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的陪伴不可以缺席

 

孩子就是那么单纯的需要亲情陪伴,我们要做的就是挤出一点时间和耐心而已....



由于家庭的原因,自生娃以后我就辞掉工作全职带娃,负责一家三口的饮食起居。所以言宝的第一次微笑、抬头、翻身、坐立、攀爬、讲话,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跟我一起的,对我的依赖性不言而喻。



在他小小的呆萌脑里,那双小鸟依人眨巴眨巴的眼睛,我就是他的全部,有时候我离身上厕所他也会不安的哭闹,即使他爹陪着抱着也无济于事。

他一岁四个月那会有事我带他回老家几天,按道理说这个年龄充满好奇心又会跑的孩子在乡下都会特别喜欢拿着木棍放风似得最赶着鸡鸭猫狗,在泥巴沙土里翻滚,摔倒了也会立刻爬起来继续玩耍,乐此不疲。



但是,言宝却是异常粘我,谁都不肯要,对陌生的环境表现的很胆怯、不安,动不动就各种长哭短哭,梨花带雨,貌似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这让我很担心!男孩子就应该是独立、坚毅、勇敢的小男子汉,而不是一碰即碎的瓷娃娃。

回到城里以后,我跟他爹对这事好好沟通,得出一致的结论是:爸爸的陪伴太少。他爹的主业副业都是工作赚钱养家,经常加班,往往是回来儿子也要睡觉了。难得的休息日也是各种应酬或者约见好友,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言宝可能已经形成了最初的“父爱饥渴症”。



我们约定,爸爸每一天至少陪伴言宝至少半个小时,包括帮他洗澡,这应该是最有效而快速的增进父子感情的方法。其实不管是哪一种人类情感,肌肤接触都是感情升温最快的捷径。然后,每个休息日,都带娃外出溜半天。



言宝转变出奇的快!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外出全程都是由爸爸抱着或者骑在肩膀,在草地上更愿意跟爸爸一起奔跑嬉笑打闹,而不愿意和我一起慵懒坐着晒太阳。回家以后爸爸长爸爸短各种抹蜜嘴甜,小人儿抱着玩具屁颠屁颠跟着爸爸转来转去,爸爸去上班也要跟着出门。



按照我们的养育方案大概一个星期以后,言宝明显的开始日常独立玩玩具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动不动就要我抱抱。摔倒了一声不吭一咕噜爬起来继续玩,而不是像之前哭着叫妈妈直到我抱他起来。带他出去玩开始攀高爬低,即使一身泥巴我也不会阻止他。碰到别的小朋友抢玩具会自己双手拼命抢回来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哭着拉着我的手请求帮忙。



孩子就是那么单纯的需要亲情陪伴,我们要做的就是挤出一点时间和耐心而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父亲不要工作而放权,母亲也不应争权,自以为是的一昧过多补偿母爱是没有用的。



0—3岁是孩子的亲情敏感期,也是第一社交敏感期,古有孔子云“三岁定终生”,我们不可以错过最佳培养黄金时期。爸爸通过与孩子共同相处、探索多种强有力形式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孩子会在陪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循序渐进形成男人的坚韧气质。每一次,他爹修理洗衣机、电脑的时候,言宝总是争着拿着一把工具有模有样的敲打,拿着螺丝对着螺洞的时候,小眼神儿是那么专注,这是我觉得最温馨的画面。


    关注 教子有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