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创新:高速公路上的“太阳花”

 

光伏创新:高速公路上的“太阳花”...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十三五”将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基本任务是产业升级、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高速公路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扩大太阳能应用的一个创新方式,响应了国家政策,目前在安徽、山东、浙江等地的高速公路沿线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开在高速公路上的“太阳花”!



存量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集约化利用土地,是提高单位国土面积财富输出价值的有效途径。2016年9月20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发文对《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进行了解读。交通部根据统计数据指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规模达12.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如果利用全国高速公路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近128GW;即便高速公路只有50%具备安装条件 (扣除隧道、资源较差等不具备安装条件的面积),装机容量也可达64GW,远远超过全国现有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可达672亿度,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250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6656万吨





对比单位国土面积的财富价值输出,高速公路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单车道每公里每年发电可直接产出大约25万元财富,大大超过同等单车道每公里对应的农田年收益。



满足高速公路沿线的用电负荷



高速公路沿线有客流量大、用电负荷稳定、用电量大等特点,尤其是在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能否满足用电负荷就显得尤为重要。光伏电站一方面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沿线通信设施、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区等运行用电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公路上电动汽车的及时充电。

早在2011年,意大利就率先在西西里建成世界第一条全部设施以太阳能为动力的高速公路,安装的太阳能光伏装置能满足沿线设施的电力需求,包括路灯、隧道风机、路牌、紧急电话及路上所有需要靠太阳能运行的装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低碳环保,降低用电成本



建设光伏电站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以英利集团和山东高速管理集团拟建的近40个服务区内建设低碳环保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为例,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200万度,可减少燃烧4876吨标煤,减少排放12150吨二氧化碳,减少排放360吨二氧化硫、80吨粉尘、48吨氮化物。

高速公路沿线建光伏电站的优点远不止于此,根据《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热价格〉的通知》((75)水电财字第67号)和《国家计委、电力部关于京津唐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实施办法的批复》的规定,高速公路的路灯照明用电执行非居民照明电价,收费站和广告牌用电执行商业电价。而光伏电站的电费按照商用电价的9折缴纳,这样对高速服务区的商家来讲一年也能节省几千元的电费。

高速公路沿线的光伏电站,有的建在了高速公路护坡上,有的建在了高速服务区闲置屋顶上,还有的建在了停车区车棚上······







在引领绿色低碳能源之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李文慧)
欢迎长按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电力大数据!



    关注 电力大数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