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2017:“独行”坚持技术驱动,“群体”融入衔接市场

 

注:本文是九州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应邀为至顶网“百名高管寄语2017专题”撰稿,原文发表在至顶网。...





注:本文是九州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应邀为至顶网“百名高管寄语2017专题”撰稿,原文发表在至顶网。此处内容有增减。

爱默生说过:“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国内的OpenStack从业者看来,基于“开源技术”开展B2B业务,也像是在酿一杯”群体“和”独行“的鸡尾酒——在前无先例的条件下摸索一个新模式,开创的新模式又必须融入旧商业群体。

2012年,在九州云(99CLOUD.Inc)刚成立,那时候云计算方兴未艾,各种方案层出不穷。自己在微博上发起了的一则讨论:“如果在国内做OpenStack最强、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几个人,比方说Top5,出来合伙搞了一个团队,提供OpenStack咨询、建设、培训和运维等服务,国内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可以让这样的团队存活?”,圈内朋友的回答普遍比较悲观,有的人说“中国是关系营销,而非技术营销”,在国内不现实,有的人说在国内这属于“Hard模式”,有的人说“活不过12个月”。那时的OpenStack粗陋、简单,甚至没有界面,而且在商业模式上,基于“开源技术”开展B2B业务没有可以参照的先例,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个技术人抱着对“开源云技术”的执着梦想开始了探索之路。
有句话说“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我们在2012年OpenStack未成熟阶段开始介入,算是“领先三步”,如今2017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坚持了4年又9个月,我们不仅没有成为先烈,而且活的很好。

必须说过去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我们参与完成了中国最大规模公司的OpenStack云平台案例——国家电网新一代云平台的开发以及20多个省市云平台部署,这一案例支持了30几个数据中心,在2016年巴塞罗那OpenStack峰会上作为典型案例,被OpenStack基金会向世界推荐,并且获得了工信部“2016年优秀开源项目一等奖”;这一年,我们也开拓了NFV市场,赢得了中国移动NFV的联合开发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基于OpenStack的NFV案例;这一年,我们在金融领域斩获甚多,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上海银行、三峡银行、华金证券等数十个重大金融行业OpenStack项目。5年时间里,九州云(99LOUD.Inc)从5个人发展成了120多人,当年梦想的聚齐国内Top5技术高手早已经实现,如今九州云是全球前五的核心蓝图代码(Blueprints)贡献公司,更是亚洲拥有社区核心技术开发者(Core Developer)最多的公司。

“浪花淘尽英雄”,有谁能想到5年后的今天,想当年各种充斥眼球的云计算方案,如IBM的SmartCloud、HP的CloudSystem、Eucalyptus、OpenNebula,今天都已经“俱往矣”。

OpenStack在一群技术智者们的引导下,远大的、科学的“框架”和不断积累的、厚实的“代码”,就像两道碾压的车轮,前者帮OpenStack艰难熬过初期有框架而无功能的质疑,在粗陋的用户体验下依然让人保持对它的信心,后者则是步伐稳健但是横扫一切的步兵,以“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 and product”的力量,让“PPT 型”云计算方案们无所遁形,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开疆拓土。

过去开源产业在国内,一直像一道在IT产业持续吹刮的温和季风,意兴阑珊但不温不火,OpenStack 则是一道多种风速共振的形成崩注的“疯狗浪”,它包含了业界对互联网+技术向往、对分布式技术的期待、对商业锁定模式的焦虑,多种风速共振形成的巨大的厚水块到达陆地边缘,用力倾泻之下,冲出了一道通往开源产业汪洋的航道。

所以我们我们常说我们是“基于OpenStack,高于OpenStack”,我们不光在OpenStack积极贡献,也在诸多开源社区如 Ceph、ODL、开放机柜等上下产业继续投入的原因,我们虽然乘着OpenStack出海,但是更在意开源产业的航道的建设。

我们愿意承受“启山林者,筚路蓝缕”的艰辛,因为我们抱着对开源产业大方向的坚信。这条路上,技术驱动的“独行“坚持,衔接市场的”群体“融入,依然是未来我们披荆斩棘的两大法宝。

“西溟取刀,东土聚贤,金锣短咽,铁马长驰”,2017年,希望和中国的开源技术同行们一起,共同前行,越来越好。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九州云99Clou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