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届英才班深港游学双城记(肆)

 

The last day.

港大x26amp;港城大x26amp;生涯规划...



Day 4

——Round 1——
上午我们参观了香港大学。与港中文安静到令人足以听到内心最深处回响的环境不同,港大是活力四射的,是朝气蓬勃的。

港大校园掠影
港大建校到现在,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岁月沉淀,却是依旧时刻洋溢着充沛的精力。如果说港中文是一位中年学者,港大大概就是一位青年才俊了吧。

回廊上学生们进行各类社团活动的宣传介绍、销售社团特色产品、推广各类公益活动……各类活动大相径庭,但是学生们脸上的表情却是一致的:由于全身心投入其中、对每一个小小成就的满足而展现的笑容。

港大招生官介绍招生政策,同学们认真倾听

“步入香港大学,便深深为其气质所吸引,落落大方似大家闺秀,又兼有一种宜人的内敛。实在像香港这座城市,白日里青山拥水,黑夜间灯火通明,东西方文化缠绕融合。犹能见其特色的是本部大楼,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庭中却有椰树几棵,几乎是一个耶路撒冷的缩影了。香港大学正是如此,多元而又恰如其分,哥顿金酒与棠梨煎茶于月明泉之下,成了天造地设。”

——李祎峰

国父孙中山先生是港大校友,图为先生的雕塑

“香港大学的进入方式就令人惊奇,乘天梯一路向上,恍然已被吞如楼中。整个校园如天空之城般高砌,楼梯交错如迷宫,植物俨然其守护者,或拔高或援墙恣意生长,充斥其间的可以是邻楼叮当的施工声,也可以是树间啁啾的鸟啼声,转角英式钟楼的尖塔映入眼帘。学生们夹着书本神采奕奕地前行,衣袂被辛亥年初的风吹起,百载渲染洗涤,而这股风已渗入学生的精神定格为校风,国际化,现代化,又不失历史沉淀的厚重感,在历史的两端延伸。

思接千载,世通万里。”

——何祎华
香港大学掠影
图为香港大学门口的合影
——Round 2——


下午我们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虽然香港城市大学建校至今只有短短的30多年,但是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学生文化。

陈启年教授介绍港城大
有责任的自由,这就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原则、价值所在。

香港城市大学的社团活动
随后,我们参加了陈教授主持的生涯规划讲座。生涯,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非是一个决定。在进行生涯规划的时候,人格类型、人际关系、人事要求、工作经验都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一个谦虚、随和、认真、乐于分享、细心、有洞察力、行为规范、善于沟通、有礼貌的人,往往会获得很多机会。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飞机上灯火通明的上海,我们,回来了!




图片:何祎华

文字:徐寒冰 张雨菲

编辑:何祎华


    关注 致远英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