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需要力量的时候,就回来

 

找到力量的源泉,并且记住它。...



当我听着这些稚嫩的师弟师妹们讲着自己不成熟的项目及分析时,内心算着他们的年龄,思考自己在8年前也是大二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公民课接触服务学习的情景。我当时大概连怎么做一个项目,如何有勇气跟一群陌生的、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人合作都不会吧,更别说主动探索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了。

当下,很多时刻我都想跳出来,告诉分享的师妹,这个项目你要这么做,或者说,有几种选择,你选择其一,这样就走下去了、方向明确了。但我也知道,他们不一定愿意接着走下去,可能完成任务就了事了。要知道,在课程结束仍然坚持探索自我和社会的人,少之又少,就像毕业之后,愿意继续探索人生和理想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公民课十周年活动的时候,祥子做了一个分享,他说,每当他觉得疲惫的时候,他总会回到这个课堂,看看年轻的面孔,感受力量。我当时不太能理解,像他如此强大的人,为何还愿意听到这些弱小的声音和幼稚得不成形的项目?而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后,看到这群与职场人不同的面孔和心灵时,我才突然意识到,看,这是你最初的位置。他们希望为科普而努力、希望为公众健康而贡献,而不是如何在人拼人中拼出胜负、不是为了一点业绩而出卖初心,等等。



凭着这些真挚与执着,后来我加入了陈奖,另外一个服务学习项目。当这些大人物“随手可得”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同时有更多的使命感。他们总是问我,你想做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那就去吧!为什么不呢?他们从来不会说,你需要为我为公司做出多少,公司才会给你相应的回报。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我,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相信我什么,仅仅是相信,或者说希望。



一定是这样或者那样的信念,让我与众不同。在工作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相信,我生气、我无奈、我不知所措,而当我又回来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自己一路的成长,我就知道我是可以的,而这些东西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也没有人可以夺取。

是某种骄傲和归属感吧。

——————————分割线——————————

装修后的SOP和千禾,打通了,一起来看一下。

这是入门——



进来后是前台实习生/志愿者的位置,我总觉得我见过她甚至认识!但我想不起来了!她友善地递了一张千禾的名片给我。



这是进门右边的位置,相对比较有私密空间。



装修风格清新简约,绿色是生命,橙色是马丁堂橙!



左边是一排长长的工位,感觉私密性没那么强,也随时可以移动。



工位延伸至此,戛然而止。这里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当会议室不够大的时候,可以把会议室的玻璃门推开(是个屏风门),利用起这片空间,可以容纳更多人,目测如果椅子够可以做坐30-50人。



里面是会议室,照片左边是屏风玻璃门。



——————————分割线——————————

岭南堂叁楼的陈荣捷演讲厅,第一次来,来听Ding-Jo的演讲,关于中国传统与女性领导力。



可能是我对这个话题相对接纳和理解,也可能我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如此之大的压力,所以没有太大的aha moment。分享结束之后,不少人围着Ding-Jo问问题,里三层外三层还要求拍照。她们对Ding-Jo的发言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包括有一位女性之前参加一个会议,主题也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但提炼出完全不同的视角,认为女性应该回归家庭,这就是儒家传统。不少人对Ding-Jo能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觉得特别了不得,带着看神人的敬仰目光。

Ding-Jo确实是神人啊!



|思考Think


    关注 西廳XiSpac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