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玩出花,看看歪果仁怎样推广阅读

 

让我们看一看那些重视阅读的国家是如何“疯狂”地推动儿童阅读事业的,也许这些案例能给我们提供借鉴。...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阅读行为,可以及时吸收最需要的营养。近几年,社会各界对阅读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儿童阅读得到了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早期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确实,早期阅读不仅能较早地发展儿童的智能,更能丰富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所以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尽管如今我国在推动儿童阅读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下面让我们看一看那些重视阅读的国家是如何“疯狂”地推动儿童阅读事业的,也许这些案例能给我们提供借鉴。

芬兰

家庭阅读教育功不可没

学生假期多、入学晚、上课课时少和没有补习的北欧国家芬兰,早在2000年和2003年连续两次在国际学生能力评比中蝉联冠军,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名列第一,自然科学、数理能力也同样名列第一,在成功的学业背后,荷兰的家庭阅读教育功不可没。芬兰家庭非常注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会在家读故事、念报、讲童话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家庭教育里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而且,阅读已经成为芬兰家庭的重要休闲方式之一。

芬兰的家庭通常这样做:

◆ 每天保证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阅读或和孩子一起阅读。

◆ 不强迫孩子阅读,也不强迫孩子接受父母为他读故事。如果孩子不喜欢就要停下来,或让孩子选一个故事。

◆ 尝试着和孩子“玩”故事,比如共同表演故事情节,一起讨论不同的故事结局,轮流创编简单的故事,这会使阅读充满乐趣。

◆ 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架,让看书随手可及,便于孩子养成及时整理书架的好习惯。

◆ 只要孩子感兴趣,在外面看到任何文字或图案都可以引导孩子“读读看”,也可以利用电脑使孩子关注文字和符号。

◆ 有时间带孩子去书店,给他买书,把书当礼物送给他。去图书馆,让他了解如何查阅资料。

◆ 自己读了一些好的书,就讲给孩子听,如果孩子感兴趣,就把书放到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让他自己读完。

英国

阅读兴趣从零培养

10年前,英国启动了“阅读起跑线”计划,免费为每个儿童提供市值60英磅的资料,这些资料分装在不同款式的帆布包里,根据儿童成长的实际需要,分年龄段以不同的方式发放。这些指导资料一方面使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别一方面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经常参加“儿歌时间”和“蹒跚起步来看书”等活动。

“儿歌时间”是为初生婴儿到初学走路的儿童和家长设计的亲子互动活动、内容包括童谣、儿歌和律动、还有游戏、新奇小说和玩具分享等环节。儿歌简单、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节奏和动作,还可以利用各种道具加强效果。儿童可以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模仿,练习发声,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节奏的概念以及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家长和孩子学会后,大都将其作为家庭娱乐项目,为生活增添乐趣。

“蹒跚起步来看书”活动面对4岁以下的孩子,教会家长用讲故事、唱歌谣和韵律诗的方式来让孩子体会分享阅读的乐趣。儿童每次去图书馆参加活动后,馆员将会贴一个小标签在儿童的标签收集卡上。集满5个标签后,儿童就可以得到一款自己喜欢的阅读证书。每年图书馆将提供5种不同款式的阅读证书,如果儿童在一年内到馆25次,便可拥有全部5款阅读证书,它们记录着儿童作为一名图书馆用户的美好回忆。

瑞典

阅读习惯提升科学素质

据联合国等权威机构调查,只有大约900万人口的瑞典是世界上公民科学素质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成功的教育体系无疑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功臣”,瑞典因此得以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和科技成就。

瑞典人均图书馆数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仅斯德哥尔摩地区就有100多座图书馆。对行动不便的人,图书馆可以将他们想借的书寄到家中。便利的图书馆网络使瑞典人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德国

