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女儿满月这天,那些道理我都懂。

 

说多了都是共鸣!...



女儿今天刚好满月,对于我跟妻子这对新手爸妈,算是阶段性毕业。这一个月里,妻子已经从无知少妇,变成了换尿片的小能手,哄娃睡觉的老司机。而我已经从超市里毕业,在菜市场里考进阶采购员

你肯定接过回访
电话


生小孩这件事情是一条铺满黄金的产业链,所以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无孔不入的商家摸上来。光是电话回访,我就接了三次,都是不同的号码,接起来后:“你好,我是XX医院这边给妈妈做一个产后回访。”“你好,这边是XX中心,妈妈之前有建档,现在想做个回访…”从妻子的休息状况、身体状况,很快就会往够不够奶水方面带,有意无意地告诉你,如有不适,可以有专业人士上门服务。通乳的、产后SPA的、汗蒸的都有,还附赠汤方以及育儿小窍门……万一你不打算为人奶,对方估计也能拿出一系列配方奶粉销售咨询吧。总之电话回访里问到的问题,你或多或少总有一两样是不达标。妈妈又是新手,哪怕是将信将疑,也会抱着保险的心态去尝试了解。就怕万一自己没做,宝宝有什么问题怎么办?所以咯……
纸尿片你总不会只用一款
妻子其实在生产前已经选好了纸尿裤的牌子,并储备了两大包NB码的在家。但宝宝出生后,在纸尿裤我们交叉地用了三个牌子。原来用的那款是日本进口,其实也挺好,但遇到了好友来探访,无意一句她家宝宝去年生的,用XX的白金装用得不错。噢~那不如买一包试试?另一边,微信里好友推荐某新牌子面料更好,很多妈妈用了之后都成了拥趸。那~不如也买一包试试?过年的时候亲戚们一起吃饭,表妹说XXX是纸尿片界的爱马仕,当时我表侄子用了两包,就是有点贵…那能有多贵呢?上网搜一下价格,看要不要也试一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在公众号里写一篇婴儿纸尿裤的横评。
宝宝的衣物很多,却永远少一件
身边的亲朋戚友得知宝宝出生了,纷纷发来贺电,并说要给我家送点礼物,绝大多数是衣物。有两件套、有连体衣、有小棉袄,也有底衫裤。平时比较熟络的亲戚也很慷慨地,把家里小孩穿过的衣物送来,这些“旧衣”因为洗过、穿过,宝宝穿起来会舒服。就连我妈从美国回来,也不忘给孙女带点衣服。再加上之前妻子和我在母婴展里采购的,宝宝在一岁之内的各个阶段的衣物都不缺。理论上是这样子的,但实际上是,“这件穿起来太松了,要再买过一件合身点的。”“过两天降温,还是再给宝宝买件厚一点的吧。”“这件宝宝穿得挺好,不如再多买两件替换吧。”好,买吧!
跟月嫂斗智斗勇
对于月嫂呢,是又爱又恨的。我和妻子零经验,所以才需要请月嫂照顾宝宝。一般来说月嫂这个工种是跟我们做自媒体一样的,客人上门全凭口碑。你可以理解为,月嫂就是保姆届的新生儿护理KOL。自媒体尚且不是每一个都从中文系、新闻系毕业,那做月嫂的自然也是出自五湖四海。有一些经验绝对是老司机,各种汤方、食材搭配就好比做化工的随口能说出几条化学方程式一般。但有一些土办法,则是我始终抱有怀疑的,就好比月嫂说洗宝宝屁股用茶水洗比用清水洗更好……还有一个不记得是什么症状,月嫂说搽点麻油好,我直接否决了!开玩笑,麻油拜托只用在厨房里就好了!


转眼就一个月了,宝宝满月,妻子出月。每次在公众号里发关于宝宝的内容,都会有朋友在后台回复,“你这样的日子还早着呢!”是啊,以后的日子还长着,还会有很多很多的事要经历,也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分享。但现在就给我之前的这个月总结的话,那么我想说:

每一个刚当父母的人,都有一颗“宁愿畀人揾笨,都唔好有所遗憾”的心。




连续日日原创精彩文章+搜罗有趣内容,你订阅了吗?

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微信公众平台——黑色污染美食手册


搜索:hswrfood 添加!



输入关键字查看:大闸蟹  | 长沙 | 成都 | 汕头 | 西班牙 | 活泼 | 奶茶 | 台北咖啡 | 清迈 | 曼谷 | 日本 | 厦门 | 济州岛


    关注 黑色污染美食手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