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标签,都是你给孩子贴上去的吗?

 

我们怎么看待孩子,会影响孩子怎么看待自己吗?...

本期晚自习主题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我们怎么看待孩子,会影响孩子看待自己吗?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不只局限在这一章节。晚自习开设以来和大家分享的技巧都是在创造这样的机会。

例如:一位母亲常常称呼她的儿子是“健忘者”,写了下面的字条给他的儿子,帮助孩子重新认识到自己只要用心就能记得。

亲爱的大宝:

你的音乐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参加最近两次节目彩排的时候忘记带上你的口琴了。我相信你能找到办法,从现在起提醒自己带上它。

妈妈

一位父亲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称呼儿子“暴力分子”。他说:“小强,我知道你在写作业的时候,妹妹总用毛线球扔你让你很生气。但是打人还是太过分了。你有什么其它办法能让妹妹不在你学习的时候打扰你吗?”

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的确不易,这也是身为父母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当孩子一再不改他们的恶习时,不仅需要我们克制自己不去强化他们的负面行为,不对他们大喊“你怎么有这样!”,而且还需要我们花时间制定计划去帮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处来。

花时间问一问自己:

  1. 当孩子在家里、学校、朋友或亲戚家里,他通常是会是什么样的角色?
  2. 这些角色有没有正面东西在里面?(例如:调皮里有幽默的一面;爱做白日梦意味着有想象力。)
  3. 你希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有责任感、不放弃希望,等等。)


回答这些难题,你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不管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把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出来,我们整理了一些被公认有效的方法,接下来的这组漫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迪,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毁坏东西”
将孩子从“破坏王”的角色中释放
“抱怨”
将孩子从“找麻烦”的角色中释放


“迟钝”
将孩子从“慢吞吞”的角色中释放


“不靠谱”
将孩子从“没条理”的角色中释放




希望这些家长的示范,让我们也能借鉴到生活中,与孩子共同释放过往那些“古老的标签”

下一节,我们学习如何“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end~


    关注 沙市青莲巷小学家校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