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长大,是一段令人倍感孤独的经历

 

这个世界一定会变成难以想象的模样,且行且看。...

“你从来没有支持过我的梦想,但我今天就是做到了,你过去做的都是错的,你是个失败者,不管是对我的教育也好,还是自己的行为也罢,你都完完全全做错了,你根本不配做我的父亲。”



片头邓超饰演的徐太浪冲过终点又一次获得全国拉力赛冠军,画面切到老年彭于晏的身上,太浪对着媒体喊话“我就是要证明给你看,当初不支持我是错的”。

这还不够,徐太浪还要让父亲坐在副驾驶亲身感受速度与激情,迎头撞上飞驰中的火车,把邓超带到了他出生的前一年——1998年。



从片中的故事线我们知道,成年的徐太浪和父亲徐正太感情疏离,徐太浪甫一出生母亲就产后抑郁自杀,父亲入狱被判六年,出狱后一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育太浪,最爱的教育方式就是踹脸,反对太浪的爱好,希望按自己的意愿控制儿子的人生。

再看徐太浪的母亲牛小花,她的父亲是位试飞员,小花从小没有父亲的陪伴、父爱缺失,这种缺失甚至让她改名改姓不要和父亲有一丝联系。小花破碎的童年留给自己的阴影尚未修补,又结婚生子有了徐太浪。



小花说“阿正其实就是个孩子”,徐正太尚未成熟到担负起一个家庭、一个父亲的责任,婚礼第二天学着90年代风靡的港片古惑仔,为兄弟报仇被判入狱。太浪刚出生没了爹妈,1-6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无依无靠,父母留给徐太浪一个破碎的童年。



徐太浪的穿越正是对原生家庭导致破碎童年的探讨。

尽管拿了这么多全国总冠军,香槟彩带、极尽荣耀,但徐太浪并不快乐。



一个孩子能不能快乐,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决定的。由父母两个个体形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最初、最直接接触世界的方式,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石,根植于孩子的一生,影响着ta的择偶、ta的家庭、ta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们总默认为最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其实有些家庭里不过是孩子养孩子。六岁的太浪和父亲一起生活,徐正太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供孩子吃穿、上学、提供生活必需品,实际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无法与子女产生情感的联结

子女与父母很难或无法沟通,而这种沟通永远只是子女的一厢情愿,因为父母永远只是自己说自己的,从不在乎孩子说了什么;

这样的父母从不会就事论事,只会使用情绪感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用“我现在很沮丧很难过,那么我也要让你感到很沮丧很难过”,仿佛就达到了吸引子女注意的目的;

他们没有边界,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加以控制,将自己的幸与不幸、完美与遗憾归结于子女;

他们完全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打着“为你好”,这世上“只有父母对你好”的名义去控制、去伤害子女。

这就是武志红在《巨婴国》里提出的“全能自恋的婴儿状态”。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长大,是一段令人倍感孤独的经历。

只是,代际创伤、强迫性重复不是终点,只有爱与宽恕,才是每一个生命应该抵达的地方。让创伤在自己这里终结,不要再变成创伤孩子的父母,不要成为自己父母的复制品。



徐正太这样的父亲,一定是有一个和徐太浪一样破碎的童年。从他的身上,能看到这类父母的一种轮回:父母之所以施暴,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曾被施暴。在幼年,他们甚至遭遇过比孩子更惨痛的伤害与欺凌,甚至直到今天,他们都不曾知晓自己的受害,他们觉得一切合理,于是永不会被看见,永不会被救赎。



徐太浪要证明父亲是错的,他只做到了第一步,就是敢于真正承担和塑造自己的人生,但这还不够。要证明、有抗争,意味着还有冲突,有冲突就是还没能真正放过自己。

当太浪踏进这段神奇的穿越之旅,与正当年的父亲拜把子称兄弟,见过了未曾谋面的母亲,回到了故事的起点,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时间的流淌和历史的进程。这段历程让理解重新发生,徐太浪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也与自己达成和解。

当你历经千辛修补破碎心灵、健全自我人格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心灵变得更加强大,一点一点温和而坚定,换个角度想,也是这样的父母“拯救”了你。



1998年的徐正太说:现在买十几套楼房有个屁用,最好的生意是屯BB机,电影院开不下去的,最终会被录像厅淘汰;

就好像现在的人们笃定中国的房价是不可能跌的,满足刚需之外又想方设法获取各处楼盘,做着靠房产致富千秋万代的迷梦。



1998年的徐正太说:“我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回到过去的徐太浪说:“这个世界是一定会变的。”



从《杯中窥人》到《后会无期》再到《乘风破浪》,从林雨翔到马浩汉再到徐太浪,韩寒,一个理科挂红灯照亮前程的叛逆少年拿了新概念一等奖,一个全国唯一的赛车双料总冠军开了场演唱会,一个畅销书作家拍了几部电影,他的人生一直在变幻,但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细腻的初心:

“徐太浪”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赛车手徐浪,2008年葬身一场意外,走的时候32岁,妻子刚刚怀孕。

2003年后的每一年张国荣的忌日,韩寒都会写文悼念,这次让哥哥和周润发再次走进大银幕。

片中的金毛叫木木,原型是2005年韩寒养的一只金毛,不幸患犬瘟过世。

拍摄场景“亭林镇”是韩寒的故乡,现在已经纳入开发商的地盘,片中取景多地组合而成韩寒记忆中家乡的样子。

群殴时在阳台悠闲摇扇纳凉的老人是韩寒的爷爷,老人家依然精神矍铄,韩寒说在下部戏中希望爷爷奶奶都能入境,以这样的方式留住永恒。

韩寒的音乐品味从《后会无期》里的《女儿情》开始展露,《乘风破浪》略逊色,但歌词意境完美融入电影情境中。所以上映前断章取义骂韩寒直男的键盘侠们可以原地爆炸了。

电影院里我一直看到黑屏,仔细看看,韩寒把所有能想到的工作人员(厨师、司机、清洁工)的名字都列了出来,一一致谢。

韩寒变了,不是曾经那个桀骜的叛逆少年,变成了一个谦逊细腻却不忘初心的18岁中年人。
感谢他顽固地留住时光,留住远去的朋友。

这个世界一定会变成难以想象的模样,且行且看。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
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
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
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
“陶乐庄园”


    关注 陶乐庄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