阅读推广无处不在

德国有“社团之国”的称号,国民对社团活动的热衷举世闻名,即使在阅读上也不例外。在德国,有一种延续至今的传统——朗读会,它源于教堂中的布道。作家出版了新书,喜欢到公众场合大声朗读,而非像其他欧洲国家的作者一样四处签售。这个传统可以追溯至18世纪的“阅读革命”,那时,文学沙龙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内容。当年进行沙龙的著名房子还留存至今,屹立在柏林美丽的宪兵广场。如今在柏林,随意翻开一份报纸,就可以发现柏林每天大大小小的朗读会仍然有10个到20个。

德国还有为数众多的推广阅读的创意活动,如“读书小海盗”活动。这项竞赛活动由德国北威州的一个促进阅读组织发起,收入精选出的2563种图书,孩子们可以通过读书答题积累得分,并加以排名。

像北威州这样的阅读促进组织在德国有很多。“读书奶奶”的活动是由1988年成立的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举办的,前任总统科勒还作为这家基金会的名誉主席。

墨西哥

国家阅读计划

墨西哥政府制定了促进青少年阅读的国家阅读计划,在全国三十二州和墨西哥城设立国家阅读办公室,在每年的2月至3月为学校和班级图书馆选择,各出版社推出1万种书籍参与遴选。每年的4月至6月,由政府组织和有关专家按标准确定约1000种的预选书目,后由全国阅读办公室组成国家评选委员会向教育、文化界人士广泛咨询,为最后选书把关。参与者包括教师、学校行政主管、学生家长和学生,平均每州有500人参与评选,全国有1.6万人参与评选,以确保书籍的质量和评选过程的透明度,最后再由墨西哥政府公开招标采购。

墨西哥的国家阅读计划已被国际少年儿童读物委员会主席评价为最有价值、最好、也最值得参考的计划。

美国

不让一个孩子落伍

阅读在美国儿童的生活中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美国教育部的网站上,写着教育部长的话:“能够阅读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孩子。而能够学习的孩子,将在学校和生活中成功。”美国儿童的阅读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美国每位总统上任后,也几乎都要大力提倡阅读。政府还不断以推动立法的形式,将美国儿童阅读能力培养法律化。早前,美国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中小学教育法案,在法案中,以“经费补助”与“师资培训”的方式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阅读优先政策是其政策主轴之一。

儿童阅读能力,是美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园开始,教师就大力开展阅读活动,常常为孩子朗读故事,或指导孩子看一本完整的图画书。也有不少教育机构让孩子每天借一本书回家,朗读给父母听。这个习惯从学前班开始,会一直持续到小学。一些出版社还将经典儿童读物用比较经济的版本出版,通过学校向家长推荐征订,以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读物,也方便了家长选书。每天读一本书,使儿童积累了丰富完整的阅读经验,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成长为手不释卷的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日本

亲子阅读情感化

早在1966年,日本就有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发起了“亲子读书运动”,要求父母每天至少陪孩子看20分钟的书。现在,这项活动已深入家庭,成为一个社会再造运动,扭转了日本儿童把漫画当做“主食”的趋势,亲子阅读走向了多元化和情感化。

在日本,由退休教师组成的“课题图书评选会”以推荐好书,树立家庭读书风气为主旨,制定图书选择标准、出版刊物,并定期举办用读后感绘画的比赛或者用读后感做明信片来邮寄的比赛。

日本的图书馆都有儿童阅览室,所有的书都是开架借阅。很多日本妈妈领着孩子在那里看书,孩子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览室还有游戏区、卫生间、婴儿床等设施,孩子们在这里看书,既开心又方便。

日本妈妈还喜欢为孩子自制图书,她们或写、或编、或画。内容或取自民间传说和经典名著,或完全来自家庭生活小故事。这些图书有的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制作的,有的是全家集体制作的。这种接近孩子实际生活的图书,比起一般的儿童读物来,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一些妇女团体和社区还创办了自编图书俱乐部,通常每周举行一次聚会,或交流心得、经验,或展出自己的作品,气氛融洽热烈。自制图书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孩子和家长间的交流。



小熊教育网、小熊图书

微信号:xxtswlb

小熊图书,人品铸书品



    关注 小熊图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