须依靠腰部不停地灵活运转来完成。同时,腰部还能运丹田之气到达四肢百骸,从而形成周身完整一气。

2.腰部起着蓄势发劲作用。拳论日: “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两膀,形于手指。”又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劲法中也强调,以缩腰、拧腰配合蓄劲,以舒腰、转腰配合发劲。这既是太极拳的发劲特点,也是太极拳发劲时应遵循的一条规律。因此,太极拳八种劲法虽然都形于手、臂、肩、肘,但劲力源头均发自腰部。例如拥劲,虽然“拥在两臂”,但主要靠腰与意气相配合发出的劲力棚架对方,并借机击之。搌劲,虽然“搌在掌中”,但主要靠转腰坐胯顺势将对方引至自己下盘一侧,化解和防御对方攻势。挤劲,虽然“挤在手背”,但主要靠腰椎后弓之劲,手脚并进,合力向前挤击。按劲,先师们明确指出了“按在腰攻”,靠腰劲带动全身整劲,用双手向前按击对方。其他采、捌、肘、靠,也主要以腰腿劲为基础,加上内气的鼓荡,以全身的弹性劲、爆发力,快速准确地将对方弹出。这都充分说明腰是劲力之源。只要腰力运用得当,就可使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战胜对方。例如野马分鬃,不论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腰部发出的力量都起主要作用。同时,按腰送肩还可放长两臂,延长进攻距离,有利于击打对方。



3.虚实转换全靠腰的活动。分虚实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而分清虚实主要靠腰部转动的灵活、敏捷和松沉。以两腿为例,腰部向左转动,身体重心落在左腿,成为主要支撑体重的腿,左腿就为实;右腿只起辅助支撑作用,就为虚。反之,腰部向右转动,身体重心落在右腿,成为主要支撑体重的腿,右腿就为实;左腿只起辅助支撑作用,就为虚。这样,两腿一虚一实地相互交替,自始至终伴随着整个套路动作的进行。由于分清了虚实,用力就能做到主次分明,有张有弛;区别对待,就能进退轻灵、松活,圆转自如;也便于以柔克刚,化解来力,身体基础稳固,经常处于端正安舒状态。

4.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腰部的左右旋转,可以松弛腹肌,增加弹性;可以活动五脏六腑,内气流畅,增强肾功能,刺激脊髓神经和植物神经;可以疏通经络,调和带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可以使肠胃得到自我按摩,消除腹内器官淤血,推动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特别是对腰背病痛的防治更有明显作用。(转自互联网)

主编:张殿成  (网络编辑:悟空)



联系地址:河南温县陈家沟小学对面

联系电话:18639140068 陈辉

电子邮箱:287113451@qq.com

投稿邮箱:13901015177@163.com

QQ交流总群:82383638


    关注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