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职场情绪

 

上一篇文章是个硬广。因为我几乎从来不打广告,所以刚发完,还有同事 Slack 上问我:安姐你的公众号是不是被盗号了?更不用说一百多个留言一大部分都是在表达意外。还有一小部分是在表示愤怒,义正言辞地骂我一句,然后取关。...





题图:from chairofbullies.tumblr.com

先说一个题外话。

上一篇文章是个硬广。因为我几乎从来不打广告,所以刚发完,还有同事 Slack 上问我:安姐你的公众号是不是被盗号了?更不用说一百多个留言一大部分都是在表达意外。还有一小部分是在表示愤怒,义正言辞地骂我一句,然后取关。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写公众号的,发广告会被骂,这事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听他们说过很多次。加上当时正在处理工作上的事,心思也不在留言上,所以这些留言对比较玻璃心的我倒也几乎没有构成太大的伤害。

余晟哥池哥等好心给我提了一些关于打广告的建议,比如要写清楚作者不是自己,比如要写清楚风险自负等等,我很感激。这些我确实糊里糊涂,不太有经验。还有熟人给我留言,你又不差钱,怎么打起广告来了。这事吧,我也不想解释,偶尔不按牌理出一次牌,能担待就担待吧。后台也不用联系我广告合作事宜了,短期内不会再接。

分割线。

打小我的性格就算不太喜欢争辩的。很多时候心里哪怕有不同的主意或者看法,只要我觉得对这个事不太在乎,我就懒得去说,连解释都懒得解释。这并不是什么优点。随着年纪大了,真让我在乎的事似乎也越来越少,所以我为人略显孤僻,也不太爱聊天,也不太爱就一个事争辩。

不过自打开始工作,这方面倒是改了不少。记得早些年,工作上的事,如果我想这么做,有个老人觉得这个得那么做。哪怕我心里知道两者的利弊,只要不是完全不对,我都默默按别人说的方法改。有时候因为是自己做,提意见的人其实没有我了解的细节那么多,给出的建议在看了实现的代码后,又会变掉,然后我再改。

也曾经收到过相关的反馈和意见,大致就是我不太有自己的声音,不太争辩或解释。我觉得很多新人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对于比较有声望、比较靠谱的老人的话,一般会比较重视。而且因为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对的。所以不是特别有自信去争辩。加上性格的因素,所以很多时候先去怀疑自己是不是错的。

后来慢慢的,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多,也渐渐有了信心,对很多事情就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讨论中声音就越来越坚定。

再慢慢地,新人辈出,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成了组里屈指可数的老人了。参与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被咨询各种问题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别人解释一个什么,或者讨论一个什么。

前一段时间,发生的几件小事,给了我一些感触。

那几天,项目很紧,常常忙的饭都不太顾得上吃,晚上睡的也很晚。有时候飞快的在好几件事情之间切换,大家也都很忙。有两到三次吧,和组里的小朋友讨论一件事,结果一着急,说话就有点呛,态度可能多少也有点摆老资格吧。也没那么明显吧,加上平日里大家关系都很好,也知道我工作着急的时候就这样,所以估计谁也没有往心里去。

但是稍微闲下来一点以后,我自己就开始有点不自在。想起来自己还是新人的时候,遇到这样的语气,多少心里可能会不太痛快。反省了下,后面自己就格外注意了些。不过好像突然有了个换位的错觉,想起自己做小朋友时候有过的心情不愉快,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无心的情况下可能会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

还有一件事,倒不是我自己。

另外两个同事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总是有不同意见,却常常避免不了有工作上的交集。开始也就罢了。到后来,两个人就多少带点儿小情绪。其实这两个人能力都很好。但因为这样偶尔的交流上的小摩擦引发了情绪的波动,甚至是对对方的偏见,后来的交流就多少要困难些。好在最后也顺利解决了。

我相信很多人在职场上都经历过类似的这样小的不能再小的插曲。工作从来不带情绪,这事能做到,但是是一个修炼的过程。经历的事情多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过问题,就更容易考虑到对方可能的想法和出发点。慢慢地,就释然了。

比如偶尔听到别人吐槽你什么,笑笑就行了,不用太在意。你自己是不是也有过吐槽别人,其实只是不伤大雅地图个口头痛快罢了。

比如好像什么事情你的意见别人不重视了。不妨想想你有没有忙乱的时候不小心忽视了别人的一个意见,或是因为当时没办法仔细解释所有的来龙去脉,也就一笔带过。就不会觉得别人故意拿你不当回事了。

即使偶尔觉得别人就是故意的,那也没什么。你有没有情绪特别糟糕,就是任性不近人情的时候呢?

再分割线说个女性相关的问题。

很多文章和公众号经常谈到女性的情绪的问题,大概的套路是:女生注重说话的口气和方式更重于说话的内容啊;女生跟你谈一个问题是想分享感受不是想让你提解决方案啊;女生跟自己在乎的人更容易不讲理啊……等等。

我觉得年少不经事的时候,看到这些,会想,你看,这件事闹的不愉快根本不是我的问题,女性思维就是这样的。是你们太不了解我,或者太不近人情。如果对方做不好,很有可能不论是什么关系,就容易悲剧了。

上次跟一个朋友聊天,提到这个。谈话内容我就不说了,但是后来我却突然意识到,我自己多多少少也有过类似的问题。那如果现在我自己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思维定式,是不是可以试着当有情绪、埋怨别人的时候,想想可能是自己在钻一个牛角尖,或者太敏感?尤其在职场,大家不过都是想把事情做好罢了。

祝开心工作。


    关注 嘀嗒嘀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