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育儿鸡汤,我还是没培养出一个葫芦娃

 

发掘孩子,也是一件三份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过程。...





八零后的童年,不可缺少的一个动画片,就是非常励志的葫芦娃七兄弟,天地生,老人养,一个葫芦藤上长出七个葫芦,每个葫芦里蹦出的兄弟,各自都身怀绝技,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上周日,跟小K和我爸在看《欢乐中国人》,有一个家庭的表演非常打动我,一家四个孩子,四胞胎,妈妈高龄产妇,生孩子的时候已经41岁,10岁的四个孩子各有特长,有会跳舞的,有会吹葫芦丝的,有会打快板的,有会中英文对照的说单口相声的,个个了得。

爸爸妈妈说,所有的家庭收入都用在了养活四个孩子和培养孩子的身上,且还背负了好多债务。嘉宾问四人,以后工作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有两个孩子回答,还债。

我当时一直在想,这个妈妈太伟大了,就算只是把四个孩子拉扯大,让每一个都健健康康地,真的已经太不容易了。我的好友也生了一对双胞胎,看着她把这对美丽的小女儿带大,一个哭,两个一起哭;一个闹,两个一起闹;一个孩子生病,另一个常不能幸免,可以说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因为本身双胞胎的体质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差一点。再看看眼前这个四胞胎,妈妈说,她有一个高脚凳,四个孩子,四个摇篮,她坐高脚凳上,手脚并用,才能把他们哄睡着,天天如此。

再加上年龄大一些的时候,给他们培养特长,能说会道的四个孩子,都很懂得家庭的艰辛,所以,这确实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母亲。

然后,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这个妈妈,平时喜不喜欢看育儿鸡汤?我琢磨着她忙起来的时候,连看鸡汤的时间也没有吧?



1
我常喜欢看育儿方面的文章,比如K小的时候,我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K并还打趣道,妈妈,你不用看这本书了,因为你已经胜过好老师了!
我听他说的,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凭良心讲,我这个妈妈,做的并不很到位。有时候照本宣科还常遭遇滑铁卢。

因为保持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我在看到好的育儿鸡汤的时候,也常做笔记。譬如有一段笔记教我们对孩子要有规划。我窃窃高兴,因为我正好有一个习惯,就是擅长做各种表格,各种计划。很多孩子房间被奖状贴满,小K房间被表格贴满,比如,K每天做运动的表格,做家务的表格,读课外书的表格,各种表格,一应俱全。甚至记得在他小时候,洗好脚,常忘记把洗脚毛巾放回原处,我为此还做了个表格,记录每天能不能做到,洗好放回去,结果,坚持了没多久,表格从墙上掉了,静悄悄地失了踪后,就再也没坚持做下去了。

看来关键不是育儿鸡汤喝得够不够多,而是喝完鸡汤以后,有没有甩出来,实践,并将这实践坚持下去。

纸上得来终究浅,欲知此事须躬行。



2
我一直坚持码字,公众号更新,但几乎不在个人的一些微信群里发我的文章,唯一有一次,是那篇关于小K的文章,因为自己又一次破坏了自己的原则,不打骂孩子(至少我当了帮凶),所以写得声泪俱下,搞得自己罪不可赦,然后就发到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请教大家,有什么可以不揍孩子,又能让他懂得规则,懂得责任的好办法?

一个同学说,这六七年中,只揍过孩子一顿,然后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我和这个同学大四的时候,曾在一个中学里实习过,他是性格特别憨厚,又特别不着急的人。估计他们家的孩子,就完全遵循了“牵着蜗牛去散步”的理想标准去做的。这孩子就跟“爸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文武双全,能听得进去劝,主动学习的欲望又强。

孩子跟孩子,就像一棵树上的那些片叶子,没有一片是一样的,长在枝头的位置不一样,接受的光照不一样,长出来的样子也不一样。天生的禀赋,性格,也都不一样。

有的孩子天生感情细腻,有的孩子天生懵懂,总是傻呵呵。有的孩子说话慢悠悠,性子慢条斯理,有的孩子就跟踩着风火轮过日子似的,说话吃饭都带风,顶着一股儿劲似的,一个发条上上去,就难停得住。

我家小K就属于后面这种,所以,根本你想让他慢下来,他自己都慢不下来,因此做事情常风风火火,又毛毛躁躁。

要是大家问我,这些年你都在干什么呢?我第一反应是,“我在跟他身上的毛毛躁躁的性格做各种斗争呢!”现在尚且属于初步阶段,万里长征刚走了大概一百里路。

鸡汤文看多了,发现很多套路相似,都讲道理,摆事实,但很多没有实际操作性,生活是一条河,这流过的每一滴,都携带着没有预料到的泥沙,方法论永远是方法论,遇到石头绕个弯,遇到激流慢些走,只能耐心的摸索着往前,没有捷径。

对于一个交际圈比较小的人来说,很多时间适合想事情,所以我一直都有极具个人特色的反省的习惯,没事的时候,总要把这些年教育小K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经验,还在摸索的经验,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在脑海里跟放电影似的,黑白的,彩色的,清晰又熟悉。总的来说,觉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挺多,但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

都说是拼爹拼娘的时代,如果我想培养个葫芦娃,那也得把自己修炼成点金手,孩子他身上所有的顽固的天性,都是人性,不能责怪,借用朋友那儿读到的一句话,“你的智商和情商,决定了这个娃的底色;你的资源可以助力他的飞翔,发掘孩子,也是一件三份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过程。

(年关,外面响起热闹的炮竹声,小K和表弟,在我的监督下,在安静地看课外书,我在一边码字,他们的童年是五彩的,快乐,伴着泪水,带着我们的期待,带着我们的希望。过去的一年,其实对小K有诸多的歉意,毕竟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当父母,希望他小人不计大人过,我会更努力,在成为靠谱妈妈的路上)

谢谢阅读!你的转发是对我的最大的支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期待每周都能与你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心得体会,用心,用力!


    关注 锦的文艺范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