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别吵了,我来告诉你这部让人看不懂的烧脑片到底高级在哪

 

前两天又听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关于中国科幻。说的是当下中国最火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与新生代“鬼才导演”宁浩擦出...




前两天又听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关于中国科幻。

说的是当下中国最火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与新生代“鬼才导演”宁浩擦出了火花——灵感源自《乡村教师》的《疯狂的外星人》已确定年中开机。


据悉,宁浩早在2010年就买下了原小说的版权,正式筹备大约是在三年前。

尽管还是第一次尝试科幻类型,但宁浩导演表示出了极大的自信:大家天然不相信中国导演能够拍科幻片,我就想看看这次大家能不能相信。


期待肯定是有的,当然,要真正看到这部电影估计至少还要等到一两年之后。

不过大家也别难过,因为此刻,你就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2016年最好的科幻片——《降临》。


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

在不远的未来的某一天,十二个巨大的贝壳状飞碟神秘降落到了地球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但飞碟降落之后就停那不动了,既看不出有进攻的打算,也似乎没有离开的意思。

这是要干什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外星文明,人类当然很慌。

于是我们的男女主角——语言学家露易丝与物理学家伊恩临危受命,要与外星人正面接触,搞明白它们的来意。



而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破译外星人的语言。

接下来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基本就是一场场关于外星语言的讨论。



本片中没有战火纷飞的宏大场面,也没有上天遁地的超级英雄,反而在原本就很烧脑的非线性叙事中夹带大量的语言学理论,并试图籍此挑战人类固有的思维模式。



不过也正因如此,一部分带着看大片的期待来到影院的观众感觉很不适应,影片的豆瓣评分7.8,相较于海外媒体评价也明显偏低。

无聊,不知所云——类似的评价在网上很容易看到。

看过的最无聊的高分科幻片。


那么接下来我就通过从本片中提取出来的几个重要关键词,为大家解析这部电影。



看过的观众或许可以找到新的理解角度,还没看过的朋友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篇看片指南。

1.语言相对论


语言相对论(伍尔夫假说)其实是一项假设,核心论点是:语言的形态制约着思维的形式。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的母语会对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思考产生影响。



该假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被证实,但也没有被证伪,这就为创作者的阐释提供了空间。

而《降临》整个故事的逻辑链条便都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为真的基础之上。


负责与外星人交流的女主首先就发现,外星人的文字和它们说的话是各自独立的两套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

也就是说,人类无法通过外星人的文字,来学习它们的口语——反过来也一样。

而由于分辨字形比分辨音位容易,所以男女主角决定通过文字书写的方式来探索外星语。


很快,他们便发现了外星文字的秘密:

人类的文字一般是一行行一列列呈线性分布,我们先写下一个词再写下一个词,一句话中前面的字词与后面的存在着因果关系。



而外星人的文字很特别,它没有前后关系,所有文字一块出现,因与果同时发生,是一种可以随意阅读的非线性系统。

所以它们能在一个“句子”里想塞多少信息就塞多少,区别仅在于“句子”面积的大小。


那么根据语言相对论,它们与我们的语言形态不同,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就各异。

我们的语言是线性的,与之相匹配的就是线性思维模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感知世界,相信事件的发生遵循“过去-现在-未来”的因果逻辑。



而外星人的语言是非线性的,它们思维模式的方式也是如此——能同时到感知所有事件,没有前因后果,可以任意看到“过去”和“未来”。


其实到这我们就已经可以把握住了《降临》的核心架构:它以语言为原始载体,接着通过语言相对论把影片故事向思维领域扩展,来探索非线性世界的可能性。

所以我在解读本片时提取的第二个关键词正是:
2.非线性


这么说吧,《降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非线性的科幻片。

它的叙事结构是非线性的:影片的开头结尾完全一样形成闭环,因果界限被打破,过去、当下、未来在片中穿插出现。

它的设计概念是非线性的:本片编剧说“椭圆形飞船不指向任一方向的,想传达的就是这些外星人对时间的体验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不觉明厉的飞船飞行设计原理

当然,以上只是《降临》的表相,真正重要的是由非线性所带来的关于人类终极命题的思考。

随着电影中人类与外星人交流过程的展开,女主逐渐掌握了这门新语言。

这也让她得以获得和外星人同样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



于是她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能感知非线性时间却要生活在一个由线性时间掌控的世界。



一般人类感受到的是线性的时间,未来总在现在之后出现,所以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不确定之中。

而人类的自由意志赋予我们选择的自由,但同时人类也必须承担选择的结果,就好比——

你想看一场电影,但不知道选择哪一部,因为你无法预知电影的质量,而一旦选择了,你就可能收获好片的惊喜,当然也有可能承受烂片的打击。



那么当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的能力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时,悖论就产生了——她可以看到未来,但又可以按照自由意志,选择做出违反未来的举动。

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又要如何统一?

影片中,女主给出的答案是舍弃自由意志,像非线性时间里的人那样生活:

不再选择,只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完成过程——如果你看到了你的一生,由始至终,你会做出改变么?


