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听说亲戚都有人帮你算了,鸡年还有什么需要肝

 

[学而时习之 年味特辑]...



早些时候,川普发了这样一条推文,认为(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理应拥有好好过春节的机会。

而身处祖国母亲怀抱的我们自然应该珍惜这欢(fang)度(jia)佳(zai)节(jia)的时光。但关于春节,关于过年,你知道多少呢?知道了你爷爷的弟弟的儿子的妻子是你的堂伯母,你知道什么是“羊日”、什么是“破五”吗?学而时习之,年味特辑之过年习俗知多少,带你走近科学新春佳节,领略传统文化的美妙。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岁首(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灶祭,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是高潮。春节的历史悠久,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腊月三十
贴门神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古人也时尚,飞贴拜年
现代流行短信、微信、微博这种快捷的拜年方式,古人也有一种快捷的拜年法—飞贴拜年。跟现代人一样,古人也非常重视拜年这件事。但有时候因为太忙不能亲自拜年,人们就会派仆人拿着自己的名片代替主人拜年。拜年的名片也叫门状,门状有大有小,大的用整张纸写,小的用半张纸写,相当于现在的贺年卡。这种派仆人投送的贺年名片,就被称为飞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风俗。
正月初二
祭财神(开斋日)


北方人习惯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一天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商贸店铺,都要举行祭财神的活动.据史料记载,大年初二的时候,北京的百姓要到广宁门外的五显庙去拜财神,争烧头一柱香。全城人都要等到半夜出门赶往五显庙,借得一两对纸元宝,回家之后把元宝供奉在灶中,用各种颜色的纸质彩胜加以装饰,然后再用鱼和羊肉作祭祀的供品,以求得一年的财运。中国的财神不止一个,其中主要的是赵公明、范蠡、比干、关羽等。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
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迎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一首应景的诗送给大家: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画风突变:
欲知初六至十五,过年还有啥习俗。
下期推送再相见,总用推送递祝福。
祝大家鸡年大吉,多拿红包!    




同济外语人

公众号:tongjisfl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获取同济外语人最新资讯


    关注 同济外语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