因此女主明知道未来自己的女儿会死,她也没有去改变。

这让她的丈夫感到愤怒也让许多观众感到不解,但这样的结果又的确是逻辑上的必然,颇有宿命论的味道。



而其实关于预知未来与自由意志的悖论缘来已久,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与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曾触及,经典电影《蝴蝶效应》讲的也是类似的事儿。

这些作品里的人类大都向命运发起挑战,但每一次挣扎却都只是使命运这张网收得更紧,无效的反抗与被强行阻隔的自由意志正是其悲剧性来源。


接受弑父娶母预言的俄底浦斯

说白了,这种打破“神谕”反抗命运的姿态表达的还是人类对存在的自证与自我意识的彰显。

但如果我们站在外星人非线性世界观的角度看,当所有人都能看到过去与未来的所有事件,其实也就并不存在人类语境下的“自由”与“被迫”,它们的目的与未来事件的目的相统一。


这就是《降临》可以被称得上高级科幻片的原因——它让我们看到思维、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启发我们站在人类之上思考人性:自由意志真的是人类的终极选择么?

当人类放弃自由意志,接受“神谕”,那“人”还是“人”么?

本着已知未来前行的生物与不断探索未来的生物,哪种更高级?





显然,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也无法论证女主放弃选择的选择是否正确,那只是她必须接受的结局。


用本片原著小说中充满宿命的哀伤与诗意的话说——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我的余生尽在其中。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循路而前,满怀喜悦,也许是满怀痛苦。

看到这,可能有朋友会说前面提到的东西都太抽象了,与我们的距离也很遥远。

那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来说说与我们关系紧密的:
3.中国


《降临》这部电影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好莱坞制作,但要解读它,“中国”绝对绕不过去。

首先,它的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



他在美国出生成长,并多次强调自己是一个彻底的美国人,但生理和文化上的血缘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切断,在特德·姜的作品中你依然可以找到相当多的东方痕迹。


《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特德·姜

最表面的:小说唯一一次提到男女主角吃饭,是在中国餐馆——锅贴,猪肉馅蘸芝麻油,喷香。我最喜欢不过。


再深层次一点的:外星人的语言带着明显的东方色彩。

小说中说外星人的文字就像图画,是一种完全诉诸视觉的产物,文字的形态兼可表意。特德·姜用“会意象形语表文字系统”来形容它。


而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文字与画的关系难舍难分。

同时,中国汉字也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语素文字——目前通行的文字有两种:用字母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二是兼表音、意、形的语素文字。


人类史上最主要的三种语素文字是西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中国的汉字。而除了汉字,其他两种都已丧失生命力

用逼格高一点的话说就是,中文打破了“能指”与“所指”的界限,它可以越过词汇直接表示事物或概念。

并且在中文中同样有书面文字与口语相分离的情况,比如方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所以如果抛开非线性这一点来看,你会发现外星人的文字与我们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至于电影中对外星文华丽、炫酷的呈现,可能很多人也并不全然陌生——它们像极了中国的水墨。




所以我在看的时候就在想,这片如果是中国人拍的该有多好。

毕竟,比起《长城》,在我看来它是更为成熟的文化输出范式——西方人主角学习带有东方色彩的文字,这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反向文化融入的过程。



但可惜它不是,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呈现也对小说进行了颠覆:

在《降临》中,中国又一次成为了美国的假想敌、世界和平的破坏者——最先退出信息共享平台,美国人还在忙着和外星人沟通,中国带领一帮“小弟”准备开打。


更不必说影片里那个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出战争决策的中国将军,本身就带着“独裁”的影射倾向。


这么说吧,与世界局势紧密相连——这是影片较之原著小说改动最大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是它最大的败笔。

原著之所以出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始终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读者作为观察者,审视人类与自身的命运。



但电影还是或多或少的掺杂着情感导向与价值倾向。

当然,我并不说《降临》不好;恰恰相反,我认为它对于小说的视觉化呈现这一点已做得足够好。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无论是“打怪”还是“被困火星”,以往大部分好莱坞科幻片通常指向问题的解决——修复被破坏的秩序。

而《降临》提供的是完全不同的叙事。

它说的是有些变故发生了,世界可能永远改变,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就像女主的生活。


前一种叙事是保守的,其蕴含的潜意识是“我们要保持现在的这个样子”;

而后者传递的信息则是“改变无法避免,新科技、新发现随时产生,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也随时变化。”

而如果你觉得关于自由意志与预知未来的探讨太过抽象,那么只需要谨记一点:做你自己就好。



因为不管做何选择,反抗命运是一种勇敢,而坦然面对一切也是一种勇敢。

就是不知道勇敢的你,有没有胆量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科幻佳作,来挑战一下思维和大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这部电影里的老板如此主动,却逼得员工要对她痛下杀手

此片一出,你们的老公们至少要拿一个影帝

《有部电影》发光发亮的54期已经上线,
你还不点击【阅读原文】去看看?



    关注 有部电影新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